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靈糧誌No.53】跨越經濟與疾病苦難,煥然一新的新生

整理|董佳君 攝影|廖亦東

刊登日期/ 2024.10.18

我出身於軍人世家、1977 年任職台北美軍顧問團空軍連絡組,經同事介紹認識妻子,交往十三個月後結婚,兩個兒子陸續出生,ㄧ家四口過著甜蜜溫馨的日子。1987 年,三十六歲的妻子被診斷罹患巴金森氏症,為了照顧妻子,選擇退役,進入青年日報編譯組工作。不料,大兒子也在 1996 年,被診斷出思覺失調症,我只能捨棄高薪的主任職務,回家專心照顧他們。

透過友人介紹,我來到台北靈糧堂,起初不是很穩定出席團契,直到 2020 年團契轉型為喜樂多關懷事工團隊經營,我開始穩定參加,也在同一年,我七十二歲當天,受洗歸入主的名下。

參加喜樂多團契的年間,團隊老師除了陪伴,也會教導我們認識聖經真理,指導我們如何引導生病的孩子。大家每週三聚在一起,彼此分享、彼此鼓勵、互相代禱。我看見兒子因為團契肢體的扶持,病情越來越穩定,目前他已離開康復之家,回到家中與我同住,也很享受我們彼此間的互動。最近,他還開始參加工作坊開設的餐飲職能訓練。

我的太太在歷經三十五年的病痛磨難,於 2022 年 9 月,因多重器官衰竭歸回到天家。那時社會關懷處動員了許多人,協助我辦理太太的後事,使得追思禮拜當天辦得非常體面,讓我和家人都非常感動。

信主前,我曾為一位至親作保,不料他積欠債務,導致我被拖累,面對妻兒就醫經濟上的需求,再加上 300 萬的債務,內心承受很大的壓力,也充滿苦毒和不饒恕。受洗後,我每天穩定靈修、禱告、讀經,藉著神的真理,我學習選擇饒恕,放下仇恨,將一切交在神的手中,相信神自有公平、公義的審斷。感謝神!後來債務也還清了,我主動與這位至親聯絡,讓他知道我已經原諒他,並邀請他出席每年過年的家族聚餐。

台北靈糧堂對我而言,是避難所,是我的高台,不管外面環境有再大的風風雨雨,只要來到靈糧堂,就可以感覺風平浪靜;教會對我來說,也是屬靈的大家庭、我充電的地方,只要來到教會,就覺得生命很充實。

相關文章

2025.05.27
2025 Super Team|五歲的孩子,用充滿好奇心的眼神觀察、領受天父愛每個人的心
今年2025年四月,我和二女兒洪以恩(Willow)、幾位弟兄姊妹跟胡惟開(Daniel)牧師,參與在台北靈糧堂的Superteam,到印尼雅加達短宣。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會帶著5歲半的孩子一起去短宣,源於一年前神感動我先生,要帶著孩子去宣教,也感謝他付上行動,去年就帶著當時快6歲的大女兒,跟著教會的團隊去泰北宣教。所以順理成章的,今年就輪到我帶我們家的二女兒去,特別是當我從Daniel牧師口中聽到有印尼雅加達短宣的機會時,覺得這個神給我們的恩典,因為比起泰北,我想雅加達的環境,對於二女兒來說應該會容易適應一些。 印尼短宣初期,Willow不太享受在其中,她在陌生的環境覺得害怕,不管周遭有多安全,也想要一直跟我牽手,在團隊的Super Kids中,也就是其他隊員一同帶來的孩子們,她也需要時間去認識其他孩子及老師。一開始時,無法像其他Super Kids的孩子一樣,參加在上台敬拜、跳舞、戲劇的服事當中。
2025.05.23
2025 Super Team|在印尼的黑暗處,見證神蹟奇事如影隨形
赤道上,這個擁有一萬七千多座島嶼、全球最多穆斯林的國家,擁有2.4億人口,雖然官方語言是印尼語,卻有三百多個說不同方言的民族,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反抗殖民國家,變為一個共和國。走了七十年的「異中求同」,對印尼來說,一直是不容易的議題,但也因此得見宗教、語言、文化上的豐富。 台北靈糧堂的Super Team今年集結起行,繼匈牙利、肯亞,首度目的地落在亞洲---印尼雅加達,86位來自六個國家的靈糧家人,分成兒童組、探訪組、專案組、Super Kids組(與父母一起去短宣的孩子)與敬拜組,與雅加達出埃及靈糧堂李榮發牧師的團隊,一起進行十天、針對跨文化族群分享福音的旅程。
2025.05.20
《週報選文》【不是倚靠才能,而是倚靠聖靈】——2025 印尼 Super Team 短宣見證
將近90人,來自台灣、匈牙利、馬來西亞、加拿大、香港等地,今年齊聚印尼首都雅加達。我當初報名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如此多人的短宣到底會長怎樣?會做什麼呢? 現在回台將近一個月,仍會思考該如何總結這10天的短宣。專案組建設了具備攀岩牆和球池的兒童遊戲室;兒童組七天以遊戲、話劇與擁抱服事來自雅加達各區的孩子;家訪隊分成八組穿梭國宅、貧民窟、村落,走進家庭為人禱告、醫治釋放,甚至領人歸主。 這一切都令人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