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輯部 來源:期刊 - 台北靈糧堂65週年感恩特刊 - 2019-09-09出版 類別:社會關懷
台北靈糧堂自2014年成立債務關懷事工(理債管道諮詢)至今,已有近120位債務成功獲得處理,另外的一百多件已在司法程序中。短短的五年間,幫助許多人脫離債務壓迫。
台北靈糧堂社會關懷處李喜菁社工,曾在2003年幫助小組中一位因債務問題,長期生活在貧窮裡的姊妹,雖然小組提供了金錢資助,但姊妹的生活仍舊沒有改善。喜菁這才發現:解決債務才是根本之道。她跟牧師報告後,找了同工一起幫這位姊妹檢視債務狀態,並召開家庭會議,幫助姊妹開始有能力償還債務。
理債是全人關懷
這次經驗讓喜菁明白:債務能壓垮一個人,而被壓在下面的人,並沒有能力自救,他們需要外力幫助。喜菁表示:「每個人的處境都不一樣,都有可能做錯決定,但上帝總是給人悔改和重生的機會。」這也是台北靈糧堂債務關懷事工的初衷。
除了透過法扶基金會,成功地幫助許多人,脫離卡債,開始新生活,喜菁於2017年,又連結了一個由跨專業人士組成的債務關懷團隊,包含律師、醫師、心理師、財務規劃師、社工師、會計師、牧師、採訪編輯等,總共有12人,進入全人的關懷。喜菁笑著說:「這個『無薪給』的團隊,提供的卻是『五星級』的服務!」
扶起跌倒的人
有一個被轉介的個案,是一位單親爸爸,他的債務是為前妻作保而產生的,資產管理公司的人曾到他的社區叫囂,令他十分害怕兩個孩子會受到傷害。當時他已長期失眠並且罹患恐慌症;有長達六年的時間,一天只能睡兩小時,導致身體出現各樣疾病,每餐要吞十幾顆藥。
面對這樣的個案,除了協助他處理債務,團隊認為首先要解決的是睡眠問題,所以帶他到身心科就診,並請家醫科醫生做藥物整合,減少重複用藥。但這個家庭支持系統太薄弱,喜菁後來決定從信仰方面著手,帶領他進入教會。他第一次進入教會就經歷神,卸下心中大石,並在2018年12月23日受洗。
喜菁說:「像這樣的個案,不只需要法律層面的資源,也要透過醫療、社福、心理、信仰等層面,才能真正把他救上岸。」
建立正確理財觀
除了理債,重建正確的財務觀是另一大重點。近幾年,喜菁總會陪著債務個案一起參加教會的理財課程。而今年,理債管道諮詢事工將延伸出新的服務——收支管理:要陪著債務人一起記帳、檢視支出、建立新的金錢觀、教導什一奉獻,以及存下緊急預備金的概念。
「凡跌倒的,耶和華將他們扶持;凡被壓下的,將他們扶起。」(詩一四五14) 債務問題,不但有法可解,也有路可走。社會關懷處對債務人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設法將債務人扶起來,脫離和避免陷入貧窮的循環裡,可以健康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