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3 | 以賽亞書五十六:1-五十六:8

禱讀: 賽五六6-7

經文內容
  • 以賽亞書56:1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當守公平,行公義;因我的救恩臨近,我的公義將要顯現。

  • 以賽亞書56:2

    謹守安息日而不干犯,禁止己手而不作惡;如此行、如此持守的人便為有福。

  • 以賽亞書56:3

    與耶和華聯合的外邦人不要說:耶和華必定將我從他民中分別出來。太監也不要說:我是枯樹。

  • 以賽亞書56:4

    因為耶和華如此說:那些謹守我的安息日,揀選我所喜悅的事,持守我約的太監,

  • 以賽亞書56:5

    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記念,有名號,比有兒女的更美。我必賜他們永遠的名,不能剪除。

  • 以賽亞書56:6

    還有那些與耶和華聯合的外邦人,要事奉他,要愛耶和華的名,要作他的僕人-就是凡守安息日不干犯,又持守他(原文是我)約的人。

  • 以賽亞書56:7

    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使他們在禱告我的殿中喜樂。他們的燔祭和平安祭,在我壇上必蒙悅納,因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

  • 以賽亞書56:8

    主耶和華,就是招聚以色列被趕散的,說:在這被招聚的人以外,我還要招聚別人歸併他們。

正確而真實的敬拜生活

五六至六六章是以賽亞書的第三大段,五五章結尾預告選民即將歡歡喜喜出來,本章開始則顯示重返家園後的生活秩序已在恢復中,先知不僅關心外表宗教儀式,如:安息日、禁食、禱告的遵行,更強調內在深度的倫理層面意義,與生活實踐(見賽五六4,6-7;五八6-7;六二6-7),面對被擄歸回後,仍然背道敗壞的景況(賽五七3-10;五八4;五九2-8),先知呼籲百姓要活出神的公義,「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見弗四1),同時也仰望神繼續的干預與救拔(賽五九15-24;六三15∼六四12)。 本章1-8節是針對當時敗壞、虛假的信仰景況,強調與神的關係比選民的身分地位重要,順服的態度勝於宗教活動。 第1節下半節引用賽四六13,彼時作者熱切地期待神馬上就施展救恩,此處則把重點放在人的責任,神的救恩既然近了,行公義的人當預備自己,迎接神的公義與救恩(見徒十35)。 「與耶和華聯合」(3、6節)是指皈依耶和華。先知預言神的子民不再限於以色列人,凡願皈依耶和華的外邦人都可以在聖殿中敬拜祂,甚至連律法所禁止的殘疾人士(見申廿三1-6),也可進入聖殿事奉。「太監」(3-4節)可能是針對那些曾在巴比倫或波斯朝廷中擔任太監的人,如但以理或尼希米。先知並非故意干犯律法,而是在彌賽亞時代,刻在心版上的新約福音,已超越刻在石版上的舊約律法的限制。 8節再度預告神的救恩不僅包括以色列的餘民,也包括皈信祂的外邦人,如耶穌所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見約十16)普世性的救恩是以賽亞愈來愈密集宣告的信息,到了新約時代果然有突破性的發展。
默想

我是否曾為自己的出身條件,或家世卑微而黯然自卑呢?感謝主,在救恩之前人人平等,並且神悅納人內心的順服、敬畏,過於外在的身分與活動。

回應

反省我的敬拜是否配合深度的內在更新與生活實踐。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