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神,真給力!

作者:文/徐允華 插畫/陳欣潔 來源:期刊 - 2020有福報11月 - 2020-10-27出版 類別:人物故事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過像小如這樣戲劇化,如同「世間情」的經歷,可能沒幾個人頂得住。面對過去的辛酸和家庭債務風暴,小如誠實地說:「如果我沒有遇見耶穌,應該早就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了。」

 

生活失溫,鬼也來亂

小時候父母離異,母親獨自一人也無法好好照顧所有的孩子,所以小如從小被迫洗衣做菜樣樣自己來,國中畢業後就出去打工,青澀的年少歲月裡被環境逼著快快長大,養成了什麼事都一肩扛下的性格。一心嚮往擁有自己的家庭,23歲就與家境良好的先生結婚的她,滿心期待幸福降臨。然而劇情沒這麼簡單,她發現婆婆對身為長子的先生掌握得比較緊,期待小如完全聽話,有時甚至語帶威脅地說:「如果妳不……妳老公就會……喔!」讓她不知該如何是好,一顆心總是上上下下矛盾不已。

 

小如與先生養育了三個孩子,壓力可說從四面八方湧入,與先生育兒觀不同的爭吵、面對婆婆緊迫盯人的疲憊、身後無娘家可依靠的辛酸之外,家中居然鬧鬼,發生了接二連三的靈異事件。夫妻因此去買了一大幅觀世音的圖畫,請師傅做法蓋印,希望從此保佑平安。

 

舉債百萬,死亡繞境

希望平安的心願一直存在,但真實的平安卻始終沒來。敬虔的供奉,卻仍躲不過2008年的金融海嘯。小如和先生共同經營的報關行被客戶跳票,公司應聲倒閉,導致夫妻雙方連帶利息共揹負近千萬的債務。跳票當晚,小如的先生不見了。她和孩子聲淚俱下地請議員幫忙,才在一台小貨車中發現吞下100顆安眠藥和高粱酒的先生,原本還要割腕、想死得乾脆的先生,那沒劃下去的一刀,成為救命的關鍵。經過急救、洗胃、照護,先生從死亡線硬被拉了回來,但徬徨和憂慮還是一左一右地潛伏在這家人身邊。習慣獨自堅強的小如,沒有太多悲傷的時間,因為債務比悲傷更真實地堵在門口,張牙舞爪地等著他們。

 

「哭完之後,我只能選擇剛強,孩子還小,必須想著活下去的辦法。」經朋友介紹,小如和先生到市場賣童鞋,「沒有經驗很難做,錢好像有進來,但最後其實都變成租金了。」即使債務透過銀行協商,每月仍要還款2萬7千元,扣掉所有開銷和孩子學雜費用,依然入不敷出,只能毀約;他們找代辦公司,不料每月還款1萬5千元,另須支付代辦費用5萬元,只能再次毀約。

 

遇見又真又活的耶穌,百萬債款一筆勾銷

現實殘酷,曾經的商場老闆,如今謙卑地藉著報紙找工作,清潔可以、送貨也好。小如因著清潔公司的發包工作,在人生低谷時踏入了台北靈糧堂。她漸漸感受到牧者的愛和溫暖,跟外面的世界不太一樣,教會很像一個家。一位姊妹問她:「妳都到教會工作了,要不要來認識耶穌?」這話開啟了小如的信仰之門,她開始到古亭靈糧福音中心聚會。受洗當日,證書上的經文是:「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頓時她心中有了確據,深知在耶穌的安排下必有盼望。

 

她常在工作時聽見一位姊妹為人做債務諮詢,便鼓起勇氣,向她討教,並在靈糧堂的債務關懷諮詢的協助下,小如在2018年年底收到法院裁定清算免責的通知,上百萬的債,耶穌幫她一肩扛起,一筆勾銷。又印證了另一句聖經經文:「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

 

另一份禮物,愛回到了家中

「我要跟還沒認識耶穌的人說,祂真的是有大能大力的神,跟別的神明都不一樣!」小如回憶在教會協助債務協商的日子中,她依舊勤奮工作,但是心境跟信主之前大大不同,「以前我常常唸經,越念越孤單,日子也越來越苦悶。」如今,「我心中有很篤定的盼望,我知道力量從主而來,靠主剛強!」更令人興奮的是,改變的契機從她延伸到了她的孩子。

 

在債務纏身的家庭裡成長,三個孩子各自承擔著巨大壓力,兄弟姊妹之間並不和睦。小如受洗之後,不斷為此禱告,願愛回到家中,願這個家世世代代事奉耶和華。「上帝真的是做新事的神!」三個孩子某天忽然開始聊天,聊至夜半,心打開、結也解,血濃於水的手足情就這麼被耶穌挽回了,做母親的都訝異。

 

無債一身輕,未來也預備

「耶穌不只幫我還債,還知道什麼工作最適合我,都幫我安排得好好的。」藉由牧師介紹,小如接手了長者送餐的工作,「這工作開了我的視野,送餐、長照、居服都是我喜歡的內容。」長者服務不只間接圓了小如從小的護士夢,大女兒也受母親影響從事長照機構的老師,或許未來母女可以合開公司也說不定呢!

 

債務,是小如生命中最明顯可見的困難,耶穌解決了;親情,是她隱藏不說的遺憾,也藉由長者工作還給她好多位爺爺奶奶,重享長輩的愛。最重要的是,有一份父愛從天上來,彌補她沒有爸爸的缺憾,成為她今後最有力量、最溫暖的倚靠。

(本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主角人物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