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8 | 以賽亞書三十六:1-三十六:22

禱讀: 賽卅六21;出十四13-14

經文內容
  • 以賽亞書36:1

    希西家王十四年,亞述王西拿基立上來攻擊猶大的一切堅固城,將城攻取。

  • 以賽亞書36:2

    亞述王從拉吉差遣拉伯沙基率領大軍往耶路撒冷,到希西家王那裏去。他就站在上池的水溝旁,在漂布地的大路上。

  • 以賽亞書36:3

    於是希勒家的兒子家宰以利亞敬,並書記舍伯那和亞薩的兒子史官約亞,出來見拉伯沙基。

  • 以賽亞書36:4

    拉伯沙基對他們說:「你們去告訴希西家說,亞述大王如此說:『你所倚靠的有甚麼可仗賴的呢?

  • 以賽亞書36:5

    你說,有打仗的計謀和能力,我看不過是虛話。你到底倚靠誰才背叛我呢?

  • 以賽亞書36:6

    看哪,你所倚靠的埃及是那壓傷的葦杖,人若靠這杖,就必刺透他的手。埃及王法老向一切倚靠他的人也是這樣。

  • 以賽亞書36:7

    你若對我說:我們倚靠耶和華-我們的 神。希西家豈不是將 神的邱壇和祭壇廢去,且對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人說:你們當在這壇前敬拜嗎?

  • 以賽亞書36:8

    現在你把當頭給我主亞述王,我給你二千匹馬,看你這一面騎馬的人夠不夠。

  • 以賽亞書36:9

    若不然,怎能打敗我主臣僕中最小的軍長呢?你竟倚靠埃及的戰車馬兵嗎?

  • 以賽亞書36:10

    現在我上來攻擊毀滅這地,豈沒有耶和華的意思嗎?耶和華吩咐我說,你上去攻擊毀滅這地吧!』」

  • 以賽亞書36:11

    以利亞敬、舍伯那、約亞對拉伯沙基說:「求你用亞蘭言語和僕人說話,因為我們懂得;不要用猶大言語和我們說話,達到城上百姓的耳中。」

  • 以賽亞書36:12

    拉伯沙基說:「我主差遣我來,豈是單對你和你的主說這些話嗎?不也是對這些坐在城上、要與你們一同吃自己糞喝自己尿的人說嗎?」

  • 以賽亞書36:13

    於是,拉伯沙基站着,用猶大言語大聲喊着說:「你們當聽亞述大王的話。

  • 以賽亞書36:14

    王如此說:『你們不要被希西家欺哄了,因他不能拯救你們。

  • 以賽亞書36:15

    也不要聽希西家使你們倚靠耶和華說:耶和華必要拯救我們,這城必不交在亞述王的手中。』

  • 以賽亞書36:16

    不要聽希西家的話,因亞述王如此說:『你們要與我和好。出來投降我,各人就可以吃自己葡萄樹和無花果樹的果子,喝自己井裏的水。

  • 以賽亞書36:17

    等我來領你們到一個地方,與你們本地一樣,就是有五穀和新酒之地,有糧食和葡萄園之地。

  • 以賽亞書36:18

    你們要謹防,恐怕希西家勸導你們說:耶和華必拯救我們。列國的神有哪一個救他本國脫離亞述王的手呢?

  • 以賽亞書36:19

    哈馬和亞珥拔的神在哪裏呢?西法瓦音的神在哪裏呢?他們曾救撒馬利亞脫離我的手嗎?

  • 以賽亞書36:20

    這些國的神有誰曾救自己的國脫離我的手呢?難道耶和華能救耶路撒冷脫離我的手嗎?』」

  • 以賽亞書36:21

    百姓靜默不言,並不回答一句,因為王曾吩咐說:「不要回答他。」

  • 以賽亞書36:22

    當下希勒家的兒子家宰以利亞敬和書記舍伯那,並亞薩的兒子史官約亞,都撕裂衣服,來到希西家那裏,將拉伯沙基的話告訴了他。

只管靜默,不要作聲

卅六至卅九章是用敘述文體的歷史插曲,除了希西家病癒後的感恩之歌(卅八9-20)外,大致與王下十八13∼廿19及代下卅二章相同。在結構上,本段是銜接以賽亞書前後兩半部的轉折,卅九章末了提示新興的巴比倫所引起之威脅,而四十章之後則是日後猶大被擄到巴比倫,及神帶領他們歸回的信息。 卅六章敘述亞述大軍圍攻耶路撒冷的急迫危機,亞述將軍拉伯沙基在城外叫囂罵陣的姿態,充分表現列強霸權那種目中無神的驕傲(見賽十一5-14;另見第一課歷史背景)。 7節是歪曲希西家王的宗教改革(見王下十八4;代下廿九章),認為其乃出於政治動機,為了統一全國,集中王權於耶路撒冷,而將各地的邱壇廢去。其實歷史中幾次宗教改革之所以除掉地方性邱壇、祭壇(見代下十四3-5,卅四3-4),是因為邱壇與迦南異教混合,導致信仰上的墮落及社會道德的敗壞(神廟中所進行的淫亂行為)。 11節「亞蘭語言」是當時國際間政治外交或商業公函所採用的官語,希西家王的臣僕怕百姓聽了拉伯沙基的狂言妄語後會士氣大挫,因此要求用百姓不易懂的官語交談。 16節「吃自己葡萄樹和無花果樹的果子」代表太平盛世百姓安居樂業的景況(見賽卅七30)。亞述將軍的喊話中,威脅利誘,軟硬兼施。17節「等我來領你們到一個地方」指亞述對待戰敗國的一貫做法,把俘虜的國民遷到異地,以斷絕其叛亂復國的機會。 21節「靜默不言」反映百姓走到窮途末路、無計可施的窘狀,也唯有走到盡頭,人才會回轉歸向神,專心仰望神的拯救。「靜默」也代表放下人為的方法,停止東奔西竄的籌算,讓神自己來施展作為。
默想

不要被突來的驚恐擊倒,神是我們的避難所、隨時的幫助,只管奔入祂的翅膀底下,直等到災難過去(見詩九一篇;賽廿五4,廿六20)。

回應

求主幫助我在急難中靜默,等候主為我爭戰,看神向我所要施行的救恩。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