作者:◎楊金章(汐止152靈糧堂主任牧師) 來源:期刊 - 台北靈糧堂65週年感恩特刊 - 2019-09-09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十一15)
一、前言
回想過去幾年,我們踏入政治相關領域,一開始有點「莫名其妙」、「糊里糊塗」。然而過程中,神卻多方多次的使用異象、數字等,啟示、引導我們到一種地步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真是太神奇了。神一步一步地引導我們,帶我們走一條未曾走過的道路,「越走越明」、越清楚神的心意。
以前我不碰政治,是對政治冷淡者,一方面也是因為政治太黑暗。我在教會不談政治相關議題,最多就是為國家禱告,或鼓勵基督徒從政。不管政治環境如何演變、政黨輪替與衝突、社會運動等等,只會影響一下心情,很快就會平靜。因為「深信」「神掌權」,一切「交給神」,我只要好好「盡基督徒與牧者本分」,禱告交託、「分別為聖」。這是我內心隱隱高舉的「價值」,偶爾也會論斷那些常將政治、社會運動掛在嘴邊的基督徒、牧者,「憐憫」他們不知道神的旨意。(我真是愚鈍)
然而,當多元成家、同性婚姻法案等觸碰真理底線的議題顯現時,我才猶如「大夢初醒」,重新檢視聖經,思索「基督徒、教會是否可以碰政治?!」我得到一個結論:世界的黑暗,是因為光沒被引入。政治的黑暗,是因為基督徒沒有讓主的真光照耀這領域。
神對人類的計畫,一直沒有改變,就是要治理全地(參創一26~28),因此以弗所書一開始就禱告啟示的靈、智慧的靈賞賜下來,因為教會應當凡事都要尋求神的心意,包括政治。政治界需要有一群與神同工、尋求神而行動的基督徒,造福人民。
二、參與政治的原則:合一、祭壇、禱告、啟示、行動
參與地上的政治,要先帶下天國文化。這也是Ekklesia的概念。(註)
在整個與神同工參與政治的學習過程,我歸納了五個重要元素:合一、祭壇、禱告、啟示、行動。這五個元素與會幕「進入幔內、出到營外」、「使徒性教會」、「五重職事」、「Ekklesia」、「七山策略」等等的主要屬靈原則都符合。
從整本聖經的脈絡來看,神的計畫是要人類「與祂一同治理全地」,而非只是交給人類全權負責而已。對於政治參與而言,我們最需要加強的可能是「啟示、行動」這兩個元素。「政教分離」、「不要碰政治」等既定的價值觀、信念,會使得我們自動過濾掉神對我們的啟示,以致沒有採取行動。而「信心沒有行為(行動)是死的」。
有人以為我們教會有許多政治達人、政治精英,熟習政治的眉角,是一群對政治狂熱、有概念的人所組成的。其實我們不只是政治素人,常常自嘲是「政治白痴」。
我們從教會內部合一開始,按著過去神量給台灣與靈糧堂的屬靈產業所學習的,大量運用在我們不熟悉的政治性領域;築祭壇、禱告,尋求主面、領受啟示,規劃行動方案並付出行動,並呼求神的同在。祈求、尋找、叩門後,蒙神應允我們,因為這本來就是祂的呼召,所以我們一旦合一、祭壇、禱告、啟示、行動,祂就信實的幫助我們,甚至我們沒求的,祂也供應。
靠主恩典,各方幫助與支援漸漸匯集進來,大家一起撐過了最困難的階段。許多比我們更有實力的教會,看到我們這樣規模的教會,都可以走過來,也更被激勵起來,整個教會動員起來。這就是神的心意。
城市的政治人物、政黨、軍警單位,不管是支持或反對,都對教會產生不一樣的看法,他們承認教會犧牲奉獻、品格高超、氣質不同、不求回報的精神與行動、持續力、愛心,而沒有一個政黨可以如此動員,從此,對教會的影響力不再小看。未來,我們期許教會在地方上的名聲、影響力漸漸提升,能夠廣為人知,持續為將來的福音工作鋪路。
註:Ekklesia為「教會」希臘文的原文,指一群被呼召出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