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短宣後記

作者:王梅枝 來源:期刊 - 20190106靈糧週報 - 2019-01-04出版 類別:社會關懷

多數人到台東,為擁抱藍天、碧海、青山、縱谷,欣賞台東渾然天成的美景及多元的文化風貌。而由汪美牧師帶領的「豐收聖樂佈道團詠聲詩班」,五度踏上這美麗的東海岸大城,是因為「她」是台灣監獄密度最高的地方。

2018年的台東短宣,我們帶著救恩福音的詩歌、短劇、生命的故事,在台東的兩所分堂與五所監獄傳福音佈道演出。六年來,各監所首長及工作人員不乏改朝換將;然而一次次的宣教活動中,我們學習如何使囹圄中的「同學」了解我們傳講的福音,幫助他們透過我們的節目,勇敢地敞開心聲,領受心中對悔改重生的渴慕,深知耶穌是救主、是可以幫助他們出黑暗、入光明的真神。歷經多年的努力以赴,逐次地可以感受到他們對福音的真理不再陌生,例如,當節目的尾聲,汪牧師鼓勵大家參加監所的讀經班時,舉手願意加入的人越來越踴躍;我們也會走向席間分送由詩班自製、寫著勉勵安慰的經句書籤,從最起初時的客氣回絕,到如今多位同學主動要求多張,想必是神的話語為他們開啟美好的盼望。相信這一次次播下的種子,總有發芽、結果的時候。

此趟行程我們仍然從成功小鎮上的「自由靈糧堂」開始。煜清牧師夫婦多年委身在這濱海小鎮,課後幫助在地孩子們學習功課及品德的建造,付出許多的愛心與智慧,看在數度來此的我們眼中,這裡的孩子的確活潑有禮。五年來,之前的小小孩已長成中學生,在禮拜堂一側排列整齊的小椅子上顯然換上了另一群小小孩。教會趁著我們年年來訪的演出,邀來附近的街坊鄰居前來,當佈道會演出結束,孩子們會幫助大人快手快腳地擺上豐盛的宴席,看著左鄰右舍的小鎮居民開心熱鬧的享用,我們的心與這濱海小鎮居民如同家人團聚般格外親近。詩班雖得匆匆離去,但那份溫馨歡愉的氣氛,如同打包帶上車的食物,與我們一同前去下一站,同時深深祈禱這地的百姓能因著自由靈糧堂而多多蒙恩得救。

台東靈糧堂的奇香牧師也藉著每次我們台東短宣之行,熱忱邀約,一起為興旺這地的福音同工。詩班停留台東期間,時時在我們的需要上給予幫助;而汪美牧師也曾兩度利用來此服事的機緣,與教會的詩班切磋歌唱及音樂的訓練,期許能以更精湛的技巧與敬虔的心服事教會的敬拜。

過程中,有些小插曲令我們深信主樣樣事務都參與其中。有一次我們到台東公園騎車,因天氣炎熱便停下來買冰棒,老闆看出我們是外地來的,就多聊了兩句,姊妹們熱心邀約他隔天前來參加我們在台東靈糧堂的音樂佈道會,第二天他如約而來。今年這樣的機遇再度發生,搭火車來台東的車上,下車前邀請鄰座的人來參加我們的佈道會,他竟也準時出席。神的作為總是令我們深感奇妙,因為在這些小小的事件上,祂以驚喜良善回應我們,顯明祂的信實。每個服事的過程,我們不斷經歷主的同在與全然的恩典,自己永遠是最大的蒙恩者。

值得一記的是離開台東前的下午,我們去到位於延平鄉桃源村,探訪一對牧師夫婦建立的「台東種子之家」。年輕的小牛牧師乃生於斯、長於斯的布農族青年,與妻子自靈糧神學院畢業後,回到家鄉,自行開創部落農產品的經營,名為「布拉谷社會企業」,將所得部份與師母齊心協力幫助二、三十位部落的孩子,除了輔導他們的功課及身心健康教導,也顧及其中某些父母,拉拔他們在絕望中能重新站立;看著、聽著師母分享生活的艱辛與付出的毅力,令我們在感動中也有不捨,深信這陋巷中的春天,是許多家庭的希望。離去時汪牧師領我們以詩歌與禱告祝福他們成為這地的希望之光!

短宣中,在奔行各監所的路上,飽覽縱谷的山川綠野、花山花海;瞻仰台十一線上的碧海襯托著藍天、魚群游走礁石間、隨風起舞的椰林……,台東的美景彷彿是向我們全然傾倒傳福音帶來的喜悅!讚嘆神的作為何其美妙。

(作者為豐收聖樂佈道團詠聲詩班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