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嚴文珮 來源:期刊 - 20221204靈糧週報 - 2022-11-30出版 類別:生活園地
匆忙將食物、物資塞進一隻隻骨瘦如柴的手中?擁抱瑟縮在角落哭泣的孩子?身處髒亂的環境,每天汗如雨下面對龐大的需要?
許多弟兄姊妹對於「服事」都做了轟轟烈烈、犧牲捨己的預備和想像,可若是要你花費7萬5,搭17~20小時的飛機,只待2個禮拜,並冒著染疫的風險,及團隊生活的不方便,每日鋪床疊被、掃地煮飯、陪聊陪吃陪玩,「把一杯涼水給一個孩子喝」,你願意嗎?還是你會直覺的提出疑問:「這一趟『值得嗎?』」
過去4個月,IMission1夥伴張聖晞、陳之嵐夫婦,帶領宣教實習團隊一行人前往匈牙利,配合布達佩斯靈糧堂的難民服務規畫,與不同時間抵達的各短宣隊協調、配搭,服務逃到此地的烏克蘭難民。
生理上的需要很容易滿足,在戰爭剛爆發時,吃喝、禦寒等相應物資都可以快速到位;但當戰事延續,恐懼不安、孤單無助、絕望壓力排山倒海而來,足以癱瘓人的生命。從烏克蘭倉皇逃出的婦女小孩,目睹家園被毀,被迫與父親、丈夫、兄弟失聯,懸著一顆心,不知該如何安頓,再多的飯食和毛毯,也生不出繼續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布達佩斯靈糧堂難民中心於焉而生。在全教會一起禱告確認後,他們將僅有的2個小床和1個爐子,交在神的手中,渴望教會成為難民真實的「避難所」。隔天,有人來到教會,捐了10張床墊,之後是更多的床包組及奉獻,也開始有人排班煮飯,海外的短宣隊進入支援。
IMission1實習短宣隊每週支援教會崇拜服事,也要協助備餐,進行公園野餐、團康遊戲、城市導覽等活動;到了後期,加入兒童勞作課、英文學習、青少年小組及婦女事工。「奇妙的是,當服事的人站出來,神就親自引領那些有需要的人進到教會。」張聖晞如此分享。
匈牙利在大部分烏克蘭難民眼中,只是個中繼站,他們還想繼續往前。短宣隊的陪伴,為這些難民媽媽們爭取了一個喘息的時空。他們一邊看著孩子們奔跑嬉鬧,一邊聊天、交換資訊,暫時卸下對未來的茫然,露出久違的笑容;他們拿出照片,平靜的向短宣隊員訴說家園被炸毀的經過,我們靜靜聆聽,在逃難的過程中,他們的失落無人可接,如今終於找到可安歇的柔軟地,可以在梳理傷痛後重新生出勇氣。「等到戰爭結束,你們都是我家的客人,歡迎你們來我家做客!」陳之嵐想起其中一個婦女笑著對他如此說,依然覺得不可思議:「他的家園還陷在戰火中,但他們卻充滿著對『回家』的盼望!」。
明年,IMission1預計再出2梯短宣隊,張聖晞提醒想要回應的弟兄姊妹們,「有時候你不明白為什麼要做這些,我們所做的,也不是那種會被人大肆報導的事,甚至有時根本沒有人看到你付出了什麼。決定出發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的心:『我去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個服事,賺的不是人的讚賞肯定、不是旅遊紀念品、不是宗教服務經驗,這是我們單單獻給神的敬拜,在這個敬拜中,顯明神兒女的身分價值。
(此文專訪張聖晞、陳之嵐夫婦,撰稿者嚴文珮亦為IMission1團隊夥伴)
更多內容請鎖定IMission1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mission1life
2023匈牙利烏克蘭難民事工短宣隊報名表:https://forms.gle/1VAQsajYHPgqfDT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