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31 | 路加福音十七:1-十七:19

禱讀: 1節

經文內容
  • 路加福音17:1

    耶穌又對門徒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

  • 路加福音17:2

    就是把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丟在海裏,還強如他把這小子裏的一個絆倒了。

  • 路加福音17:3

    你們要謹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

  • 路加福音17:4

    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

  • 路加福音17:5

    使徒對主說:「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

  • 路加福音17:6

    主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棵桑樹說:『你要拔起根來,栽在海裏』,它也必聽從你們。

  • 路加福音17:7

    你們誰有僕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裏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吃飯』呢?

  • 路加福音17:8

    豈不對他說:『你給我預備晚飯,束上帶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嗎?

  • 路加福音17:9

    僕人照所吩咐的去做,主人還謝謝他嗎?

  • 路加福音17:10

    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

  • 路加福音17:11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馬利亞和加利利。

  • 路加福音17:12

    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痲瘋的,迎面而來,遠遠地站着,

  • 路加福音17:13

    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

  • 路加福音17:14

    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

  • 路加福音17:15

    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 神,

  • 路加福音17:16

    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馬利亞人。

  • 路加福音17:17

    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裏呢?

  • 路加福音17:18

    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 神嗎?」

  • 路加福音17:19

    就對那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

一串重要的教訓

一、論絆倒(1∼2節) 1.強心─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在這種彎曲悖謬的世代,我們周圍到處充滿詭詐、偽善。我們無法避免絆倒人的事,因此我們需要有剛強、仁愛、謹守的心,使我們不致被絆倒。絆倒之事雖多,但被絆倒犯罪卻不能免除罪責。 2.小心─絆倒人的有禍了:絆倒人的事雖多,但主不看為平常。我們要小心,不要被絆倒,更要小心,不要絆倒別人。耶穌要我們寧可淹死也不絆倒任何一個人。 二、論饒恕(3∼4節) 有人得罪絆倒你,你要小心,也要有愛心。 1.愛心─勸戒他:這不是充滿義怒的教訓,而是充滿愛的勸戒,這種積極的勸戒有時比消極的饒恕難。 2.悔心─他若懊悔:你內心應常存無條件、無限量的饒恕,但饒恕的完整動作正如主的赦免一樣,若無悔改的心相隨無法完成。 3.恕心─總要饒恕他:不管對方絆倒得罪你幾次,甚至不管對方的懊悔是真心或是假意,總要饒恕他。你心理是否仍然不肯饒恕某些人。只有完全的饒恕,你才能擁有自由。不饒恕是用別人的錯誤折磨自己。 4.信心─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這是使徒們最有智慧的禱詞之一。那樣完全的饒恕不但需要愛心,也需要信心。相信神能賜給我們這群沒有愛的人有祂豐富的愛。耶穌改變他們的注意力,由信心的量變成信心的質。我們若擁有真信心的小生命,則我們不但能拔樹,也能移山。你是否有不饒恕的桑樹與山嶺盤據心中?信心能拔除它。義大利有一座花崗石的墳墓,卻因一棵生長的橡樹分裂為二。 三、論僕人(7∼10節) 1.忠心─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不但吩咐我們忠心耕地、放羊、備飯、伺候,更是要我們相愛饒恕。當僕人作完這些時,一般的主人是不會「謝謝他」的,但感謝主,主說他在永世要「束上帶,進前伺候我們。」(路十二37) 2.虛心─我們是無用的僕人:當你忠心作完主一切吩咐時,不要深深得意,志得意滿,這是本份,不是功勞。 四、論感恩(11∼19節) 1.誠心:照我們的本像來到主面前,十個長大痳瘋中有猶太人、有撒瑪利亞人。在神眼中所有的人都長了屬靈的大痳瘋。他們帶著無藥可救的難處來到主面前。 2.同心:患難使這群本來不來往的猶太人及撒瑪利亞人相聚一起。使徒所以分門別類,因為環境太平順了。歷世歷代的聖徒,在逼迫患難、監禁中,常親密的在一起。這十個人不但同病相憐,更是同心祈求。 3.信心(14節):主醫治人的方法常常不同,第五章以「摸」醫治大痳瘋,這要他們以「信心」接受醫治。我們應注意主的能力,而不是強調個人的經歷,免得教會中分成「摸」派與「信」派。 4.感謝的心(17〜18節):百分之九十的人忘記感恩,百分之九十的事被忽略,沒有感恩。我們需要不住禱告,也要儆醒感恩。感恩不但使我們榮耀神,也使我們經歷恩上加恩(19節)。
默想

回應

祈禱:我願「高聲」禱告,也願「大聲」感謝。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