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報選文》非暴力溝通成長課程的轉化力量

文/董佳音

刊登日期/ 2024.05.08

過去曾聽過「非暴力溝通」,但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心中一直有一個好奇與渴望,希望有朝一日要來學習和體驗。所以有一天收到華芬牧師的訊息,請我協助她繳費時,當下我自己也主動去報名,雖然要空出週五下午時間,實在不容易,但擇日不如現在就付出行動。

 

在《從”心”溝通練習曲》的課程中,我很喜歡逸雰老師每次邀請大家可以先有一段靜默時間,預備心,讓我們忙碌的心歸回安靜與專注,以至於可以好好來學習。透過盧森堡博士的著作《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一書和老師精心設計的課程和小組演練,以非常輕鬆、有趣、又引人反思的方式,能去互動和體驗,我的週五行程滿滿的,但是在那兩個小時的課程中,使我可以喘息與享受,彷彿浸泡在森林的芬多精中,情感與大腦可以被滋養。

 

老師一次又一次的聚焦在「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及請求,幫助我可以更深入淺出的去學習和操練。特別我想要分享如何善用非暴力溝通表達讚賞與感激帶給我的改變。老師教導我們,當我們使用非暴力溝通的讚賞與感激時,純粹是為了慶祝彼此的生命,不是為了獲取任何回報;另外我們讚賞與感激別人時,唯一的意圖就是去慶祝他人的作為,如何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豐盛。當我開始更多學習與嘗試運用非暴力溝通在我的生活中,去向身旁的同工和家人表達對他們的讚賞與感激時,我感受到我們的關係更加的親近,更能享受彼此的連結與互動。

 

另外,我發現自己或者身旁的人,從小學習到的人際互動中,往往因為自己心中的渴望、需要落空,沒有被他人接住,就容易以自己的感受去要求對方,去判斷對方,甚至無形中、不知不覺下會懲罰對方,特別對自己的家人,這往往帶來關係中的糾結,破壞關係,拉開距離、使人被冒犯和受傷。「非暴力溝通」教導我們要先說出需要,當需要先被看見,了解彼此各自在意的是甚麼,再進一步討論合宜的策略與行動,這樣的方式,讓彼此的心聲與需要都被看見,被聆聽,也被接住,就不會塑造敵意的氛圍在關係中,也讓彼此可以進一步的找到共識和解決的方式。

 

很開心學習「非暴力溝通」的成長課程,讓我自己透過學習,和延展到生活中操練,發現自己受益,也帶動家人和身旁的人的互動,更加拉近距離,享受連結與促進彼此有效的溝通。感謝逸雰老師營造溫暖與喜樂的線上學堂氛圍,上起課來,充滿活潑、創意與喜樂;也謝謝所有一起學習的夥伴們,能有機會透過您們不同的分享與見解,還有分組的操練,讓我收穫滿滿,且生命得以成長!

致福益人學苑詳情請上https://gvcschool.breadoflife.taipei

相關文章

2024.11.27
「迦南美地共享空間」剪綵
大家還記得「靈糧幼兒園」嗎?在靈糧山莊2.0整建完成後,原靈糧幼兒園也接續改裝,並重新更名為「迦南美地共享空間」;自今年7月份以來,歷時了三個多月的拆除、施工、裝潢,終於重新回到眾人的視線。11月23日由台北靈糧堂執事會朱黃傑主席、主任牧師周巽正牧師、執事會林慶豐副主席、陳一強執事、牧養核心團隊廖承增牧師以及治理外展總部呂健萍執行長等,一同為「迦南美地共享空間」舉行剪綵儀式,在眾人的喜悅中,迎接新...
2024.11.22
靈糧七十,在服事中經歷醫治與接納
我是被大學同學傳福音、信主近三十年的基督徒。剛信主,便開始服事,後來進入職場、結婚成家,當季節漸漸改變,我再次把重心轉回教會服事,卻漸漸失焦,找不回初信之時,與神、與主內家人間的單純、敞開和自在的關係,只剩配搭服事的戰兢。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聖經》浪子比喻中,在家長年勞力、沒有享受父愛的長子。 兩年前,因健康出問題,加上服事中有時會與同工溝通不良,我原先希望能把話講開、真正和好,安心面對接下來辛苦...
2024.11.20
《週報選文》撒下宣教的種子
早在十五年前也就是2009年的時候,我跟我媽去了泰北的帕黨學生中心,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出國短宣。當時我可以做的事情不多、也不知道該怎麼服事,每天就跟著大家一起敬拜、家訪、走禱、陪學生玩。 那趟回來後,我每天和爸媽一起的睡前禱告開始有了變化。不同國家的宣教士開始慢慢進入我的代禱清單,禱告開始變得越來越長;在我十二歲開始叛逆,不願意睡前禱告,但每晚上我還是會一次次提到宣教士的名字和宣教地,即使可能沒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