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周巽正 來源:期刊 - 2021傳承專刊 - 2021-01-14出版 類別:信仰真理
2020年初,沒有人預期到新冠肺炎對全世界造成這麼大的影響,而從2020年進到2021年,不只是教會要走上從來沒有走過的路,我們也都要進入一個全然未知、全新的未來。
2020年六、七月,當我禱告尋求2021年教會的異象時,領受了約書亞記三章3至4節:「吩咐百姓說:你們看見耶和華──你們神的約櫃,又見祭司利未人抬著,就要離開所住的地方,跟著約櫃去。只是你們和約櫃相離要量二千肘,不可與約櫃相近,使你們知道所當走的路,因為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我很清楚地知道,神說教會接下來所要走的路,是一條從來沒有走過的路,只有跟著約櫃,才知道當行的路。換句話說,對準約櫃,對準神,我們才知道接下來該怎樣走。
2021年教會的異象是「對齊 跨越」。只有先與神對齊,我們才會知道怎麼往前走。過去,我們的安全感可能是來自所擅長、習慣、舒適和熟悉的事,但是我們必須把過去的一切放下,否則無法在傳承的季節中與神對齊。
「對齊」,需要付上代價,當我們與神對齊,神會顯明當走的路。「跨越」,是神要成就在我們當中的工作,當我們走上神所顯明的路,神就帶領我們一同跨越,進入未知的2021年。而「對齊」是需要預備的。
創世記十二章1節:「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們要從這節經文來思想如何與神對齊:
一、一切從神開始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表示不是亞伯蘭自己想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而是因著神對亞伯蘭說話。當我們講到對齊,其實所有的關鍵都是從神開始;不是拿我們的計劃求神賜福,而是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必須要從神開始。
有時我們有很多的Idea(想法),是Good Idea(好的想法),卻不一定是God Idea(上帝的想法)。因為God Idea是從神那裡來,Good Idea則是我們覺得應該要做的、需要做的,卻不一定是神要做的。這些年來我學到一個功課:就是神開始的,祂會買單、負責;我開始的,我要負責、買單。
在我的服事歷程中,也有很多的經驗覺得是God Idea,結果後來是我的Good Idea。所以,在跟隨神的時候,一定要清楚知道我們跟隨的是Good Idea,還是God Idea,如果這是God idea,而不是我們的Good idea,神就會親自成就。
所以我們要把計畫放下,選擇歸零,讓神對我們的工作、家庭、小組、教會說話,使一切從神開始。
二、離開本地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對齊」的優先條件就是要「離開」,離開熟悉的環境。對75歲的亞伯蘭來說,「本地」是他成長的地方,有他所熟悉的環境和文化習慣。但神對他說話,要他離開這一切,因為如果他緊緊抓住這些,就無法經歷神應許要賜給他的福分。
神說要放下、要離開,這是一個很大的跨越,因為我們都有熟悉的服事方式、環境和牧養方式。很多時候我們渴望祝福,卻不願意離開。我們說:「祢可不可以在這裡就祝福我?為什麼要去到那裡才祝福我?」但是,神為我們預備的福分,是需要先離開——離開我們的習慣、做事方式,甚至是文化。
當我們回頭看,可以看見神在這66年來是如何信實地帶領台北靈糧堂,而在這充滿神榮耀的歷史當中,神說:「離開,因為我要帶你走的路,是你從來沒有走過的。」如果這一條路我們從來沒有走過,沒有任何過去的經驗和成功的案例可以倚靠,那麼,攔阻我們進到新事的,有可能是我們緊抓住不放的上一個新事。
這66年來,台北靈糧堂經歷過很多次轉型,而每一次轉型,我們都需要「離開」,離開所熟悉的環境、服事方式、架構,向神對齊。因此神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這話也是對我們說的。
三、離開本族
「本族」代表我們所熟悉的人。為什麼需要離開他們?因為在下一個季節,神要我們脫離過去那些我們所認識、影響我們的人,接下來祂要帶我們重新認識祂,唯有這樣,我們才可以走上從來沒有走過的路。我們不能只滿足於過去對神的認識,而是需要更專注、更分別為聖且更新的認識。我們要選擇放下自己的同溫層,因為神渴望對我們說話,渴望把下一個季節的啟示和奧秘放在我們裡面。所以,我們需要離開本族──我們所熟悉的人,以致能夠更深地被神所影響。
四、離開父家
「父家」是指我們出生的背景或原生家庭。不論對亞伯蘭或對每個人來說,很多的習慣、做事方式、思維模式,或是我們的個性、生命中所經歷的創傷等,都跟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連,原生家庭形塑了今天的你和我。
幾個月前,我到全人關顧中心做內在醫治,在過程中看到一些過去從未發現、在我生命中的影響。我教孩子們的第一句成語是「樂極生悲」,另一句成語是「見好就收」。常常我們出去玩,到了一個地步,我就會說:「我們趕快回家了!」我總覺得要見好就收,趁著沒什麼意外,趕快回家。當我在內在醫治當中,突然明白,原來這種常有的不祥預感,跟原生家庭有關。
我是第五代基督徒,我的家族故事是從孤兒寡婦開始;因著神的憐憫慈愛透過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蘭大衛醫生,把福音帶進我們家族,而大大地祝福了我們的家族。對我們家族最重要的一段經文,就是在馬太福音十二章20節:「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
神透過蘭大衛醫生幫助了我的家族,我的阿公是他的學徒,後來成為眼科醫生,阿公的哥哥也成了一個很好的醫生,整個家族的生計有了很大的翻轉。就在一切似乎好轉的時候,卻因為別人嫉妒大伯公,下毒把他害死,原本往上走的家族突然跌落下來,而神在低谷接住!30多年前,我的父親(周神助牧師)毫無預警地罹患淋巴癌,接著,原本生意做得很好的伯父,也在無預警中突然破產。雖然神都會接住,但是在不知不覺中,有一個恐懼深深地影響了我的思維,成為我的核心信念。我覺得處逆境比處順境更有把握,因為「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可是在順境中,反而可能會被壓傷。所以在困難中,我比較不會焦慮,但在順境中反而比較焦慮,我怕太開心,到時候失落會更大!
我們有很多的掙扎,跟原生家庭有絕對的關係,即便信主得救,甚至全職服事之後,原生家庭的影響仍可能攔阻我們與神對齊。聖經記載,有家族累代的祝福,也有家族累代的咒詛,所以神也提醒我們,如果要跟神對齊,需要離開原生家庭裡的負面影響。感謝神,藉著內在醫治幫助我看見,我需要離開原生家庭帶給我的負面影響,以致能夠跟神對齊。
弟兄姊妹,在這個季節中,神正在呼召你我,呼召教會要跟神對齊。因此我們需要離開本地——所熟悉的環境、本族——所認識的人、父家——原生家庭。
五、放下對時間點的不安全感
神說:「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甚至只告訴亞伯蘭要離開,但並沒有說往哪裡去。通常神帶領、引導我們的方式,不是先告訴我們應該要往哪裡去,而是哪裡不可以再停留。這絕對挑戰了我們的安全感!我們必須放下自己往哪裡去的權利,以及堅持「先知道目的地再啟程」的順序,因為神要帶我們走的是未知、從來沒有走過的路。當我們順服神,向祂所說的話對齊,當我們離開時,神才會告訴我們真正要去的目的地。亞伯蘭是憑著信心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在神還沒有說要去哪裡時,他就先以行動回應神。
我們都渴望跟神對齊,只是神說話的方式和時間點,不一定照著我們的邏輯,或覺得舒適的方式。所以,我們需要放下對時間點的不安全感,憑信心來向神對齊。
結論:以禱告回應,對準神的心意
我們需要預備我們的心與神對齊,唯有當我們先以禱告回應神,才會知道如何行所當走的路。
如果我們沒有付上禱告的代價,即使做再多的事工,也不過是在延續過去66年所做的而已。但神不是要呼召我們continues(繼續),神要給我們一個新的季節,若要跟上神的同在,要先與神對齊。教會在準備傳承與交接的過程中,「熊熊烈焰」禱告運動原本不在我們的預期之內,但神超自然介入了,祂親自調整了整個優先次序,並讓我明白接下來台北靈糧堂要怎樣走。
最初我提出2021教會異象是「對齊 跨越」時,根本不知道有楊道諾牧師的復興禱告特會這件事,我只是很清楚知道要對齊神的心和彼此對齊。沒有任何事,可以比禱告更能夠對齊神的聲音和旨意,如今,這把火從我們核心團隊、區牧長開始,已延燒到所有全職同工和小組裡。
我們所面對的2021年,是一個全然的未知,沒有人能確知將會發生什麼事。但是我確信:神要我們在禱告中回應祂。當我們很忙碌,一直在事工裡面,就不過是鳴的鑼、響的鈸一樣。所以,我們要跟隨約櫃、向神對齊,才能跨越過去的限制與挑戰,進入全新的季節!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新任主任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