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淑媛牧師(基層福音事工處處長) 來源:期刊 - 台北靈糧堂65週年感恩特刊 - 2019-09-09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箴廿一13)、「賙濟貧窮的,不致缺乏;佯為不見的,必多受咒詛。」(箴廿八27)關懷窮人及弱勢族群是神的心意,也是神的命令;神是一切資源的擁有者,我們只是管家。
2018年9月Gary Heyes牧師為我們團隊禱告:「神透過你們運送很多根基性的資源,去滿足很大的需要。神給你們恩典,進入社區性的服事,你們進到很多毀壞、破碎當中釋放人們。神的靈在每個領域運行、動工,這是神大能的事奉,因為你們裡面有很大的憐憫和愛……」感謝神!差遣祂的僕人鼓勵我們,也印證祂的帶領!
壹、兒少培育計畫
基層家庭工作時間長,沒有足夠時間陪伴孩子;因教育程度低、欠缺尋求資源的能力、缺乏正確的判斷力,往往在幫助孩子成長上感到力不從心。基層孩童普遍呈現退縮、自卑、學習意願低落的現象;更遑論那些生活在恐懼、傷痛、無助、低收、暴力、外配、單親、隔代教養的孩子。教育學者指出,不良少年的問題是:「病因種於家庭,病象顯現在學校,社會使病情惡化。」「兒少培育計畫」為補足基層家庭的缺欠而設立;連結社會資源,啟動教會、家庭、學校三方攜手合作,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快樂、成長的園地。
我們的信念是:「守護孩子 = 開創孩子未來 = 培植下一代領袖」。因此,我們不但關心孩子的健康營養、學校課業、家庭生活、人際關係、品格靈性,更藉著啟發孩子的興趣專長,豐富他們的生命,進而找到個人志趣,發展個人強項。目前服務項目如下:
貳、富餘補不足的「社會企業」
「你在田間收割莊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你打橄欖樹,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你摘葡萄園的葡萄,所剩下的,不可再摘;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這樣,耶和華─你 神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申廿四19~21)
不少基層人從事搬運、飲料店、發傳單、送便當等等不穩定的臨時工,不但收入微薄、工作沒保障,還得低聲下氣忍受業者無理苛待。為支撐家庭開銷,即使一天兼二至三份工作、日夜顛倒、睡眠不足、犧牲健康,經濟狀況仍是捉襟見肘。為應付突發事件、籌措兒女學費而舉債度日,更是司空見慣。
社會企業的精神,來自神的心意:「富餘的補那不足的」。2018年3月開始營運的「恩雨清潔物業公司」,係以員工福祉為導向的社會企業。由關心基層朋友的基督徒集資,招募受過「一線學院」裝備的基層領袖為幹部。公司營業獲利至少50%回饋員工,期許為工作負責、肯努力的基層人打造有尊嚴、有保障、有前途的工作環境。
社會企業的成立,除提供基層人工作機會,更企盼神恩膏使用基層領袖,在「追求卓越的生命、獻上感恩的奉獻、活出喜樂的見證、付出關懷的行動」的信仰理念下,帶領更多基層人信主、作主門徒,打造滿有神同在的職場環境。
參、底層人的天堂
「神……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創一27)、「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神。」(詩五十23)以墳塋為家的格拉森邊緣人,脫離污鬼纏繞後,滿城傳揚耶穌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被世人丟棄、遺忘的邊緣人,恢復對創造神的敬拜,這是給撒但厲害的一擊,更是還給神當得的榮耀!
「安康平宅」(改建中)一千多家庭戶,包含貧窮、精障、家暴、性侵害、酗酒和吸毒等危機或親職功能薄弱之家庭。2007年教會與政府合作,進駐四位社工投入服務。2013年興隆福音中心成立「喜樂崇拜」,為特別需要關顧者開啟希望之窗。(目前約50人聚會)
元美:信耶穌前,我常常發脾氣,大聲罵人。受洗後,耶穌給我平安、快樂。我喜歡抄聖經,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倚靠耶和華的人有福了!」我會為媽媽、先生、自己禱告,也會為牧師禱告。(29歲,唐氏症)
玉香:以前常常哭,常常生氣;受洗後真的好開心,耶穌愛我,讓我認識很多新朋友。(34歲,肢障,困難言語)
Nova(印傭):我原來是回教徒,三年來看見玉香改變太大了!我感受到耶穌的愛,唱詩歌、禱告時,常常感動掉眼淚。醫院的人送我一本印尼文聖經,我現在會自己讀聖經。
秋蘭:我受洗三年了。那時,住的地方太小,三個孩子分別跟著壞朋友住,讓我很擔心。我禱告:耶穌祢一定要幫我,我要脫貧、離開「安康」這個讓人瞧不起的地方。主耶穌真的祝福我,為我們夫妻和三個孩子預備了便宜又適合的地方。 (54歲,重度憂鬱 )
意凌:我以前很愛生氣,現在很快樂。我最喜歡唱詩歌和演戲。(腦部受損 )
張妮:女兒受洗後;脾氣從躁動變平穩,從愛生氣變喜樂,實在太神奇了!我現在學習交託給神,心情真的輕鬆太多了!(65歲,躁鬱)
玉明:我跟媽媽、弟弟、女兒住一起。以前心裡很亂、很煩,現在大家說我是開心果,耶穌是我最大的倚靠。(51歲,精障)
懷生:我信耶穌是因為看見神的能力。大哥過去吸毒、喝酒,去教會後整個人變了!不但變溫和有禮貌,也有感恩的心。後來我跟神禱告:如果妹妹出門跟家人互動,我就信主。沒想到兩個禮拜後,患嚴重憂鬱恐慌的妹妹竟帶著兩個孩子來看媽媽!感謝主!現在全家六人一起去教會!(40歲,憂鬱)
肆、見證:「家」的新定義
◎鄭安妮(古亭靈糧福音中心會友)
我小學五年級第一次踏進教會,當時渾身的痞樣,開口閉口都是髒話,和現在的我判若兩人。
後來搬進新的家,家庭紛爭也到了白熱化,幾乎每天都在吵架,我被迫早出晚歸。這段期間認識一些朋友,常常聚在一個社區的公園,連國中的教官也知道我們這群人,把我們都列入了黑名單,但我還是保留了一絲理智,不去碰那些菸酒與檳榔。
直到,我最好的閨蜜把我帶進了教會。在教會老師的陪伴下,我不再出口成髒,我很慶幸自己能在教會遇到關心我的老師,能容忍我的黑暗過去。現在的我,有時候還會問自己:「當時如果我沒進來教會,會是什麼樣子?」問完都不禁顫抖了一下。
我的父母離婚,由父親照顧我們,但他的脾氣暴躁易怒,像一顆不定時炸藥,隨時會波及我和姐姐,父親的脾氣導致姐姐離家出走,而我也在過程中走偏,幸好教會老師把我拉回正軌。
畢業前,國中班導知道我的家庭狀況,她很驚訝地說:「很少人能在這樣的家庭中不走偏!」我當時也紅了眼眶。當天老師在我聯絡簿寫了一段話,其中一句是:「我也希望我的女兒能跟妳一樣懂事!」後來,「親愛的你,是否在絕望的時候,有人對你伸出一隻手,拉著你,從深淵中得到救贖。」這句話是我寫的小說中最關鍵的一句話(26屆金筆獎國中組佳作),用在這裡完全不為過!
「古亭靈糧福音中心」這個地方,對我而言是「另一個家」;在我最艱辛的時刻,是這裡伴我度過,在我最無助的時候,也是這裡伴我走過。在這裡,我體驗過未曾享受過的生活:兒童雙語營中認識了來自波士頓的朋友、到教會教我們英文的國外留學生、第一次體驗玩人造雪、認識陪我們打球的加恩老師、讓我們體驗不一樣英文課的Minnie老師、教我諧音英文的聖美老師、一題一題帶著我寫數學作業的聖惟老師。在我們國三時,敬萱老師替我們繳了補習班的學費,幫助我們課業成績進步,教我們理化的培德老師,明明有時候我們進步的並不是理化,但老師還是請我們喝了好幾杯的星巴克。
多虧了這些陪伴與照顧,教會在我心中是一個「家」的新定義!我今年能順利考上公立高中、對人生有熱情、對自己有信心,這一切都是因為上帝帶領我實際享受「家」的美好!
伍、見證:「零距離」的教會
◎蔡銘銓(萬金靈糧福音中心會友)
我住在金山偏遠的鄉下,國中畢業後就到舅舅的修車廠當學徒。27歲結婚後,在鶯歌開了一間汽車修理廠,以為只要賺錢就能夠有幸福的未來,沒想到事與願違,跟朋友吃吃喝喝,最後染上毒品。12年前前妻狠心丟下孩子離家,當時兩個孩子分別是六歲、三歲。想到一個家變得如此破碎不堪,心裡非常苦悶、絕望,無心工作就把修車廠關了,帶著孩子搬回金山跟父親住。從買毒品自己吸,到以買賣毒品過日子。後來有人密告被警察逮捕,被法院判了五年多的刑期。
那時,有人將我的事告訴教會說:「有一個老婆跑掉的人,常常喝醉酒,孩子都不管,看教會能不能去關心。」「萬金靈糧福音中心」的傳道人因此來我們家,親切地關懷,讓我感到特別溫暖。之後,傳道人常常關懷我,有時還帶我和孩子出去吃飯,就像家人一樣的零距離。我開始每週去教會聚會,幾個月後受洗。我認識主耶穌,知道祂拯救我,立志不再碰毒品,過去別人欠我毒品的錢我也不要了,數十萬雖然不是小數目,但那些都是不義之財,我願意完全拋棄,也不再跟這些人連絡。
受洗後四個月,收到服刑入獄的通知,年邁體弱的父親無法幫我照顧這兩個孩子,我的心情非常低落,教會的傳道幫我找到了新莊的芥菜種會育幼中心。一般都是要經過三、四個月的審核,才能進到育幼院,經過大家不斷禱告之後,竟然在我入監服刑前兩週,將孩子送到育幼院,這是我經歷的奇蹟。在我進去監獄裏的工廠ㄧ百多人當中,我竟能夠每週去參加監獄裏的主日,一直到我出監獄這三年都從不間斷。在我服刑這段時間,傳道和同工常常到監獄探視我,也常常到育幼院探望我的兩個孩子,買東西給我的孩子,像我這樣犯罪的人還能夠接受到這麼多人的關愛,我知道這是從上帝來的愛。
因為我表現得好,提早在第三年就假釋出獄,回金山工作半年後,就把孩子從育幼院帶回一起生活。老大在我入獄前,受洗成為基督徒,小兒子也在升國一時受洗,兩個孩子在學校各方面都表現得很好。感謝主!我真的體會聖經上的話:「在耶穌基督裡面,舊的事都已經過去,前面的路又新又美好!」
結語:
台灣「山地之母」、「盲胞之母」、「孤兒之母」、「麻瘋病人之母」孫理蓮宣教士說:
一旦置身於世上困苦的人們之中,你就永遠離不開了,你會和他們同行……
他們的缺乏成為你的缺乏,他們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
他們的難題也是你的難題,他們撫育子女的重擔也成了你的重擔。
你無法離開、忘記他們,也無法掉頭不顧。
主說:「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廿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