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期特刊
Download
展開本期文章清單

心的連結‧關係修復

作者:◎江天佑傳道(家庭事奉處夫妻事奉團隊同工) 來源:期刊 - 台北靈糧堂65週年感恩特刊 - 2019-09-09出版 類別:人物故事

「天佑,當你聽到美君這樣講的時候,你有感到『疼惜』嗎?有沒有想要對她說些什麼呢?」這是我們夫妻第一次參加談心成長班時,陪伴我們談心的老師以極為柔和的語氣,卻是紮紮實實地幫我上了一堂「震撼教育」!

2003年10月10日,我倆在牧師見證、眾人祝福下進入婚姻,雖然相愛,但因著彼此的差異,在欠缺良好溝通的情況下,衝突使我們的幸福感不斷被蠶食鯨吞。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參加了家庭事工中心開辦的「談心成長班」,一開始彷彿是剛學走路般跌跌撞撞,在練習表達「感覺詞彙」時,皺著眉頭、結結巴巴,半天也擠不出能形容自己內心感受的字句,卻接收到陪伴同工極大的鼓勵和溫暖的安慰,一點都沒有挫折感,也不覺得沒面子,反而是每次都很期待在充滿安全感的環境中與妻子談心,逐漸地不再害怕、逃避溝通。幾年下來,透過學習傾聽、同理、自覺,兩人的關係也就愈來愈親密。雖然仍會意見相左,有時難免情緒暴衝,但我們總是能夠修復關係,也不再讓問題「眼不見為淨」,而是透過談心溝通來化解衝突。

回想之前,自認已盡力做好丈夫與父親的角色,就算沒有達到無可挑剔的完美境界,至少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妻子還有什麼好苛求的呢?然而有時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讓兩人吵到不可開交,意見紛歧過大的時候更是戰火猛烈。雖然想要擺脫父母的衝突模式,卻仍會陷入爭吵、冷戰的循環,直到一次又一次的學習、複習及練習「溝通」,並且重新面對、處理原生家庭與過往的傷害,認知容易引發負面情緒的按鈕,以訴說自己的心情取代血氣攻擊的字眼,也能夠互相「用心」同理對方的感受、傾聽彼此的需要。

在夫妻事奉團隊被愛、被成全,而且被鼓勵,浸泡愈久愈覺得自己很需要,也很想要委身在其中。不論是上課、教課、當助教,或是參加退修會、培訓、讀書會等,每一次都收穫滿滿。雖然同工們來自不同牧區,卻還是能夠被牧養,不是交辦事工,而是自己受益之後,渴望更多人一同得到好處,所以不論再忙、再累,都很享受參與服事、接受培訓。久了就如同海綿,有時需要把自己吸收得飽飽的,但就算被用力的擠乾也不怕,因為知道還能夠不斷吸收,而且被擴張!

「辛苦妳了!」這是我們第一次談心時,發自內心說出口的四個字,握著她的手心,大拇指輕撫她的手背,深深感受到她的無助和幾年下來累積的傷害,畫面至今仍歷歷在目。感謝主,自從參與家事中心,激活了幸福婚姻的連結,能夠與妻子有「心與心的連結」 (Touching heart),真是美好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