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4 | 約翰福音二:23-二:25
禱讀: 約二23
經文內容-
約翰福音2:23
當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有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蹟,就信了他的名。
-
約翰福音2:24
耶穌卻不將自己交託他們;因為他知道萬人,
-
約翰福音2:25
也用不着誰見證人怎樣,因他知道人心裏所存的。
神的話與神的名
神蹟本身不能夠建造我們的信心,但神蹟可以挑旺我們的信心。大衛在詩篇一三八篇2 節說:「我要向祢的聖殿下拜,為祢的慈愛和誠實稱讚祢的名;因祢使祢的話顯為大,過於祢所應許的。」
一、神的話和神的名
這裡「過於你所應許的」,或作「超過你的名聲」,意思是神的話大過神的名聲。神的話代表神的神性、神的心意;而神的名代表祂的作為,包括神蹟奇事在內。
神的話和神的名,兩個絕對不要分開。要注意次序是先有神的話,再去經歷神的名──先了解這位神,然後再去經驗這位神的作為。
大衛說,神的百姓不僅知道祂的能力,更應該知道祂是怎樣的一位神,知道祂的心意。這句經文提醒我們:神的話和神的名,這兩樣都要!這是大衛受神的感動說:你的話大過你所應許的,你的話大過你的名!
二、到底信什麼
當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許多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就都信了。不是信祂是救主,不是信祂是改變生命的主,而是信祂是行神蹟的主。神蹟奇事的確可以吸引很多人,教會五十週年時,我們舉行五十天佈道會,當時大概有四萬多人次,約兩千人決志,每堂都有神蹟:醫病趕鬼、醫治釋放…,也有許多人上台作見證。但據我所知,那年受洗的人並沒有增加,甚至聽說還減少,教會並沒有因為那五十天增加了多少人。
我發現許多人的確是因為神蹟而入了門,但如果沒有真的認識神,早晚他們就會質疑。
三、耶穌的心意
耶穌明白人心的軟弱,所以祂說:「我卻不將自己交託他們。」他們信(trust) 耶穌,耶穌卻不trust( 交託) 他們,他們信耶穌是有能力醫治,但是耶穌不相信他們接受祂,是為了罪得赦免、生命改變。
藉著行神蹟,耶穌把人帶到祂的面前,目的卻不只是醫治、釋放而已,耶穌希望我們知道自己是罪人,並且只有倚靠祂,罪才得赦免,信靠祂才可以過得勝的生活。
神蹟不能成為信心的根基,只有神的話可以。神蹟用來肯定神的話語,見證神的話,挑旺人對神話語的熱心,因此才說,所傳的道有神蹟奇事來應證,這個次序是有先後的。讓我們珍惜這個救恩,並且在傳這個救恩時,不要只傳一半或是傳一點,我們要把救恩完全地帶到人的面前!
默想
神的話代表神的神性、神的心意;而神的名代表祂的作為,包括神蹟奇事在內。要留心─先有神的話,再去經歷神的名!
回應
主啊!讓我更加明白祢的心意。祢是大能神,祢更是樂意把祢的心意向我們打開,叫我們能夠得救的神。祢的大能不僅叫我們的身體需求能夠得著,更讓我的生命能夠被改變。主,我感謝祢,我讚美祢,求主繼續在聖靈裡面作成祢要做的工作,在我的靈裡繼續提升我,把我帶進祢心意當中,讚美祢,讚美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