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逸銘(台北靈糧堂社會關懷處組長) 來源:期刊 - 台北靈糧堂65週年感恩特刊 - 2019-09-09出版 類別:社會關懷
「……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廿五40)
大安區是台北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商業發達、人文薈萃、高級學府林立,也是台灣捷運最密集的地區,更是全台灣土地單位面積房價最貴的區域。表面看似富有、有資源,但是有些人、有些需要正在這個號稱首善之都的角落裡發生……,您看見了嗎?
【長者服務部】
分享愛與關懷的好鄰舍
台北靈糧堂除了傳福音帶領人信主以外,也相當看重在地的社區關懷工作。教會在2000年成立「社團法人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藉由非營利組織的立場與管道,結合政府、企業與社會、民間資源而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們。2007年開始針對大安區長輩,透過台北靈糧堂「分享之家」場地設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建立社區多元連續性預防照護照顧體系,教會與政府合作連結據點服務,投入長者送餐(電話問安諮詢)、舉辦許多健康促進課程、活動、關懷訪視……等等。
2015年開始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長者共餐」,2017年開始延伸服務協助「雙園靈糧福音中心」、「古亭靈糧福音中心」、「龍門里愛鄰樓」,辦理「社區長者定點共餐」。2018年增加「松江靈糧福音中心」、「萬華靈糧福音中心」、「新龍里」共餐據點。2019年「古亭靈糧福音中心」、「萬華靈糧福音中心」更提升成為「預防延緩失能照顧計畫執行據點」。
長者居家好幫手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照顧長者人力的缺乏,台北靈糧堂在2011年成立「居家服務團隊」,2019年六月透過「愛鄰協會附設臺北市私立愛鄰居家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成為台北市社會局長期照顧服務特約單位。藉由居服員補充社區失能長者的居家服務需求;由受訓合格的居家服務員到家中協助分擔照顧,讓生活自理能力缺損的老人,能在家中得到適當照顧,紓解家庭照顧的壓力,並能維持其基本的社會參與。
關心今天的老人,就是關心明天的自己
小時候我們上「托兒所」,年紀老邁時我們上「托老所」(老人日間照顧服務)。現代社會「年長者獨居在家」的情形,已是社區長者與家庭照護者最感困擾的問題。失能、失智長者的照顧負荷與壓力與日俱增;有鑑於此,教會在2014年成立「大安老人日間照顧服務」。透過日間照顧服務,長者白天在日照中心接受專業、貼心的生活照顧服務、復健運動課程、健康促進等各式課程,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芳療SPA團體、認知團體、懷舊輔療……,傍晚搭著大安老人日間照顧交通車回家享受天倫之樂。
「大安區老人日間照顧服務」解決家屬因工作無法照顧的問題,使長者在社區中仍能維持獨立、自主、有尊嚴的生活。每週一至週五看著長輩開心地「來上學、上課、睡午覺、吃點心」,能夠與「老同學」互動,彷彿又回到孩提時代的單純與快樂。心中不禁想著……晚年生活能夠這樣被「照顧」,真好!
【家庭服務部】
看不見的時候因信仍有盼望
教會透過「愛鄰協會」在2010年5月承接臺北市社會局委託辦理「大安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主要服務單親家庭和未婚懷孕的婦女。透過訪視、面談,深入案家的生活,了解其所面對的困難,包括工作、經濟的需要,或是家庭關係、親子議題,陪伴處理生活中的不平順,提供支持、連結資源,幫補家庭的需要。藉由中心社群網絡的建立,許多單親家長在參加大小活動、結伴出遊的過程中,發展出可貴的友誼,互相成為生活中的支持。
2017年3月1日,「文山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在台北靈糧堂社會關懷處的遮蓋下,由愛鄰團隊承接,提供文山區單親及婦女的服務工作,現在教會有兩個單位成為單親婦女的陪伴者。
轉化「平宅」讓黑白變彩色,2008年至2016年,教會透過「愛鄰協會」參與公部門委託案,承接「安康家庭服務中心」。2014年又承擔起「福民平價住宅親職培力家庭服務方案」,開始在福民社區服務。2019年承辦「興隆公宅居住輔導自立方案」。直到如今,「大安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文山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福民平價住宅親職培力家庭服務方案」、「興隆公宅居住輔導自立方案」,以上四個外展服務,仍持續著「轉化的呼召與使命」,成為社區裏一盞溫暖的燈火。
【關懷延展部】
希望!在這裡重新點燃
台灣有很多弱勢家庭連最基本的生活物資都很缺乏,因此連結教會內外資源建構了「愛心物資分享平台」,整合外界及會友捐贈之物資,協助關懷服務弱勢家庭,以及提供宣教之用。物資平台長期接受捐贈物資,不定期舉辦義賣活動,所得作為慈惠專用,協助這群弱勢家庭度過低潮。弟兄姊妹的愛心捐贈與支持,就像溫暖的雙手,成為弱勢家庭重新站起的力量。
另外我們還有「債務關懷諮詢專線」,服務內容是針對無擔保債務(例:卡債、信貸等),連結法律扶助基金會,透過司法途徑陪伴解決債務問題。目前的服務對象是以台北靈糧堂會友及所關心的慕道友為優先。
2016年更開始「多關懷小組」(針對情緒或精神障礙的會友所成立)、「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事工推廣,盼藉由各樣多元服務,服務有需要的民眾與家庭。讓弱勢轉化,進到公義公平中,這就是將信仰帶進日常生活的具體實踐。
好厝邊的雙福行動
台北靈糧堂與愛鄰協會長期合作承接政府公辦民營標案、補助案,例如:「大安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福民平宅親職培力家庭服務方案」、「大安老人日間照顧服務」、「興隆公共住宅居住輔導自立方案」、「失能老人營養餐飲服務計畫」、「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等等。弱勢族群的轉化是教會的三大目標之一,教會秉持著上帝透過聖經的教導:要幫補在我們當中肢體有貧窮的、寄居的、孤兒、寡婦……等,顧念在教會外的弱勢族群。這是我們的異象、也是我們的使命!
在廣大的社會需要中,教會看到社會(社區)的需要,任用三十幾位專業社工來服務各族群。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社工的服務模式與教會關懷助人工作不同,透過社工專業的參與投入,將真實信仰的能力與實際的社會工作相結合,帶出事半功倍的果效。這就是教會成立「社工平台(團隊)」的意義與價值。讓我們在社會的需求中看到自己的責任,用愛的行動來回應對這塊土地的關顧,將是我們持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