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嶺楠牧師(台北靈糧堂宣教植堂處處長、台灣愛鄰協會秘書長) 來源:期刊 - 台北靈糧堂65週年感恩特刊 - 2019-09-09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過去五年,宣教植堂處經歷了主所賜三個「新」的恩典。
第一個是「新的宣教種籽」。在牧區、在部門、並在神學院和生命培訓學院等,都強力整合並高度動員參與各地宣教行動,到台灣偏遠地區、跨文化族群、跨語言地區,如:匈牙利、瓜地馬拉和肯亞,蔚為新一波的跨世代宣教力量。也有弟兄姊妹在課堂學習之外,被外派到海外宣教工場宣教實習。另外,因著海外特殊地區的敏感和限制,迫使我們要大量栽培當地同工接續現有的據點和事工發展。神使困難逼迫成為更多「撒種」和「栽種」的機會!
第二個是「新的宣教機會」。有些弟兄姊妹因著來台就學、受訓,而進入教會受到裝備培訓和遮蓋,不僅在台灣開展在地跨文化宣教工作,也有不少人回應神的呼召,帶著宣教植堂的使命受差派回本族本家。這是一道雙向的宣教機會大門,人進來領受福音、人回去傳揚福音並建立教會。還有,在台灣的同工因著跟家鄉的連結,帶動了在地牧者的關顧、扶植和遮蓋。為此,也開啟了培植當地工人的這扇門。
第三個是「新的宣教方式」。如今參與一支短宣隊的工作內容更加豐富與多元。過去常用的方式是主領詩歌敬拜、街頭發單張、個人講道、福音晚會、醫療服務等等;這幾年加入了活動企劃、電腦程式技術支援和教學活動、建築設計、空間規劃與美化、戶外體驗教學活動等各種項目,弟兄姊妹的恩賜和職場上的才幹經驗都被用上,並且可以盡情發揮!因為這樣的緣故,出現了跨牧區福音中心和分堂、跨地區、跨世代的短宣團隊,一起到宣教工場服事的景象!
具有專業、生命與創新思維的宣教新展望
至於下一個十年、二十年的宣教,看到的是三個「有」。
第一個是「有專業」。現今世代,許多弟兄姊妹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都有相對優質的訓練和工作歷練,以至於能以職場優勢進入限制宣教和傳福音的地方。高學歷、高專業、高技術不會被視為世俗和不屬靈,結合聖經神學訓練雙軌並行。他們是「一手有專業知識、一手有聖經智慧」、走得更遠的宣教勇士。
第二個是「有生命」。弟兄姊妹是一群明白聖經真理、知道如何落實在生活工作中,而發揮影響力的人。不僅是一個有健全穩固屬靈根基的人,也同時是夫妻家庭的團隊、恩賜配搭的團隊、互相支援成全的團隊、懂得屬靈爭戰的團隊、能夠容納多元文化的團隊。
第三個是「有創新」。弟兄姊妹可以跳脫傳統框架、被教會成全,有更多的創意和創新策略及方式,懂得使用新的技術、傳媒、網路、社會企業、職場教會、微型教會……等,在宣教行動上不受限於經費、簽證、居留和語言文化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