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 | 希伯來書十三:10-十三:14

禱讀: 來十三10~14

經文內容
  • 希伯來書13:10

    我們有一祭壇,上面的祭物是那些在帳幕中供職的人不可同吃的。

  • 希伯來書13:11

    原來牲畜的血被大祭司帶入聖所作贖罪祭;牲畜的身子被燒在營外。

  • 希伯來書13:12

    所以,耶穌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聖,也就在城門外受苦。

  • 希伯來書13:13

    這樣,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凌辱。

  • 希伯來書13:14

    我們在這裏本沒有常存的城,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

沒有常存的城

在導論中,我們提到本書十三章的本段經文,是作者寫作本書的真正背景,就是當時猶太基督徒被沒有信耶穌的猶太人驅趕,不能進入聖殿,不能就近祭壇。我們知道猶太人非常看重聖殿,早期的猶太基督徒雖然信了耶穌,但仍被容許進入聖殿。但隨著時日,猶太人漸漸開始作出區隔,禁止這些信耶穌的猶太人進入聖殿,這對這些猶太基督徒造成一個衝擊—如果堅持基督的信仰,就必須與祖宗的屬靈遺產分離,不得再進聖殿,如果要進聖殿,就必須放棄基督的信仰。這對他們而言,是一個兩難。

 

一、我們有一祭壇
所以作者說「我們有一祭壇」意思就是耶穌藉十字架,已經成就救恩,取代了舊約的一切獻祭儀式,因此信徒不必再回到原本的獻祭制度中,一定要進入聖殿獻祭,才算和上帝建立關係。相對的,他們所領受的救恩「上面的祭物是那些在帳幕中供職的人不可同吃的」反倒是那些未接受耶穌的人所錯過的。

 

二、耶穌在城外受苦
另一方面,舊約獻祭時「牲畜的血被大祭司帶入聖所作贖罪祭」但是「牲畜的身子被燒在營外」。而新約時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的地點各各他,又被稱為髑髏地,是一個行刑的地方,對當時的耶路撒冷而言,算是在城外「耶穌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聖,也就在城門外受苦」,祂如同祭牲的身體被帶到營外一樣,為我們死在各各他。

 

三、我們當出到城外
因此如果耶穌也沒有被耶路撒冷接納的話,即便新約的信徒也不被耶路撒冷接納,只不過是效法我們的主罷了「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凌辱」。最後作者勉勵新約的信徒,在地上並「沒有常存的城」,果然在主後七十年,羅馬將軍提多毀了耶路撒冷,拆了聖殿,耶穌所說的「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太二四2)果然成就。不但基督徒回不去,連猶太人也失去了他們的城。因此就像舊約的信心偉人一樣,他們不要再留戀地上的城,乃要思念天上的家鄉「尋求那將來的城」。

默想

我在信耶穌之後,仍然對原本的傳統或不屬主的文化戀戀不捨嗎?有時我們是被這個世界的文化教育長大的,我們太熟悉,太留戀,但當這些成為我們奔跑天路的攔阻時,我會作出什麼樣的選擇呢?選擇地上必會過去的城?或天上永存的城?這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是一個考驗。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為我預備天上的居所。你說你去是為我們預備地方,預備好了就再來接我們,永遠與你同住。求你吸引我們,對你的同在是這麼的愛慕,願意放下一切攔阻我們追求你的人事物。阿們!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