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期特刊
Download
展開本期文章清單

用生命來跟隨

作者:◎謝胡毅(專案顧問牧師) 來源:期刊 - 台北靈糧堂65週年感恩特刊 - 2019-09-09出版 類別:人物故事

1980年某週六下午,我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和一顆疲乏枯乾的心,走進當時還是兩層樓的靈糧堂,聽見主說:「孩子回家了!」好久沒聽見主聲音的我,淚流滿面。而負責姊妹團契的周莊碧明師母和梅媽媽擁抱我這個新朋友,告訴我:「耶穌愛你,我們也愛你」。

那份從神而來的「擁抱」緊緊地環繞了我,使我不再懼怕、不再羞愧,並且滿了平安和盼望,從此歡喜地來跟隨主。

作主的門徒

當時工作和家庭已十分忙碌,但心中卻有著無止盡的渴求,不想錯過每個聚會:週一禱告網、週二禱告會、週四職場小組、週六團契、主日崇拜、每日的靈修,一個星期幾乎全滿,沒有人要求我,但我就是渴慕。

我覺得在靈糧堂是很幸福的事,那時大家對教會忠誠度都很高,謙卑接受教會的裝備,生命打下穩固的根基。我這樣被牧養,也這樣去牧養人,除了辦公室團契和禱告,午休時間都安排一對一,因為趕時間常要坐計程車到對方的辦公室,雖只有短短40分鐘,分享靈修心得和彼此代禱,但我每次都很滿足,常跟主說:「主啊,祢要讓她知道你好愛她。」跟隨耶穌愛的腳步,一點都不覺得辛苦,反而非常喜樂,這份喜樂也支持我開心地服事家人。

生命是服事的根基

1995年正式放下工作成為傳道人,跟神的關係更是我服事和牧養的根基。在牧養的經驗中,我很小心,不能誤導弟兄姊妹用事工代替關係。聖經說:「凡遵守主道的,愛神的心在他裡面實在是完全的。從此我們知道我們是在主裡面。」(約壹二5)熱心服事並不等於住在基督裡,真正在基督裡,是要照主的話去行。

我也看到,有人追求外顯的恩賜、恩膏,而陷入肉體、血氣和驕傲裡。但我認為真正的恩膏,是一種內在的恩膏:「……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裡面。」(約壹二27)恩膏是因為住在主裡面,與神有親密的關係而來。

先生命  再服事

因此在牧養中,弟兄姊妹的生命養成高於一切,所看重的是being(生命)。

這廿年來,因為宣教和各樣的事工的擴張,弟兄姊妹自然想要更多服事神,但一不小心,看重的便只是doing(服事)。服事主四十年,我深深體會到,在這過程中,若沒有足夠紮實的生命,基督仍未成形,不但活出來像吃奶的嬰孩,服事也容易枯竭,或者有血氣。

保羅深知其重要,他說:「我小子阿,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裡。」(加四19)這是保羅給我們傳道人的提醒——弟兄姊妹的服事固然很好,但更要看重他們的生命,並且隨時預備好,為羊群再受生產之苦。

(作者口述,張儀貞採訪整理)

按:謝胡毅牧師曾任牧養處副處長、東西中區區牧長及牧養支援處處長,2019年6月聘任為專案顧問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