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靈糧季刊第三季No.50】《效法耶穌的服侍》推薦及讀書心得

文|朱曉春、圖|證主網路書房提供

刊登日期/ 2020.07.01

上半年疫情期間,一位屬靈長輩推薦並贈送我讀一本好書,書名是《效法耶穌的服侍》(Jesus Driven Ministry,作者為Ajith Fernando牧師,香港福音證主協會出版)。這位屬靈長輩告訴我,這本書是他的「床頭書」,他常常會拿起此書閱讀,這本書也在事奉中帶給他極大的助益。在他推薦我閱讀的同時,屬靈長輩其實已經讀過了好幾遍。聽他這樣描述,我對剛拿到的這本書好奇不已,究竟書中是什麼樣的內容竟能如此吸引讀者,讓我迫不及待想要一口氣唸完它。

認同那些祂將要服事的人

才剛開始翻開第一章〈與人認同〉,我就被作者筆下所描述耶穌的榮美生命深深吸引。當聖經提到耶穌要受施洗約翰洗禮的時候,施洗約翰起先不肯(參太三14),然而耶穌卻回答施洗約翰:「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於是約翰許了他。」(太三15)作者詮釋耶穌心中的想法:「耶穌為了認同那些祂將要服事的人,就變成像他們一樣……這樣的認同,正是耶穌在世整個人生的一個特徵」。使徒保羅也這樣形容耶穌:「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

作者詮釋耶穌的做事方式與人所習慣的做法有何等大的不同:「我們全都喜歡以強勢姿態推展事工;變得軟弱對自我意識是太大的打擊,但僕人就是『軟弱的』。」讀到這,不得不暫放下書本,省察自己的生命樣式,我是否與主一樣「柔和謙卑」,還是以高姿態面對所服事的弱勢對象呢?這也讓我想起,華神新任院長戴繼忠牧師在一次信息中表示:「很多西方宣教師帶著優越感來到華人社會,來到台灣宣教,這樣的宣教策略往往沒有為台灣教會及傳道人帶來祝福,而是傷害。」(註:摘錄自國度復興報)

我的主為我道成肉身、我的主為我降生在馬槽、我的主為我盡諸般的義、我的主為我在苦路上受苦、我的主為我捨命在十架,祂是神,卻在地上過著與所有人一樣的日子,沒有一絲一毫的特權。倘若我們的事奉態度不是更深地認同被事奉者,帶著主所賜憐憫的心腸來就近人,而是以近乎「優越」的心態來從事福音的事工,這不是耶穌的作法,也無法帶下祝福。

浸透在神的話語中

此外,在本書中第六章還有一個重點也讓我印象深刻,就是作者強調要「浸透在神的話語中」。在牧養的過程中,牧者傳道或小組長在對弟兄姊妹表達關懷的時候,可能都會詢問弟兄姊妹:「最近有沒有讀經,靈修狀況如何啊?」有些時候,弟兄姊妹會回答:「有啊,我有讀聖經。」但有些時候,我們說有讀聖經可能是指以前有讀聖經;或者我們已經很用心了,有按靈修進度以「完成義務」的心態讀聖經。

而這本書的作者點出一個非常關鍵的看法:「當人歸向基督,必須在思想上做出重大的轉移,若沒有得著神話語的餵養,就不可能讓真理在人的身上成聖。」基督徒讀聖經,不是讀過就好、更不是有口無心。而是當我們讀過聖經,經上的教訓與我們原有的價值觀產生碰撞之後,我們所做的選擇是什麼?是視而不見呢,或是全然交託生命主權,完全服膺聖經教訓。作者說,我們歸向神,「必須在思想上做出重大轉移」。

總要晝夜思想神的話語

作者也藉著:「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書一8),提醒事奉者以下兩點:(1)領袖必須要多花時間在神的話語上,並且思想它;(2)浸透在神話語中所生的順服,是領袖成功的關鍵。我每天閱讀聖經,除了跟隨教會靈修進度寫下靈修筆記外,我所屬的福音中心從六、七年前開始有一年讀完一遍聖經的計畫,我自認為每一天讀經的質與量都非常穩定。然而,當我看到作者提到的「思想轉移」,我也省察自己,身為牧者,我是否完全降服聖經,或仍是依自己喜好,選擇性地遵行神的話。

當我遇見不容易相處的人、當我身處不能常保喜樂的景況、在遇見試探誘惑的當下、當傳福音遇到挑戰時……在諸多的處境中,我有因為神的話而改變我原有的價值觀和做法嗎?我有如區永亮主任牧師所言,會因著神的話語而「破碎」自己的生命嗎?其實基督徒的讀經是建造生命力的歷程,成熟的基督徒一定是熟讀神的話,也遵行神的話,並且透過神的話擴張自己的身量。猶如我們的身體有的時候需要拉筋,其實對某些人而言,拉筋的過程是很不舒服的,但拉筋卻可以幫助我們增加肌肉的彈性,使我們比較不容易受傷。真正有品質的讀聖經,是會對人的價值觀產生衝擊與改變的。倘若基督徒的生命數(十)年如一日,沒有更新、沒有改變,那一定是沒有從神的話語中被建造。基督徒一定要看重神的話,並且在各樣的處境中真正高舉神的話,活出基督的馨香。

走筆至此,原本還想再多一點描述其他部分的精彩內容,惟因篇幅有限,但若您已從上文的描述中對本書產生一點興趣,或許您就是這本書的另一位主人。願主親自透過這本書中所描寫耶穌的服事榜樣,成為所有事奉者的幫助。 (作者為永和/永平靈糧福音中心主責牧師)

相關文章

2025.05.27
2025 Super Team|五歲的孩子,用充滿好奇心的眼神觀察、領受天父愛每個人的心
今年2025年四月,我和二女兒洪以恩(Willow)、幾位弟兄姊妹跟胡惟開(Daniel)牧師,參與在台北靈糧堂的Superteam,到印尼雅加達短宣。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會帶著5歲半的孩子一起去短宣,源於一年前神感動我先生,要帶著孩子去宣教,也感謝他付上行動,去年就帶著當時快6歲的大女兒,跟著教會的團隊去泰北宣教。所以順理成章的,今年就輪到我帶我們家的二女兒去,特別是當我從Daniel牧師口中聽到有印尼雅加達短宣的機會時,覺得這個神給我們的恩典,因為比起泰北,我想雅加達的環境,對於二女兒來說應該會容易適應一些。 印尼短宣初期,Willow不太享受在其中,她在陌生的環境覺得害怕,不管周遭有多安全,也想要一直跟我牽手,在團隊的Super Kids中,也就是其他隊員一同帶來的孩子們,她也需要時間去認識其他孩子及老師。一開始時,無法像其他Super Kids的孩子一樣,參加在上台敬拜、跳舞、戲劇的服事當中。
2025.05.23
2025 Super Team|在印尼的黑暗處,見證神蹟奇事如影隨形
赤道上,這個擁有一萬七千多座島嶼、全球最多穆斯林的國家,擁有2.4億人口,雖然官方語言是印尼語,卻有三百多個說不同方言的民族,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反抗殖民國家,變為一個共和國。走了七十年的「異中求同」,對印尼來說,一直是不容易的議題,但也因此得見宗教、語言、文化上的豐富。 台北靈糧堂的Super Team今年集結起行,繼匈牙利、肯亞,首度目的地落在亞洲---印尼雅加達,86位來自六個國家的靈糧家人,分成兒童組、探訪組、專案組、Super Kids組(與父母一起去短宣的孩子)與敬拜組,與雅加達出埃及靈糧堂李榮發牧師的團隊,一起進行十天、針對跨文化族群分享福音的旅程。
2025.05.20
《週報選文》【不是倚靠才能,而是倚靠聖靈】——2025 印尼 Super Team 短宣見證
將近90人,來自台灣、匈牙利、馬來西亞、加拿大、香港等地,今年齊聚印尼首都雅加達。我當初報名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如此多人的短宣到底會長怎樣?會做什麼呢? 現在回台將近一個月,仍會思考該如何總結這10天的短宣。專案組建設了具備攀岩牆和球池的兒童遊戲室;兒童組七天以遊戲、話劇與擁抱服事來自雅加達各區的孩子;家訪隊分成八組穿梭國宅、貧民窟、村落,走進家庭為人禱告、醫治釋放,甚至領人歸主。 這一切都令人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