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冠民(牧養二處東西中區傳道) 來源:期刊 - 台北靈糧堂65週年感恩特刊 - 2019-09-09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唉!有了孩子後,想要好好聚會就變得不容易了
很多夫妻生了孩子之後,還是渴望好好的聚會,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聚會時無法專心,要分心留意處理孩子的狀況,也擔心干擾到別人;閉路電視區或是隔著玻璃的育嬰室裡,充斥著小孩與家長的聲音,很難完全專注。因此有人選擇在家等孩子睡了再抽空看網路轉播,更有人便選擇不來聚會了,甚至轉換教會。此外,小組聚會的時間地點空間,很難配合有小小孩的家庭,可能要夫妻輪流出席,或是小組時都在陪孩子,甚至也影響到小組的運作。
耶穌呼召我們:為了這一隻走迷了路的羊付上代價(參太十八12~14)
2018年初我們開始聚集禱告,為了這世代家庭的需要,期待在養兒育女的事上得到支持,並能好好聚會,持續在教會中被餵養與建造。感謝主,同年6月在愛鄰樓開始了週六的社青崇拜,並於2019年開始崇拜後的小組,目前約有50位成人、40位孩子,有家庭、有三代同堂,也有社青。
為了能量身打造符合需求,聚會流程與形式已彈性地更動數次:首先大家會一起進行活動,讓彼此的關係拉近,也預備孩子的心進入聚會。之後大人和孩子分別聚會,大人能更專心在敬拜、禱告與信息中,並在會後進行小組分享、彼此關懷代禱。孩子則參加LCC (Let the Children Come)事工團隊設計的活動,帶領孩子們向神歡唱、認識聖經,也進行體驗活動、創意手作與角落遊戲等,使他們被妥善照顧。最後大家一起用餐,在愛宴中彼此分享生命,在關係中彼此代禱堅固,這是我們屬靈的家,大人小孩都參與在服事中——作家事。
我們看見一個需要,但神的心意比這個更大,神要做新事(參賽四十三19)
若沒有特別設計的聚會,或許等孩子大一點,就能重新回到原來的聚會當中。但這個時期,往往是家庭變遷最多、父母承受壓力最大的時刻,若屬靈的追求與成長因此停滯,三、五年後是否能重新接軌教會,並再次投入服事呢?如果企業與教會都在思想世代交替與傳承,那麼我們也該預備教會的中間世代,讓一代一代間沒有斷層。
家庭是我們的見證,神要使用這世代的家庭,神要做新事在我們當中,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期待週六社青崇拜,成為連結教會內世代傳承的橋樑,牧養社青與家庭興起服事,有資源與能力成為下一個世代孩子們的祝福與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