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性教會」、「天國議會」的重要元素

作者:文◎楊金章 來源:期刊 - 2019靈糧季刊第二季 - 2019-04-26出版 類別:信仰真理

刊登日期/ 2019.04.02

前言

耶穌建造的教會(希臘原文ekklesia),不只是「一群被呼召出來的人聚集」,而是使徒性教會」、地上的天國議會」!

以琳書房2018年12月出版《Ekklesia Rising天國議會正興起》一書(丁恩.布里格斯Dean Briggs著)從聖經的角度闡釋「教會是天國議會」,非常合乎聖經真理,推薦大家可以研讀、查驗。

本文希望藉著有限篇幅,從聖經的觀點補述,更深確認「教會是天國議會」是耶穌建造教會的本意。天國議會」也是使徒性教會」的重要本質。

 

開宗明義

教會ekklesia 翻譯成「天國議會」,從聖經的背景、上下文(context)、功能、內證外證來看,應該是「最正確的翻譯」。正確的翻譯帶來正確的理解與行動。

耶穌是第一個天國使徒(參來三1),差耶穌來的(參太十40),就是天父。教會是「主耶穌的教會」(參太十六18),所以探討什麼是「使徒性教會」?最無爭論的起點應該回到第一位天國使徒——耶穌,探索耶穌對「使徒性教會」最可能的設計。祂眼中的原型教會(proto type ekklesia)就是「使徒性教會」的原型。

「同蒙天召的聖潔弟兄啊,你們應當思想我們所認為使者(Apostle, 原文編號652)、為大祭司的耶穌。」(來三1)

「人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send, 希臘原文apostello, 原文編號649)我來的。」(太十40)

所以,雖然教會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但探討方向仍要先對準「房角石」耶穌,因為祂身具五重職事,使徒與先知職分也從耶穌而來。

「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弗二20)

 

一、耶穌是第一位天國使徒

同蒙天召的聖潔弟兄啊,你們應當思想我們所認為使者(Apostle, 原文編號652)、為大祭司的耶穌。他為那設立他的盡忠,如同摩西在神的全家盡忠(faithful, 原文編號4103)一樣。」(來三1~2)

 

耶穌是「使徒」與「大祭司」(Apostle and High Priest)。

使徒(apostle)在耶穌時代是一個「政治性用語」。頻頻征戰的羅馬帝國,在打勝戰之後,除了回報好消息(福音,定義請參附圖三)外,接著會派遣使者(使徒)代表羅馬帝國、皇帝到殖民地,將殖民地的文化轉化為羅馬帝國文化。

使徒必須忠於羅馬帝國、皇帝,按著羅馬帝國的文化、皇帝的想法(亦即藍圖)轉化殖民地,這才能稱為忠心(忠心原意是「令人放心trusty」)。

耶穌被稱為盡忠(參來三2),是因為祂按著天父交付的藍圖在地上建立天國、建立教會ekklesia、「在地如在天」,祂是令天父放心的使徒。

  •  

如果耶穌對教會的定義真的是「天國議會」,我們是否要按著這樣的藍圖與主一同建造教會,才是「對主忠心」、能「讓主放心」?

 

二、耶穌啟示彼得,什麼是「教會」?

(參太十六13~19,十八14~20)

 

在四福音書的記載中,耶穌只提過兩次教會(ekklesia,希臘原文編號1577),分別在馬太福音十六章18節、十八章17節。

  • 「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權柄:原文作門),不能勝過他。」(太十六18)
  • 「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太十八17)
  •  

耶穌實境教導眾門徒有關「教會ekklesia」的功能

  • 「耶穌到了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就問門徒說:『人說我(有古卷沒有我字),人子是誰?』」(太十六13)
  • 耶穌預備上十字架之前,長途跋涉、帶領門徒到了「該撒利亞腓立比」、黑門山的附近(太十六13)。在這個地方,彼得認出「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之後,耶穌告訴彼得,祂要把「祂的教會ekklesia」建立在「這磐石上」。 如果耶穌要告訴彼得,教會只是「一群被呼召出來的人聚集」(傳統按照希臘文字義的解釋),耶穌實在不用大費周章,千里迢迢(參附圖一)跑到該撒利亞腓立比!

耶穌當時在想什麼?彼得的理解是什麼?耶穌為何帶門徒們到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

該撒利亞腓立比、黑門山的附近是當時被公認屬靈黑暗權勢影響最深的地方(參附圖二)。門徒們過去被耶穌差派出去醫病、趕鬼有豐富經驗,對黑暗權勢並不陌生,耶穌的目的是什麼?

該撒利亞腓立比位於黑門山(Hermon)的山腳,而黑門山附近的高地從舊約開始就是拜偶像的地方,「但」支派更因為在附近築邱壇,被神從十二支派除名。該撒利亞腓立比有巨大的磐石,在磐石山腳、山壁供奉著各個假神,故這磐石也稱為眾神之石(Rock of the gods)。其中潘(Pan)的洞穴過去有豐富的水源,傳說是通往陰間的門戶,稱為陰間的門(Gates of Hades)。潘的父親是希臘神祇荷米斯(Hermes),掌管亡靈的接引。

基於以上這些背景,教會ekklesia 最好的翻譯是地上的「天國議會」,說明如下:

  1. 1. Ekklesia 是一個「政治性」用語,代表一群被呼召出來的公民擔負「治理」的功能(註1)。對於耶穌、彼得來說,應該都熟悉ekklesia這個字。當耶穌說ekklesia的時候、彼得所理解的,如果從ekklesia「政治性」來推論,最可能的意義是地上「天國議會」。
  2. 2. 從情境來說,耶穌關切的是教會ekklesia要擔起國度的爭戰(天國與黑暗國度)。從功能上來看,「天國議會」更符合耶穌的意思:承擔地上行政、司法、立法權以及差派的行動,參與屬靈的爭戰。

耶穌刻意將門徒帶到該地,教導門徒「教會ekklesia」設立的目的:建立在這磐石(註2)上(this rock, 指的是附圖二的眾神之石)的「陰間的門、權柄」(附圖二、潘洞穴後之黑暗權勢)不能勝過教會ekklesia,並且「天國的權柄」將要勝過「陰間的權柄」。

教會ekklesia,必須具備對抗黑暗權勢的功能,這是耶穌主要的訴求之一。(教會論書卷以弗所書第六章13節結論,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重點同樣回應耶穌的對於ekklesia的教導:屬靈爭戰)。

  1. 耶穌說:「我的教會ekklesia」是在彼得說出天父的啟示「你是基督,永生神的兒子」之後。「基督」意思是受膏者,希伯來文是「彌賽亞」。以色列人對於彌賽亞的理解總是有關「國度、政權」,也是「政治性」用語。

耶穌傳道的中心主軸一直都是「天國」,因此當彼得領受啟示,認出耶穌「你是基督,永生神的兒子」,詩篇第二篇的預言、啟示就鮮活起來,關乎「國度」、「權柄」。

「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詩二7~8)

因此,在這啟示之後耶穌告訴彼得「我的教會ekklesia」,若解讀ekklesia是「天國議會」,是要來進入、學習彌賽亞國度的治理,是水到渠成的說法與理解。

 

小結

從以上的探索可推論,教會ekklesia最好的翻譯是地上的「天國議會」,

主要功能之一是國度的治理、與黑暗的權勢的抗衡。

(註:對於「磐石」傳統上的理解,或許主耶穌有一語雙關、一語多關的涵意,另指「基督」或「信仰告白」等)

 

三、天國的鑰匙是什麼?

教會ekklesia可以勝過陰間的權柄嗎?馬太福音十六章19節提到「天國的鑰匙」是關鍵(key)。「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十六19)

什麼是「天國的鑰匙」?就是「啟示的鑰匙」,從幾方面來探討:

  1. 1. 「捆綁」、「釋放」是當時律法師常用的用語。意思是「禁止」、「允許」。耶穌與彼得都深知律法師自以為握有「知識的鑰匙」(參路十一52),可以解釋律法,有權柄決定「禁止」什麼與「允許」什麼。相信耶穌在啟示彼得,信仰的權柄不再根據律法師的「知識之鑰」,徒有知識無法勝過黑暗的權柄,而「啟示的鑰匙」是天國的鑰匙,將可以啟動天國的權柄。
  2. 2. 門代表權柄。鑰匙是用來打開門或鎖門。(當然大家期待的是「打開」天門)。啟示的基本的意義是「揭示、揭露」。打開門基本上就是將門後面隱藏的「揭露、揭示」出來。 天國的鑰匙,是要來打開天國隱藏的奧秘,勝過黑暗的權柄(門)。
  3. 3. 馬太福音十六章13~19節經文內容本身就是一個啟示的過程,天父啟示彼得耶穌是「基督、永生神的兒子」。這個啟示打開了耶穌基督後續更多的啟示。

綜合上述,當耶穌對彼得說要將天國的鑰匙(複數)給他時候,天國鑰匙最合理的解釋指的是:「啟示的鑰匙」。

 

四、啟示、順服、天國權柄、使徒性教會

  • 「天國的權柄」是「順服」得來的。
    耶穌也是天父的「第一位天國門徒」。耶穌一向「看見」天父所做的,並且「照樣做」,就是有順服的行動(參約五19)。耶穌最後順服到底,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得著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參腓二5~11)。
  • 「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腓二9~10)
  • 如果不知道神的話、神的啟示,如何順服?啟示不只是為了「揭密」,而是主讓門徒「聽了」啟示、「就去行」,有順服的行動(參太七24)。
  • 主耶穌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從我。」(約十27)聽主聲音、得著啟示,是主的羊與主關係的最重要指標,主的羊、門徒們必須「跟從」,也就是「有順服的行動」。
  • 使徒性的教會,不僅是「被差派」的「天國議會」,而且是尋求啟示,聽了就有順服的行動、帶著天國權柄的「天國議會」。

 

五、使徒性教會之始、之匙

天國鑰匙給誰?主應許將天國鑰匙(複數)給祂所授權的人,在馬太福音十六章18節說將(will)要給使徒彼得。

到了五旬節(使徒行傳第二章)。彼得在門徒們大說方言之際,起來高聲說、解釋門徒們的屬靈反應,「他們正在應驗舊約先知約珥所預言的…….說預言、見異象、做異夢……」。

說方言,其實是說「需要翻譯出來的預言、啟示」。彼得領受了耶穌應許給他的「啟示的鑰匙」、「天國的鑰匙」!使徒們、門徒們都被聖靈充滿,不僅如此,他們原都熟讀(舊約)聖經、跟過耶穌、同心合意禱告,有資格拿起天國的鑰匙,得著天國的權柄、勝過黑暗的權柄、大有能力的服事神。

「這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神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做異夢。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他們就要說預言。』」(徒二16~18)

因此,使徒性的教會,需要領受「天國的鑰匙」!

 

結論

  1. 1. 耶穌的教會ekklesia,是地上的「天國議會」,具有天國立法、司法、行政權。運作的基本形式:尋求天上啟示,差派門徒、按照啟示去行動。
  2. 2. 使徒性教會的本質之一,就是「天國的議會」,是按照天國藍圖所建造的教會。「聆聽神的聲音」、「啟示」、「順服的行動」、「天國的權柄」、「同心合意」等等是使徒性的教會、天國議會的重要元素。
  3. 3. 「屬靈爭戰」是使徒性教會、天國議會的常態,教會ekklesia要領受天國的權柄,勝過陰間的權柄。
  4. 4. 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調整建造教會ekklesia的行動,對齊耶穌對教會ekklesia的設計藍圖?正視如何才是對耶穌忠心、令主更放心?!

(作者為汐止152靈糧堂主任牧師)

 

  • 註1:Ekklesia 是當時候羅馬帝國的「城邦政治管理中心」,一群被呼召出來的公民(代表),被賦予城市的立法、司法、行政權來共同治理城邦。

 

相關文章

2024.10.04
【2024靈糧誌No.53】聖靈行傳@台北靈糧堂
台北靈糧堂邁入七十週年,在聖經中,這是一個關鍵的數字,是「滿足的時刻」、也是新循環的開始。讓我們一同回顧台北靈糧堂的過往故事,見證神如何帶領我們從七十年前的兩層樓小平房,走到如今遍佈全球、逾七百間分堂的屬靈產業! 1925年~1945年 埋下種子,世界宣教 1925 年,台北靈糧堂創會牧師趙世光在上海大復興的浪潮中,領受全職呼召,才十七歲,即展現極大的佈道恩賜和熱情。1936 年,加入「中華國外佈...
2024.10.03
【2024靈糧誌No.53】靈糧70
完整紙本刊物內容將在10/10和平籃球館發放,請一家一本刊物為原則,至1樓出入口處的圓桌領取。 目錄  靈糧70特別企劃 –小組化到天父的愛,南台灣的裝備充電站 文|賴若函 –勇闖巫術發源地,復興之火蔓延西非 文|劉子寧 宣教,直到地極 –有些事,正在發生:在區隔與整合中,走向合一 文|古家榕 正在路上 –合一帶來成全:在神的心意中,成就美好的工作 文|古家榕 總編輯的話 –靈糧70,翻轉生命的浪...
2024.10.03
【2024靈糧誌No.53】靈糧70,翻轉生命的浪潮
這次靈糧70的堂慶,我們想要呈現教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過去 70 年間,神給予教會很大的祝福,從和平東路上的一間兩層樓平房,到現在擁有超過700間分堂,看見神一路的供應、祝福,還有渴望福音遍及全地的心意。 當我們檢視歷史,可以發現,台北靈糧堂創會牧師趙世光領受的異象──福音要遍傳全地,是被神深深祝福的。過去多年,教會在迎向各種問題的關鍵時刻,都兢兢業業地跟隨神走。我相信這是一間榮神益人的教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