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輯部 來源:期刊 - 台北靈糧堂65週年感恩特刊 - 2019-09-09出版 類別:人物故事
2007年開始,教會重新作了一次整合,定位台北靈糧堂為「使徒性門徒小組教會」,並按照聖經所訂下的原則,以五重職事的功能和運作來「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在整合期中,區永亮牧師扮演十分關鍵的角色。他自1997年加入台北靈糧堂後,曾擔任過國度事奉中心負責人、牧養處處長、事工管理處處長及執行牧師等職務。上帝使用過去管理過大型工廠的他,幫助台北靈糧堂的組織架構更趨完整,使教會的治理運作更加有次序。
為了要落實「各盡其職」,弟兄姊妹需要得到造就及提升,不只提升,教會更要為不同背景、不同職場的弟兄姊妹預備不同的事奉平台,並且鼓勵、教導信徒們在職場上運用神所賜的恩膏,發揮其應有的轉化能力。基於以上這些考量,台北靈糧堂發展出福音中心的策略,讓台北母堂成為一個基地,在台北十二個行政區,按照需要建立地區型福音中心。福音中心策略,也跟基層事工結合,讓教會的弱勢關懷服務更深入社區。這十幾年來,福音中心策略確實達到預期的果效,更多弟兄姊妹有服事跟操練的機會,教會進而發揮轉化社會的角色。
引進職場動力,更新教會引擎
2011年7月,台北靈糧堂進入新的里程碑,周神助牧師卸下主任牧師,轉任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由區牧師承接牧養靈糧堂的棒子。區牧師曾開玩笑地說:「主任牧師這份工作,對我來說真的是太難了!如果我知道來台北靈糧堂會有這一天,我就應該改名叫『區神助』才對。」但區牧師卻很清楚他的目標和異象,他花功夫調整教會的組織架構、成全弟兄姊妹,讓一些對於教會事工有強烈負擔的專業人才進到教會,用他們的恩賜、專業和教會同工一起配搭。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教會成立了主任牧師辦公室,邀請了朱黃傑執事擔任主任,後來朱黃傑執事邀請了呂健萍處長等人陸陸續續進到教會,他們都是非常卓越、有經驗的職場人士,因著他們的加入,台北靈糧堂在教會治理上進到新的一頁。
自2014年開始,教會開始不斷進行軟硬體的更新,其中最浩大的工程之一,就是建置教會內部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簡稱ERP)。讓母堂或福音中心同工的加班休假、簽呈、請購採購、以及各項人事或服務性的表單,都可以透過電子流程進行簽核。這是教會治理與系統連結的重大突破,也是資訊發展重要的里程碑,一步一步將台北靈糧堂的資訊基礎建設向職場標準推進。同時,教會也更加強調規章辦法的落實,事工管理處呂健萍處長表示:「教會這麼大,當規章辦法訂定出來之後,要落實是非常困難的,但因為區牧師總是力挺、力推,才讓教會的架構跟系統可以完整被落實。」這些繁複的行政作業,看似與教會的使命沒有直接相關,卻可以幫助教會更能夠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資源,發揮更大的果效來建造神的家!
資源共享,用合一帶下神國
區牧師在接任主任牧師的第一年,就訂下了三大目標:弱勢/職場轉化、家庭事工、宣教植堂。2015年,進而衍生出台北靈糧堂三大目標和策略:「轉化是我們的責任、家庭是我們的見證、宣教是我們的使命。」依循這三大策略,台北靈糧堂的事工得以更加聚焦,特別在宣教的使命上,在區牧師的帶領下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除了同文化、近文化的宣教,更加著重跨文化的宣教。特別是2017年起組成了來自不同分堂跨牧區、跨年齡層的短宣Super Team,結合了職場弟兄姊妹的專業,讓短宣的內容更多元,不只帶給當地屬靈的祝福,更帶給他們實質生活上的幫助。
永續經營的傳承使命一直都在區牧師的心裡,他在台北靈糧堂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和見證:從七十歲以後,由全職主任牧師改為約聘,每兩年一簽。當台北靈糧堂的整體事工已經發展到一個程度,不再是一個人可以完全獨當,2017年10月區牧師做了一個清楚的決定:建立一個治理團隊來共同分工。並經聖工聯席會通過,於11月成立「主任牧師治理小組」。
區牧師從台北靈糧堂本身現有的同工當中,邀請了朱黃傑執事、林德安牧師與周巽正牧師,成為治理小組成員。而他為此事禱告時,神很清楚地把這三個人放在他的心中,雖然黃傑執事並非傳道人,但專長是治理,具有執行力;德安牧師是在牧養;巽正牧師則是很有idea(創意)、幹勁十足,且善於協調與連結,三人恩賜雖不同,執行的責任不同,但能以不同的方式來服事,最終一起帶出共同的目標和結果。合一是「才幹+異象+同心」,是心靈的合一,區牧師相信這會發揮一個更大的治理力量。
根基不變,以禱告出發
建立教會,最重要的根基還是禱告。2012年7月迄今,區牧師忠心守禱告殿的6-8班,遇到年節、颱風天也未曾中斷;2017年起,更多次持續邀請烏干達凱丹尼牧師(Dennis Kasirye),來教導同工、弟兄姊妹禱告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再次點燃台北靈糧堂禱告的火。事工的發展很重要,但區牧師更看重生命,他常說:「每個人的命定都是一樣的,就是要活出像基督的生命;但我們的呼召都不一樣,呼召是神要你去發揮影響力的地方。」低調的區牧師,向來做的比說的多,他在禱告中領受行動,在行動中持續禱告,以行動實踐他的信仰,是台北靈糧堂眾弟兄姊妹最好的榜樣,是許多人心目中最敬佩的「區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