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周神助、周莊碧明 來源:期刊 - 2021傳承專刊 - 2021-01-14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靈糧全球使徒性網路主席周神助牧師夫婦對於小兒子(周巽正牧師)獲得大執事會推舉為下任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表示感恩,並於受訪時表達心中的感想與期待:
周神助牧師:建立合一、倚靠神的團隊,代代同行,同心事奉!
「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祂的謀士呢?誰是先給了祂,使祂後來償還呢?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遠。阿們!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十一33~十二1)
在我將主任牧師的服事交棒給區永亮牧師的那段時間,神特別讓我思想到祂豐富的智慧和知識,雖然我交棒了,但是我也再一次把身體獻上,當作活祭,開始另一段服事的旅程。
對我們的家庭來說,更是看到神智慧的帶領。神把周師母從菲律賓帶來台灣,讓我們認識而結婚,兩個兒子出生、長大,神感動周師母要他們留在美國十幾年,巽正後來在紐約的銀行上班,我們沒有想到他會回台灣走上全職事奉的道路。我們作父母的並沒有對巽光和巽正的事奉有什麼規劃,但我們常為他們禱告,一路走來,看見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這都是神在他們身上的工作。
我交棒後這九年多,投入靈糧網絡的事奉,對台北靈糧堂的事情沒有那麼多參與,當教會說,希望巽正接任主任牧師,我們作父母的其實有些惶恐,因為自己過去長時間在這個職位服事,知道這是一個相當沉重的責任,也知道這樣的責任不是他可以承擔的,除非他倚靠神,因為「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並且他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在時間的安排以及教會的治理上,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
我盼望神透過他們這一代,謙卑地和年長資深的同工有美好的關係,與同一代的同工成為好夥伴,並成全下一代年輕的同工,讓教會這個大家庭可以代代同行,同心事奉。
台北靈糧堂有很多國內外分堂,雖然現在是靈糧網絡在做連結的工作,但母堂跟分堂的關係是永遠的,這個關係所帶來的是責任;除此之外,很多友堂對台北靈糧堂也有期待,台北靈糧堂也有一份國度的責任;所以區牧師常開玩笑說他要改名叫神助,換句話說,要承擔這樣重的責任,是需要神大力幫助。所以我們作父母的就是更多為巽正禱告,求主讓他更多倚靠神,期待他在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中,建立一個合一、倚靠神的團隊,像家人一樣來事奉神。
周莊碧明牧師:禱告,禱告,再禱告!
我們來到台北靈糧堂時,巽正兩歲,巽光快五歲,當時來教會服事不是我們的計劃,是神的帶領,沒想到一待就待到退休。
巽正從小有一個特別的喜好,每一次開同工會,就很想跟同工們在一起,聽大家講什麼,不會覺得無聊。後來神帶領他們兩兄弟去美國讀書,巽正讀完研究所後,在紐約上班兩年,後來決定回來,因為他想要跟哥哥一起,完成哥哥對年輕人的異象。其實那時候他在紐約銀行上班,一個人的薪水比我們三個人在教會加起來的還要多,我相信他是因為神的呼召而做的決定。
孩子還沒出生前,我們就把他們奉獻給神,但如果他們沒有神的呼召,我們也希望他們帶職事奉,因為全職傳道人一定要有神的呼召,有神的呼召代表神會負責到底。
感謝主,巽正有神的呼召,後來去瑞典受訓讀神學院,兩年後回來做青年工作,也跟喬美倫老師一起負責生培。孩子們的服事,教會怎麼安排,我跟周牧師都放手,不干預,後來台北靈糧堂決定要巽正當主任牧師,從一個母親的角度,我不喜歡他當主任牧師,因為教會太大、太複雜,人多問題多,在這樣的環境,他很需要神的恩典。不過話又說回來,從靈糧堂兩百多人時,我們夫妻也是禱告倚靠神,神就一步一步帶領指示我們,所以我希望,巽正也一樣把禱告看得最重要,因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我們要求問主,怎樣與祂同工、建造這個身體。所以我希望他常常禱告,從神那裡有領受、有指示,他就可以帶領整個團隊進入神對台北靈糧堂的命定。
接下來這個黃金十年,我有信心會不一樣,因為年輕的一代接棒,他們的創意、想法,跟我們這一輩不一樣,只要在聖靈裡面,在禱告當中,他們會帶領教會進入一個新的季節。
我很期待教會的弟兄姊妹,委任他成為教會的主任牧師,也要更多地為他禱告。初代的教會就是因為120人在馬可樓上禱告了40天,聖靈就降臨,開始了大豐收。過去有一群禱告的弟兄姊妹,長期為我和周牧師禱告,我覺得一個傳道人能夠進入神的命定、按照神的心意服事,弟兄姊妹的禱告很重要。讓我們一起禱告,信徒多為牧者禱告,用禱告代替要求,用禱告代替批評論斷,我相信,未來十年,不僅是台北靈糧堂,台灣眾教會都要進入神給我們的命定,我們一起起來禱告,會看見台灣不一樣!
(周神助牧師為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莊碧明牧師為執行長及社團法人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