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8 | 傳道書六:10-六:12

禱讀: 傳六10〜12

經文內容
  • 傳道書6:10

    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並知道何為人,他也不能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相爭。

  • 傳道書6:11

    加增虛浮的事既多,這與人有甚麼益處呢?

  • 傳道書6:12

    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誰知道甚麼與他有益呢?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甚麼事呢?

人的地位

針對前文那些貪求世俗豐富以「擁有」、「賺取」為人生目標的人,傳道者藉本段告訴他們要認清人的地位,不要妄圖以世俗的豐富,來膨漲生命的價值,高抬自己。他的結論是,儘管人在生命之外,披了多華麗的外衣,基本上他還是人。人是無力與無知的,華麗的衣服並不能改變生命的本質。 一、人的無力(v.10) 一個人會是怎樣的人?傳道者說上帝已為他決定了。「他也不能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相爭」。人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家世、天賦、機會、遭遇。生命的本質是無法改變的,無論人擁有多少,仍舊是人,而不是神。生命是脆弱的、有限的、無力的。來自塵土也歸於塵土。人豈能與造他的神對抗呢?人生常有無法躲避的遭遇,約伯曾向神發怒「神用網羅圍繞我…用籬笆攔住我的道路,使我不得經過」(伯十九8〜9)。 二、人的無知(v.11〜12) 人貪圖世俗榮華是因無知,不知「什麼與他有益」。世上虛空的事物如此之多,若沒有蒙光照,就是瞎眼的。也就只能選擇虛幻無益的事物。人不僅對今生的事無知,對身後的事也一無所知,「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什麼事呢?」所以常眼光如豆,只能看到短暫的今生,不能看到永恆。 傳道者並非主張悲觀的存在主義,或宿命論,而是指出人應當認清自己的地位,承認自己不過是人,不要妄想當神。並承認和神之間的關係是創造與被造。人本主義者不承認人是無力與無知的,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科學雖進步,文明雖發達,人性卻毫無進步。人若承認無知,才能產生對神的信靠。 對生命感到無力,這樣的思想,可領人到絕望的深淵,也可領人到盼望的門前,關鍵在於人對神的態度。人若不承認有神,並且祂掌管一生,面對生命的無力能向誰去抗議呢?這樣,人生就不過是「無益的激情」,「飄浮的一片雲」而已。若相信有神,而不認識、或不確定神的智慧與慈愛,人也只能望神興嘆「誰能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相爭?」 基督徒的人生觀是積極的,因為認識了神的慈愛與掌權,就能以喜樂敬畏的態度順服祂,並感恩的歌唱「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詩一三九13〜14)。人若認識自己的地位,及神對他一生的計劃,就可醫治「不知足」及「妄想」。
默想

1.我同意傳道者的論點嗎?我曾否感到人是無力與無知的?為何基督徒能夠不再無力,不再無知? 2.我能為自己的特質及遭遇,真誠並喜樂的向神獻上感謝嗎?為何認識神的掌權,及人的地位能醫治貪心與不知足?消極宿命,驕傲自力,與順服倚靠神三者有何不同?

回應

親愛的主,感謝你拯救我,使我脫離無力與無知的景況,求你幫助我以正確的態度敬拜你,在凡事上謙卑、順服,並倚靠你。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