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期特刊
Download
展開本期文章清單

興起發光‧直到地極

作者:◎呂素雯(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任) 來源:期刊 - 台北靈糧堂65週年感恩特刊 - 2019-09-09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前言

截至2019年7月在「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有記錄的全球堂會已達520間堂會/福音中心,分佈於全球45個國家。其中由台北靈糧堂(第一代)開拓/遮蓋的海內外堂會/福音中心合計115間,分堂(第二代)再開拓/遮蓋的有290間,分堂的分堂(第三代)再開拓/遮蓋的有110間,分堂的分堂的分堂(第四代)再開拓/遮蓋的有4間,至今已是五代同堂的靈糧大家庭。

為要落實靈糧大家庭間的關懷、聯結與支持,在2009年元月將原台北靈糧堂植堂處轉型更名為「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擴大提昇為眾靈糧堂會服務。而台北靈糧堂的宣教、植堂事工,則改由教會的宣植處負責。

源起

回首來時路,台北靈糧堂成立的前34年,曾因馬其頓呼聲成立板橋、三重兩間分堂。然而當神的呼召臨到時,拓植教會成為勢不可擋的聖靈浪潮。

1989年二月的宣教年會,神藉著巴柝聲牧師勉勵台北靈糧堂應從耶路撒冷型的教會,轉變為安提阿型的教會。同年四月泰國賽克牧師的復興特會更為台灣眾教會帶來深遠的影響,在信徒僅四十餘萬,教會僅有2500餘間的情況下,台灣眾教會領袖們提出:到公元二千年,台灣要有一萬間教會,二百萬信徒的異象與目標。我們祈求主讓台北靈糧堂也能在建造榮耀的教會上有份,並立下:到公元二千年,建立150間教會的目標,這異象和目標儼然成為台北母堂及日後成立的靈糧眾分堂宣教植堂的動力,開始積極投入拓植教會的事工、看重工人的栽培與訓練、替宣教植堂預備資源,為要在台灣、在列國建造榮耀教會。

突破

1992年起台北靈糧堂成立植堂處,專責照顧、發展植堂事工與分堂同工,此方式雖有其優點,然而拓植外展與教會的牧養實密不可分,若缺乏牧區與會眾在禱告、關懷等各項支援與參與,僅由植堂處少數同工協助,拓植事工實難以成功。

感謝神為此困境開了出路。1997年秋,植堂處提議將全台灣劃分為六個區域,由台北母堂六個地區性牧區認領成為其宣教的工場,並進而在各個區域建立教會。同年底周神助牧師率區牧長等同工代表至泰京希望教會觀摩,見該教會的牧區不但負責在曼谷當地的牧養及傳福音,亦負責泰國的一個區域。台北母堂同工們都被他們為神國度擺上的熱忱感動,故於1998年元月決議將全台灣分為六個區域,由台北母堂六個地區性牧區認領來宣教植堂,以致現今透過台北母堂牧區及事工單位差派、支持有23間分堂、32間福音中心。

成果

台灣:2014年在台北母堂及眾靈糧堂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終於達成在全台建立150間靈糧堂會的目標。迄今因靈糧大家庭眾堂會的擺上,全台灣有151間分堂、52間福音中心,總計203間堂會。然我們不以此為滿足,仍不斷鼓勵眾靈糧堂會參與植堂,盼傳福音腳蹤遍及全台,在每個鄉鎮市區建立教會。

 

海外:台北母堂拓植事工肇始於台灣本島及離島對福音廣傳、教會建造的迫切需要,規劃之初,海外事工並非重點。然自1998年起陸續有馬其頓呼聲促使直接或間接成立的海外分堂明顯增加,至今海外靈糧堂已有317間,分佈在六大洲45個國家。海外植堂除了可傳福音給世界各地的華人,更可由同文化逐步進入近文化及跨文化的福音事工,並使跨文化宣教至終能具體落實在教會建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