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7 | 箴言十:12-十:12
禱讀:
十12,十四17,十九11
二四17,二六24,二七4
論寬恕 寬恕過失是自己的榮耀
今天所談的寬恕與明天所談的忍耐,其實是很相仿的事,只是一個是事前的─忍耐,另一個卻是事後的的─寬恕,它們所面對的都是別人的錯誤,與它們相對的態度則是怒氣。 怒氣其實是神賦與人用來分辨事務對錯之用的,正當的怒氣是針對不義之事的正確態度,準確的使用怒氣則會糾正錯誤的情況。但是全人類的問題就是『不夠準確』,許多人生許多不必要的氣,另一些人則敢怒不敢言。有時人因為不會正確的使用怒氣,而導至一旦發怒就不可收拾,或者用使氣發怒來引起注意,或藉題發揮,台灣的社會現象,有一半是因為大多數人不會正確的表達自己的不滿。不會正確的表達不滿的人,通常也會不明白自己權利的權限,也不懂得權利與義務的相對關係。正確的理解並表達怒氣,可使人遠離暴怒,也使人懂得何謂真正的忍耐與寬恕。 怒氣、寬恕與忍耐都是人面對別人錯待自己時可以選擇的反應,可是要到當時才作選擇往往就來不及了。人是因著平常心中存著什麼來決定當冒犯出現時的反應,正如有人說的,人在外觀上不算什麼,到了別人碰了一下,溢出來的東西就是裡面真正的東西。 寬恕是當別人錯待自己之後,也明白自己究竟何處被錯待,也知道自己被錯待的原因與被錯待的後果,而作出來清楚的決斷,而不是模模糊糊一團亂的『算了算了』。 寬恕也不是承認對方是對的,因為如果他是對的,就不需要寬恕了。曾經輔導一位姐妹,無論如何都很難原諒對方,原因是她認為若要原諒,就代表承認對方是對的。中國傳統家庭的以和為貴,有時抹煞了人真實的感受,沒有真實感受的寬恕是不真實的寬恕,既沒有釋放對方的能力,也沒有解決自己的問題。寬恕也是神的本性之一,因為祂是不按我們罪過待我們,未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的神(詩一○三)。東離西有多遠,祂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祂在十字架上將一切過犯放在祂愛子的身上,叫一切我們承當不了的過犯都由愛子來承當。 新約有一個比喻,是講一個國王免了欠一千萬的僕人的債,僕人出來卻抓著另一個欠他十兩銀子的僕人不放,比喻的終結是國王大怒而將前一個僕人收押,待他還清所欠的。耶穌說『你們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這個比喻是記載在彼得問饒恕,而耶穌答以七十個七次的講論之後的。饒恕是神的特權,我們是在祂的饒恕大能之下饒恕別人,也同時經歷自己的蒙赦免。這就是主禱文所言『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的真實意義。
默想
親愛的主:謝謝你的寬恕,你在十字架上擔負了一切的罪擔與不義,還禱告要父赦免我們一切的罪,因為我們所作的我們不明白。主啊,在我們週遭也有許多人所作的是他們不明白的,雖然我們感到很痛,但我們可以把這痛交給你,請你來成就一切的和睦。以致我們有力量作出饒恕,使人得以復甦,也由能力由錯誤中釋放出來。求主指導我們成為和平之子。
回應
1.想一想自己的寬恕是支取天父饒恕的大愛,或憑己力﹖2.想一想自己是否不易寬恕別人,或只一味忍氣,而不懂何謂真正的饒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