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靈糧季刊第一季No.48】同心尋求,進入新季節
口述|周巽正 採訪.撰文|吳芳儀
刊登日期/ 2020.07.19
我的負擔是服事弟兄姊妹,看見他們的生命被翻轉,成為神大有能力的器皿。現在是一個新的季節,新酒要澆灌下來,我們需要預備好,並且要同心同行,聆聽神的旨意,讓神的旨意能夠清楚地彰顯在我們的心中。
編按:從去年堂慶開始,「讓家偉大」的氛圍漸漸在台北靈糧堂裡頭蔓延開來。區永亮牧師在堂慶聚會中正式宣布周巽正牧師成為台北靈糧堂執行牧師後,巽正牧師除統籌教會牧養相關事務,也負責主日崇拜,所以弟兄姊妹可以看見,巽正牧師在山莊主日第一堂崇拜開始帶領大家禱告、歡迎新朋友等等;而巽正牧師十分重視同工之間的關係,同工們也逐漸在各方面感受到被重視和關顧。隨著巽正牧師的上任,這個家是否會呈現另一種風貌?以下為訪問巽正牧師之內容:
負擔與呼召
我心中最大的使命跟負擔是:Empower people to be powerful——成全人,以至於他能發揮出生命原有的影響力。
我渴望看見破碎的人,在教會裡面被恢復、被醫治,找到生命的呼召跟命定,被差進社會裡面,發揮影響力,藉著弟兄姊妹的生命被翻轉,讓神的旨意可以臨到這個國家,以致神的國藉著我們臨到這塊土地。所以,我的負擔是服事弟兄姊妹,看見弟兄姊妹的生命被翻轉,成為神大有能力的器皿。簡而言之,我有負擔的不是事工,是人。
65週年堂慶結束之後,我渴望能夠讓弟兄姊妹對「家」的意象更加有感,所以先從崇拜著手,開始做一些細微的改變。例如:以往洗禮都是在週六上午舉行,觀禮的人大部分都是受洗者的親友或小組員,但對於教會整體而言,就無法參與到有新的家人加入的慶典,所以從去年底開始,我們把洗禮改到主日崇拜當中進行,原本一季一次的洗禮,也將更改為兩個月一次,讓弟兄姊妹們可以一同歡慶,也讓受洗的弟兄姊妹更有歸屬感。另外,我們也計畫升級新朋友的接待,讓第一次來到教會的朋友,更有回到家的感覺。當然,已經在教會許久的家人,我們更要思考怎麼讓大家站對位置。
裝備成全,各盡其職
當我們談到「裝備聖徒,各盡其職」,我們需要思考:以教會目前的架構,有沒有辦法讓弟兄姊妹被擺在對的位置上。用我女兒為例:假設以我的女兒的特質,我覺得她可能適合往媒體方面發展,會讓她去媒體中心學習一陣子;後來她可能突然對財務有興趣,我可能就幫她安排去財務部學習;之後她可以獨當一面了,可能就讓她去負責一個事工。我覺得這就是父親的心,會按著孩子不同時期的需要,讓他學習不同的功課。而把孩子擺在不同的位置,出發點是:怎麼做,對孩子的成長才最有幫助?而不是以事工為出發點。
朱黃傑執事今年也將推展人才管理制度,我們需要思考如何辨識不同的恩賜才幹、並且讓人可以就位的機制,讓對的人在對的時間,站在對的位置。這其實是個蠻大的工程,有很多需要重新思考的部分。例如:有沒有可能,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一下傳道人的定位?因為過去我們最熟悉的牧者型態,是熱愛探訪、關心、慰問的牧者,但傳道人應該有百百種,有:關懷型的傳道人、教導型的傳道人、去職場宣教的傳道人、先知型的傳道人、使徒性的傳道人等等。職場弟兄姊妹也是如此。
區牧師常常提到職場教會的概念,弟兄姊妹要在職場上作光作鹽,發揮影響力。那麼,教會的架構該如何調整,才能成全弟兄姊妹,幫助他們在職場能站立得穩,進而轉化他們所在之地?
思考與尋求
過去這幾年,眾牧長們都感受到聖靈的風正在轉向,我們都感受到一件同樣的事——現在是一個新的季節。因為是新的季節,新酒要澆灌下來,我們需要預備好。或許這個改變,會需要我們一起離開舒適圈,甚至會改變我們很多理所當然的認知跟模式。但若我們領受了相同的負擔,歡迎神來更新我們成為新皮袋,接下來要怎麼做,我覺得就可以很有空間,重點是有沒有相同的心、相同的異象。
我必須承認,我並沒有所有的答案,我也正在和其他的牧長們共同尋求的過程中。但我清楚地知道,我們要的,不是把掃羅的盔甲拿來套上,我們不是要再找尋另一套系統、另一套裝備來套在台北靈糧堂身上,我們需要的是一套量身定做的盔甲。所以今年三月,我將和眾牧長們一起有一個尋求神的退修會,在這當中,我們會有很多的禱告、領受跟討論。
感謝神,雖然這個團隊是一個跨世代的團隊,但我們的關係卻越走越緊密,所以我們對我們團隊集體聆聽神和察驗是非常有信心的。我禱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夠同心,聆聽神的旨意,也邀請弟兄姊妹為我們守望,讓神的旨意能夠清楚地彰顯在我們的心中。
(周巽正牧師為台北靈糧堂執行牧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