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靈糧季刊第三季No.50】永平靈糧福音中心,開拓感恩見證

文|朱曉春、圖|永平靈糧福音中心提供

刊登日期/ 2020.07.01

回想2019年夏天,因著西南區區牧長趙齊實牧師及師母領受開拓新福音中心的異象,我也在禱告中尋求主的心意,要在哪一個特定的區域地點找會堂呢?要如何召聚有感動開拓的弟兄姊妹呢?好多疑問盤旋在我心中。然而當7月 24日晚上,踏上了行走禱告的步伐,一切疑問與擔憂都隨風而逝。在聖靈的引領與預備中,一間嶄新福音中心的建造藍圖開始一幕一幕在我腦海中呈現。

建造教會一定要從禱告開始,永和靈糧福音中心的兄姊們共展開了八個梯次走禱行程,為行走區域的居民領受真平安而禱告,也為這片土地上曾有過不討神喜悅的歷史向神認罪悔改。行走禱告結束後,我們初步確認了現有的會堂場地適合作為聚會之用,並開始與房東洽商承租細節。在洽談的過程中,雖有部分條件無法立即達成共識,但我們建造教會的腳步未曾停歇,在歷經了六次的異象尋求禱告會之後,慢慢地,願意委身參與開拓的弟兄姊妹領受聖靈的感動,一一表明願意參與開拓的心志,於是教會的軟硬體雛型就此成形。

雖然福音中心的地理位置與總部不在一起,但卻深刻感受到總部對於福音中心的大力扶持與支援。當房屋租約的條件遇到僵局時,我心想,我們的部隊已經集結就緒,但是軍營還不知道可不可以蓋,心中不免有些著急。但永和的兄姊持續不斷禱告,看似要放棄的千鈞一髮之際,在事工管理處同工的大力協助下,最終以雙方皆認同的條件簽下租約,為此向神獻上最大的感恩,也謝謝總部管理處同工所付出的心力。

當硬體裝修完成時,也是今年上半年疫情最嚴重的時期,神好像也讓我們透過4至5月的線上聚會期間,再次盤點教會各項軟硬體是否準確到位,讓我們預備整齊,不致倉促上路。「永平靈糧福音中心」領受區永亮主任牧師「剛強壯膽,得地為業」的異象,於今年5月24日,開始第一次主日聚會,孫蓓琪傳道負責教會牧養及行政工作。未來福音工作要從永和開始向中和、板橋方向延伸,透過與在地里長、社區的連結,藉由福利與福音的策略,將平安的福音具體帶入社區中。

目前,我們陸續透過兒童營會、社區舞蹈教室、手工藝課程、福音餐會以及福音郊遊等活動,邀請慕道朋友認識教會,盼望透過永平靈糧福音中心的設立,福音深入社區,得著更多靈魂。願主悅納我們在祂面前所獻上的一切,使用永平靈糧福音中心成為這地的祝福。 (作者為永和/永平靈糧福音中心主責牧師)

相關文章

2025.07.01
服事,拉住了我的生命
「我經歷了工作失敗、創業挫敗,但這些都沒有讓我離開神;既然如此,我又怎能離開我的服事?」王克偉在台北靈糧堂擔任聚會音控義工二十餘年,對他而言,服事不僅僅是責任,而是他與神關係的繩索,更是一條讓他走過風雨、站穩腳步的恩典之路。「服事,拉住了我的生命。」  從一次代打到二十年守候——服事的轉變 王克偉第一次踏上教會音控台,其實是一次代打。當時音控同工臨時缺席,小組長想起他玩過汽車音響,便問:「要不要上...
2025.07.01
病房裡的靈修時光,見證苦難中的恩典
「苦難是化妝的祝福,這個祝福,不僅能祝福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的祝福。」這句話不是口號,而是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張菊仙,親身走過生命低谷的深刻告白。 小學三年級時,因為遭遇酒駕司機撞擊,張菊仙視覺神經嚴重受損,成為視距僅有五公分的後天視障者。雖然視線模糊,但她對神的認識越來越清晰。透過全教會「每日靈糧」計畫的開展,她逐漸穩定靈修,走上信心更新的旅程。 在學習放手中,看見神的掌權 「放手,是我在學習的功課...
2025.07.01
從死亡邊緣到成為祝福,是禱告翻轉生命
「過去沒有神的日子,就像行屍走肉一樣。」世新大學四年級生、週日學生崇拜的陳臻回憶,自己從小在教會長大,對神並不陌生,卻曾有一段幾乎離開教會的時期。 剛上大學的那段日子,她的生活重心放在朋友和感情上。「每天玩到很晚才回家,隔天無法早起。」因此,她漸漸不再參加教會的學生崇拜,也慢慢失去與神的連結。 一個禱告,喚回信仰重生 「我深陷憂鬱,不知道活著的意義。」陳臻坦言,高中求學階段,常萌生尋死的念頭。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