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們,孩子不能沒有你!

紀惟明

刊登日期/ 2023.11.09

投入親職教育多年,非常令我遺憾的是,每次開課,無論是針對任何年齡孩子的教養課程,來參加的學員絕大多數是媽媽、外婆或奶奶。這現象似乎意謂,爸爸們認為教養兒女只是媽媽的事?或爸爸認為有其他比教養兒女更重要的事?課後,媽媽們常感嘆,可惜我先生沒有來,在教養兒女事上,我們無法取得共識,怎麼辦?
對於父子關係,聖經中有句很嚴肅的警告,『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瑪拉基書四章五節),我常思索神為何這麼看重父子關係?父子關係疏離為何會導致嚴重後果?為甚麼父親對兒女的成長很重要,只有媽媽關愛教養兒女不夠嗎?
我想從三方面來分析,首先,父職缺席對兒女會造成甚麼影響?其次,從心理發展角度父職缺席對孩子不利的原因?最後,談談父親應當作些甚麼,和母親的角色如何分工?

依據美國統計父親缺席的十大負面影響

據美國統計局(National Census Bureau)的統計,美國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成長在沒有身生父親的家庭中,包括離婚或非離婚原因所造成。有感於爸爸缺席(Father absent)的嚴重危機,美國民間成立一推動父職的財團法人:National Fatherhood Initiative (簡稱NFI,中文意譯全國父職推動協會)。2013年11月NFI發表一篇研究結果, NFI 的研究團隊依據統計數字佐證,相對於孩童有身生父親陪伴成長,身生父親缺席對孩子的發展有十項不利:(註 1)

1. 生活於貧窮的可能性高四倍
2. 有更高的可能遭受情緒與行為問題 (單親母親的孩子相較於有雙親的孩子)
3. 嬰兒猝死的機率高兩倍 (未婚母親的嬰兒比結婚母親的嬰兒高兩倍)
4. 較有可能進監獄 (五個監獄犯中有一個是父親曾在監獄過)
5. 較有可能犯罪 (從家庭結構可預測青少年偏差行為)
6. 在青少年期懷孕的可能性高七倍
7. 受虐及被忽略的可能性高八到十倍
8. 較有可能濫用毒品及酒精
9. 肥胖的風險高兩倍
10.從高中輟學的可能性高兩倍

父職缺席對孩子發展不利的原因

上文從統計數字證明父親缺席對孩子發展的負面影響,下文將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說明父職缺席對孩子發展不利的原因:

一、 自我概念

孩子的自我概念來自重要人物的回應,特別是與父母的互動,從父母的態度孩子產生對自己的認識。父親是孩子成長期間的重要人物,與父親的安全依附關係給與孩子存在安全感及價值感。若孩子不被父親關心重視,會懷疑自己的價值。

二、 負面情緒

孩子的心中有一空處,是留給父親填滿的,無論母親與孩子的關係多麽親密,父親疏離讓孩子在情感上產生很大的不滿足,這遺憾是母子關係所無法替補的。「因缺乏父母關注與愛,其所受情緒上的忽略,與長期在孤兒院中生長而得不到妥善照顧的孩子相當類似,情緒上所受的忽略和身體上所受的忽略相比 有過之而無不及。」(註2)
靈修大師亨利盧雲「因不能討他父親的關心,或與父親有深層的溝通,多年來都受著苦。」「就算在盧雲生命的最後期,都向他的朋友投訴,他父親不支持他或明白他。」(註3) 由此可知,父子關係不佳對孩子情緒影響深遠。

三、 與權柄的關係

父親對兒女的態度,影響未來兒女與權柄的關係模式。父親是家中的權柄代表,是兒女人生中首要的權柄,兒女透過與父親的相處學習將來與權柄人物的互動。如果父親使用權柄的方式不當,讓孩子對父親的權柄產生抗拒、排斥、恐懼、想要逃避,或藐視,這種心理習慣會導致成人期對權柄產生類似的心態。

四、 兩性及婚姻關係

父親是兒子作男人的榜樣,是女兒與異性關係的學習對像。父親在孩子心中建立的形像,影響兒子日後作丈夫及父親的角色,也影響女兒日後與異性及丈夫的相處模式。女兒若缺乏與父親的親密連結關係,會過早尋求異性關係的撫慰。

五、 人際關係

『探索你內心的往日幼童』作者 W. Hugh Missildine 指出,童年時期被父母 忽略會導致以下的問題:(註2)

「覺得別人對你不具意義,缺乏認同的目標,經常拒人於千里之外,但又強烈忍受孤寂與焦慮之苦」。「孩提時受到情感上的忽略,會使人產 生感覺上的結疤組織,以致嚴重攔阻此人的情感反應,為人的親密感,以及在社交活動中的親密感。」
以上所摘述的,不僅是心理學家的研究論述,也是我個人親身的經驗。透過這些研究,曾幫助我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找到根源。感謝神醫治了我。我懇切希望父親們了解,您的態度能對孩子產生多大的深遠影響。

六、 進取動力

「在孩子努力成為獨立個體的每一階段,從嬰兒初期一直到青少年期,都須要父母的幫助。他須要感覺有人關心他,有人會在背後支持他的努力,成為一個重要角色。」(註3) 依據美國的研究,父親關心孩子課業,比起母親的效果要大40%。被父親忽略的孩子,進取的動力遠小於被父親關愛的孩子。父親是兒女追求上進的典範,父親的肯定比母親的稱讚更讓孩子感受到激勵。

那麼父親的職責是甚麼? 與母親如何分工?

父親如何發揮上述三種功能於子女教養上,我從相關著作歸納出以下幾點:

一、 追求自己的靈命成長

領袖能走多遠,跟隨者就能走多遠。家人對靈命品格的重視程度,父親/丈夫的榜樣至關重要。靈命成長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影響生命中的每個層面:對自己錯誤的反省能力、對待妻子兒女的愛與捨己、對工作的敬業、對挫折困難的堅忍與信心,在在與靈命有關。人很難完全,追求長進是成長的途徑。靈命非一蹴可及,是一生的追求,不間斷屬靈操練的結果。一家之首如能竭力追求靈命成長,則必然有能力與動力負起對家庭的各項責任,並且帶領全家重視靈命成長,家庭中的問題就自然減少。

二、 鼓勵妻子靈命成長

「在某些婚姻中,妻子會等候她的丈夫扮演屬靈的領袖角色,然後才開始自己的靈命成長。在其他的情況中,妻子會在等候丈夫加速成長的同時,壓抑自己靈命成長的速度。在這兩種情況下,妻子的靈命成長皆因為丈夫的行為而受到阻礙。」(註5)
「在鼓勵妻子的靈命成長時,並不表示丈夫需要親自參與成長的過程,有時候只需要成為一個屬靈的啦啦隊」 。丈夫扮演屬靈領袖的角色,不是批評指責,而是以身作則,隨時給予妻子鼓勵和方向。鼓勵妻子讀經,支持妻子參加小組,關懷妻子的情緒,教養兒女的困難,為妻子禱告,都會給妻子內心帶來很大的的力量。

三、 建立家庭認同感

“如何教養孩子品德”的作者艾蓋瑞,認為家人間有親密的關係,對家有“we 我們” 的感受,而不是獨立各行其事的個人,孩子才會愛回家。許多青少年流盪在外皆因與父母缺乏連結,家中缺乏溫暖。對家的認同感要從父親開始,爸爸是否愛回家?講到家,會否喜樂興奮的對孩子說,我真愛回家,真享受和你們在一起!(註6)
爸爸把與家人的活動時間,排在甚麼優先次序呢?我的丈夫在中央政府工作時,無論如何忙碌都七點前回家,他愛家,享受和家人相聚,孩子們都知道他愛家的心,這使得家人的關係緊緊的連結。

四、 愛妻子與妻子建立教養共識

在教養兒女上,常有人說父母兩人,最好是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其實,父母教養孩子的標準如不一致,會導致孩子無所適從,鑽漏洞,操縱好說話的一方。
通常媽媽因為需管理孩子日常瑣事,常需糾正孩子,因而與孩子關係緊張,爸爸如果在一旁說風涼話,幹嘛要那麼嚴,就造成孩子對母親不敬。一個家只能有一個權柄,孩子必須明確知道規範是甚麼,所以夫妻最好在教養上有共識,千萬別在孩子面前爭吵。

五、 作兒女的榜樣

父親如在兒女心中失去該有的形像,不僅讓兒女上行下效,也在兒女心中種下怨恨苦毒的根源。內在醫治的前輩大師桑得福說「一位父親在兒女面前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會灌輸到兒女腦海中;而一個孩子未來將會如何,不是照其父親所說的,乃是像他父親本人一樣。」(註7)

六、 愛兒女

爸爸通常忙於工作,把所有關乎兒女的瑣事交給媽媽,使得爸爸和兒女的接觸機會很少,兒女感受不到實際的關心與愛。其實,愛兒女不需花很多時間,只要把握機會常對孩子用五種愛的語言:言詞肯定、肢體接觸、服務行動、精心時刻、驚喜禮物。這些愛的行動會讓孩子實際體會父親的愛,讓孩子感到自己是珍寶,給孩子安全感,使孩子自重,孩子因此會敬愛父親。

七、 主動教導兒女

聖經箴言是一篇父親對兒女的訓言,其中提到父母在教導兒女上的角色分工,『我兒,要謹守你父親的誡命;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或譯:指教),……因為誡命是燈,法則(或譯:指教)是光』(箴言6:20-23)
父親負責教導兒女人生重要原則,不可違反的真理 (誡命),母親則詮釋應用父親所講的原則於生活中(指教),兩人通力合作如同燈座和發出的光,缺一不可。

八、 作兒女的人生教練

兒女成人後面對人生挑戰的能力,建立於未成年時面對小挑戰的經驗累積。許多大人認為是小事,對孩子而言可是大事。孩子所有的首次經驗,都是重要經驗,例如:第一次走路、跌倒、拿筷子、堆積木、游泳、騎腳踏車,上學、被同學欺侮,被老師責罵、考試成績不佳…。父親在孩子的重要經驗中缺席沉默是很遺憾的事。人生教練如同運動教練,適時給孩子指導、示範、糾正、鼓勵,父親的擁抱及安慰,其力量勝過母親!

九、 建立孩子對神的信任

父親如能常帶領全家禱告、讀經、分享生活中自己的見證經歷,會讓孩子看到父親如何敬畏神,信靠神,這是對孩子信仰最重要的影響。
我的女婿善用謝飯禱告機會帶領全家感謝天父,不形式化、真誠的感恩,不僅讓我深深感動,也讓我的外孫女學會禱告。在她五歲時一段為教會的禱告,曾被主任牧師在主日播放,鼓勵很多成年人開始為教會禱告。

爸爸們,你們非常重要!不要放棄神賜給父親領導、保護、治理家庭的權柄,我深信若爸爸們都興起,擔負起神所賦與父親的責任,不但子女蒙福,教會要復興,社會也會轉化。願神在舊約最後一節的的呼籲,進入每位父親的心中:『祂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聖經瑪拉基書四章6節)

(本文作者紀惟明,台北靈糧堂執事,台灣愛鄰社區協會理事,資深親職講師)

◎ 註:
註1: 參NFI網站 fatherhood.org,2013/11/12 發表報告
註2: 『探索你內心的往日幼童』,第十三章忽略,w. Hugh Missildine 著,雅歌出版
註3: 『盧雲的誠與愛』p.56, 彭順強著,基道
註4:  發揮男性本色,p. 117, 科艾文著,靈糧書房出版
註5:  合神心意的男人,p.81, 吉姆喬治著,以琳書房出版
註6:  如何教養孩子品德,第四課父親的責任,艾蓋瑞著,靈糧書房出版
註7:  基督化家庭的恢復(上),p. 134,桑得福夫婦著,橄欖基金會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