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週年特刊】建堂之路 全力以赴

文|徐劉玉棠

刊登日期/ 1999.01.01

編按:徐劉玉棠執事,年輕時在上海靈糧堂信主、受洗,如今已逾五十年,半世紀來她一直在靈糧堂聚會,歷經上海、香港、東京到台北。無論在哪一個地方,她都盡心竭力服事上帝,特別在「建堂」的事工上,更是不遺餘力。
徐執事原一再推辭本刊批露,但編者以鼓勵更多人委身服事及奉獻遊說,她才勉為其難答應刊載此見證。在此謹致謝意,並願上帝親自記念、報答徐執事。

~香港站~
多年前,當我還住在上海的時候,參加趙世光牧師主持的上海靈糧堂,他們在帳棚裡舉行聚會,我就在上海靈糧堂信主、受洗,並且也曾經熱心地參與服事。後來因為一位基督徒不太好的行為,使我覺得灰心,因此離開了教會,而後又搬到香港居住,也就告別了上海靈糧堂。

神引路到佈道會
在香港的時候,除了先夫昌齡的事業之外,我自己也經營了一家「皇家童裝公司」,生意興隆,物質生活非常豐裕。
有一天,我在家整理東西,忽然聽見有一個聲音對我說:妳為什麼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放棄了,妳不是很喜歡孩子、很關心孤兒嗎?為什麼不去照顧他們呢?我的確好久都沒給孤兒捐款了。於是立刻決定為孤兒們作點事。
我打電話到童裝公司,請二姐為我預備玩具、糖果各一百份,並且要包裝妥當,然後開始找孤兒院。畢竟在香港才住一年多的時間,許多地方都還不熟。
孤兒院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好找,我一點辦法也沒有,坐在客廳裡,看見茶几下面有一張舊報紙,就想翻翻報紙,也許能找到什麼孤兒院的廣告或消息。當我把折疊的報紙打開時,眼前赫然出現「趙世光牧師佈道大會」幾個大字。於是我暫時放下找孤兒院的事,自己開車到童裝公司,要他們把一百份玩具糖果的禮物統統塞進車裡,整個後車廂、後座都塞的滿滿的,然後我要二姐陪我一起去參加趙世光牧師的佈道會。

鼓勵趙世光牧師拓展服事工場
當散會的時候,趙牧師在門口與會眾一一握手說再見。我刻意留到最後才走,輪到我與牧師握手的時候,我對趙牧師說:好久不見了!
趙牧師很明顯的找了些話題,忽然他問起今天怎麼會來聚會的,於是我帶他到我的車旁,把滿車禮物指給他看,也許牧師會有孤兒院的消息。
趙牧師驚訝萬分地告訴我,他明天正要去一個孤兒院講道,還愁著沒法兒帶什麼禮物去,並且,那裡正好是有將近一百個小朋友。於是,我把整車的一百份禮物全交給趙牧師。
從那天起,趙牧師開始到我家來探訪,並且是常常來探訪,為我的信仰打下基礎,直到現在,我仍然尊他為我屬靈的父親。
當我們越來越熟之後,我發覺趙牧師一家好幾口人,擠在一小間租來的舊房子裡打地舖,而且他也不太有外出事奉與講道的機會,因為在香港沒什麼人認識。
我建議趙牧師自己辦佈道會,拓展新的服事工場。

主日包下戲院聚會
於是,我們開始著手策劃,也去接洽合適的場地,最後與「娛樂戲院」談妥,每主日早晨,我們包下戲院,付他們滿場座位的票錢,但不放電影,讓我們聚會。場地敲定之後,就開始登報,由趙牧師出面,先召聚曾屬靈糧堂的會友來聚餐,然後展開更具體的籌備細節工作。
當時正好有家報社的社長也是基督徒,他願意奉獻,提供剛開始那段時間每主日刊登佈道會免費廣告。同工與事工大致敲定之後,我們就開始聚會了。
娛樂戲院有一千多個座位,起初參加的人連三分之一都不到。我們都極力地邀人參加,我甚至要昌齡公司的員工們都來「捧場」,他們多數人都不敢不來,就這樣地撐了一小段時間。
上帝的確賞賜趙牧師講道的恩賜,不論是有心追求真理的、或為捧場而來敷衍的,大家都漸漸被神的道吸引,不但自己穩定來聚會,也開始主動邀人來參加聚會,人數開始增長。當時有許多從大陸出來的人,他們也的確需要福音,這也是人數大增的原因之一。

座無虛席 著手建堂
當禮拜天的主日崇拜漸漸穩定之後,我們又開始規劃栽培和造就的課程。那時昌齡在香港還有一些待租待售的房子,於是我就同他商量,借了幾間讓教會用。雖然他自己仍未信主,但因耶穌在我身上的改變,不只省了他許多麻煩,還帶給他許多方便與好處,所以他也很樂意支持教會工作。於是,週間各種不同的造就班與查經班也陸續開始,趙牧師每天都忙得要命,最後才不得不請些外教會的傳道人來幫忙帶週間查經。每逢慕道班結束都舉行浸禮,經常都是一次一百多人,一起在淺水灣的海裡受浸,盛況空前。
到了後半年,不但戲院全場座無虛席,連走道、階梯也都擠滿了人,可以說是大爆滿,每週收的奉獻也漸漸穩定,而且越來越多,於是在第一年將近結束之前,我們決定建堂。
大家分頭找地,接洽購地、找人設計、找建商建造,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現在九龍靈糧堂前身的那間會堂。
但是,就在建堂完工之前,我家遭變故──我們破產了。
我們的房子都得讓出來,搬家和整理東西的時候,發覺家裡有塊全新的大地毯,這塊地毯約值當時市價六千元,原本想把它賣了,但是量量尺寸,正好是九龍靈糧堂新堂講台的大小,於是就搬到教會去奉獻了。

完工前夕 家逢變固
搬到教會的時候,趙牧師起初並不肯接受,因為他知道我家遭變故的事情,他覺得我可以去變賣這塊地毯,多少不無小補,而且,趙牧師告訴我,整個新堂從買地到建造,我個人已經奉獻了將近十分之四,應該夠了。
我這才知道自己奉獻的還不少,但為什麼換來的,卻不是蒙福的路呢?我承認當時自己真的不明白。
「既然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這最後一樣東西不擺上,不會帶來祝福的」,我說這話,實在是蘊含著賭氣的意味兒。
趙牧師哭了!
他雖然愛我,也愛我的家人,但此刻他也愛莫能助!我們都無法明白上帝的心意是什麼!
趙牧師拉著我在新堂的講台前禱告說,上帝啊,我們的姊妹,在她豐富的時候,用她的豐富服事你,在她貧窮的時候也用她的貧窮服事你,求你記念!
當新堂奉獻的時候,我並沒有參加那場隆重、熱鬧、感人的獻堂禮拜。種種因素、複雜的心情,讓我把自己隱藏起來,把九龍靈糧堂與我之間,畫上一個休止符。

~東京站~
搬到日本略為安定之後,有天清晨靈修讀經的時候,讀到以西結書卅三章,這段經文深深地抓住我的心,特別是七到九節:「人子啊!我照樣立你做以色列家守望的人。所以你要聽我口中的話,替我警戒他們。我對惡人說,惡人哪!你必要死,你以西結若不開口警戒惡人,使他離開所行的道,這惡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卻要向你討他喪命的罪。倘若你警戒惡人轉離所行的道,他仍不轉離,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卻救自己脫離了罪。」
這些經文真是深深地抓住我,在我心裡激起很深地感觸。

起意召聚祂的百姓
我跟神說:主啊,你知道我願意為你擺上,當你賜我富足的時候,我不已經盡我所能地擺上嗎?可是現在我這麼潦倒,怎麼能叫那些有錢人肯信服呢?若是你真要我向他們傳福音,求主親自興起環境、你自己親手來做成!
等了一段時間之後,環境一無改觀,裡面的負擔卻是越來越沉重,於是我再次禱告,並在主面前訂了日期,預備開始家庭聚會。
我選的是每週一晚上八點。用星期一,是因為教會裡星期一通常不會有其他聚會或活動,弟兄姊妹來幫忙比較不會有困難;定在八點,是因為我家住的離東京遠,教會的人多數在東京,他們若是一下班立刻趕車過來,到這裡只隨便吃點簡單的晚餐也要八點了,而且社區裡的人吃過晚飯出門也差不多要八點才行。
既然訂了時間與日子,我就開始找合適幫忙的同工。教會裡有一個神學生是從哈爾濱來的中國人叫王守賢,我邀請他來幫忙,另有一位余太太是教會的司琴,我請她來幫忙司琴。司琴的人有了,但是,我們還沒有琴。
距離開始家庭聚會的日子越來越近,我們不只沒有琴,其他好像該加添的東西也仍舊是什麼都沒有。

神預備一切聚會所需
到了聚會的兩天前,也就是前一週的星期六,我在家裡收到一封掛號信,由台灣寄來的。那是昌齡從前在香港公司裡的一個老伙伴,當我們出事瀕臨崩潰時,他來向我借了六千元港幣,事隔多年之後忽然想起此事,於是寄了一千元美金來還我。我拿到這張美金一千元的支票,知道是神親自預備的,立刻換衣服上東京,連昌齡都來不及跟他說,就去賣了這美金一千元,大約有四萬元日幣,然後去買聖經、買琴、買椅子、買窗簾、買桌布、買碗……等一切該用的東西,訂妥付款,請他們兩天內(星期一前)送來我家。
當時還缺一樣不容易買的,就是詩歌本。但因自己手邊有一本,所以也覺得沒有關係,到時候選好了詩歌,去印一下要唱的那幾首也就可以了。
我預備用星期一這一整天的時間,去拜訪社區裡的三十五戶中國人家庭,邀請他們來參加家庭聚會。但在星期一還沒有出門的時候,收到一個香港寄來的包裹,是我那久未聯絡的二姐,她忽然有感動,寄了二十本的靈糧詩歌本給我。
從一千元美金,到二十本靈糧詩歌本,我知道,這個家庭聚會真是神的旨意。於是非常心安、非常平安地去社區中拜訪各中國家庭、邀請他們晚上來參加家庭聚會。我一家一家地去叩門、自我介紹、並說明來意,大家都說好好好。
夕陽終於西下,我期待這晚的夜幕已經多時了。現在萬事具備,等到八點鐘,大家到齊之後,我們就可放聲高唱榮耀詩章讚美神。
時間一刻一刻地逼進,教會裡來幫忙的同工也都陸續抵達,大家簡單地吃點晚餐就等在客廳。

不見一人來
八點了,一個客人也沒有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還是沒有人來。
大家開始露出侷促不安的表情,要開始聚會了呢?還是繼續等呢?沒有一個人敢說話。
我已不記得當天是怎樣劃破死寂的,只知道我們後來就自己聚會了,參加的人包括:教會來幫忙的、我們一家人和寄宿在我家的五個客人。由哈爾濱來的那位神學生王守賢弟兄講道。
雖然人不多,我們歌聲依然瞭亮高昂。
聚會將結束,呼召的時候,有一個人決志,就是寄居在我家的桂芳。我知道,這是神特別賜下一個靈魂的果子,我猜想最大的用意是要安慰我。
雖然人很少,但大家都承諾要繼續來幫忙,並且也都說繼續代禱,每個人都把希望寄託在下個星期一。

首位訪客不看好
隔週的星期一,我仍然像上週一樣地,去社區裡的中國人家庭,一家一家叩門邀請。大家仍然和上週一樣,都口頭承諾好好好,現在我知道他們是在敷衍我。
到了一個姓沈的人家,他們一見是我,就有點兒不好意思,我還是說著和上週相同的話,邀請他們來我家參加家庭聚會。他們說上星期一臨時有客人,所以不能去,今天晚上就會去了。其實,到了晚上他們還是沒有來。
第二個星期一晚上比前一次多一個人,是社區一位人稱張大嫂的,張大嫂原來就是基督徒,因她開餅店,白天都不在家,所以我探訪時並沒有見過她,她聽別人說起就自己來聚會了,無論如何總算是來了一個人,但這位張大嫂知道我們想請社區裡的中國人來參加聚會,竟然對我們說了一句:比登天還難。
其實登天並不難,坐上飛機就登天了,但是比登天還難,就真的有點兒難了。我們在困難中苦撐一段時間之後,我有些接捺不住,就在上帝面前禱告說:
神哪!是不是我沒有力量、也沒有份量來做這個工作?但這個工作是你要我做的,又不是我自己愛做、想做的,你既要我做,為什麼不伸手開路,為什麼我老是做不成呢?
在我的沮喪禱告中:忽然有一個想法進來,是不是因為我自己沒有真正付代價地為這些人禱告,我想起聖經裡面提到過的禁食禱告,於是決定禁食禱告看看。

禁食禱告大逆轉
禁食禱告真是大有能力,果然為我帶來轉機!
週一的禁食禱告並沒有影響我該做的每一件事,我依然去探訪、邀請社區裡的中國人家庭。
到了沈家,沈太太看我三番兩次造訪,他們又從沒去過我家,顯得有點兒不好意思,那天她特別邀我進她家去一起吃飯。
「對不起,我今天不能吃飯」,我只好坦白地說實話,「為什麼不能吃飯」,她似乎無法理解。「因為你們一直都不來,所以我今天特別為你們禁食禱告!」
沈太太大受感動。
那天晚上,沈太太來了,不但沈太太來,連沈先生也一起來了。
從那天起,沈太太主動地為我作宣傳,所以很快的,一家一家都陸陸續續地來了。我也很看重每一次的聚會,不但繼續每週一的禁食,而且只要知道有國內外傳道人路經日本,如果時間能配合得上,總想盡辦法邀他們來講道。教會裡許多基督徒知道我家的聚會,也常介紹他們所認識的過路傳道牧師,所以每次聚會都像屬靈的盛宴,叫來參加的人心靈得飽足。

人數漸增 建堂呼聲起
這個家庭聚會持續了大約三年,人數最多時曾達到七十二人,最先受洗的就是最先來參加聚會的沈家,沈嶽先生和她太太及三個女兒,一家五口同時受洗。這些曾經不接納我的三十五個中國家庭,最後全部都來參加我們的聚會。
當家庭聚會開始大約兩年左右,因人數漸多,把整個客廳擠得滿滿的,有人提議,我們應該禱告尋求看看是否要「建堂」。
建堂的呼聲一出,最先受洗的沈嶽弟兄立刻奉獻了日幣五百萬元。我們只好趕快籌組建堂委員,開始規劃建堂種種事宜。
當有了第一筆的日幣五百萬元建堂基金,並且也成立了建堂委員之後,一切工作都進展的非常順利。建堂委員們在東京麻布看上了一塊地,大家都覺得不錯,就進行洽購預備建堂。

蒙福教會 直線成長
新堂很快就落成了,在獻堂感恩禮拜前,趙世光牧師帶著推薦給我們的第一任傳道人,來自印尼的周主培牧師,一起提前抵達東京,協助我們建立完整架構,並為教會按立首屆執事。
新堂原本要掛牌「東京靈糧堂」,但由於種種因素的緣故,最後在同工會中通過更名為「國際教會」。
稱呼國際教會一點也不過份,因為我們的主日崇拜,由原本一堂的中文崇拜,增加為三堂崇拜,一堂中文、一堂日文、一堂英文。
這個位於麻布的國際教會因快速增長,漸漸無法容納,所以幾年後將原址教會建築售出,搬遷至東京惠比壽重新建堂,如今位於惠比壽的國際教會相當蒙神賜福使用。雖然我早在遷往惠比壽之前就離開日本,這教會仍然常在我心上。

~台北站~
當靈糧山莊要建堂的時候,我覺得該回應教會建堂的呼應,就用小兒子的名義買了一戶,只為支持教會,還沒想過將來怎麼用這個房子。
這段期間,幾乎每週週報都刊登當月建堂奉獻目標五百萬元,而收到的奉獻金額總是差距很大。每當我拿著週報的代禱事項一一禱告的時候,心裏都很沈重,特別是建堂經費的部份。

順服神賣屋奉獻
從執事會的財務報告中知道教會每個月為建堂貸款要支付兩百四十六萬元利息,我心裏的負擔更加沉重,在禱告的時候,上帝感動我,叫我自己要先奉獻。那時,我在銀行裏共有七百萬元的定期存款即將到期,於是我把這七百萬元定存全提出,除了一部份為神學院、教會傳播部及兩個新成立的傳播機構奉獻之外,其餘全數都指定為建堂奉獻。
雖然我已經幾乎把全部的存款都奉獻了,但對於龐大的建堂經費來說,只是一小段時間的利息而已,想到這裏又不自禁的心情沉重。
我仍然迫切地為建堂經費禱告,上帝再度對我說話,還是跟上次一樣,祂叫我自己奉獻。我忍不住對上帝說,我已經把全部的定存都奉獻了,只剩下一點零頭的生活費,我沒有錢了!沒想到上帝竟然給了我一句話:賣房子。
我仔細地想了一下,那時我的房子是大約五十坪,又在面臨大安森林公園的好地點,也許可以賣個不錯的價錢,至於自己,就搬到靈糧山莊也是一樣過日子,住在聖殿裏可能會更好。就說服自己順服上帝的引導:賣房子。

神出點子──無息貸款
禱告時,我禁不住對上帝說,即使是這樣,也只不過是一小段時間的利息而己,建堂的龐大經費還是沒解決,上帝又給了我一句話:無息貸款。
起初我不明白,再三思索才終於領悟,就去跟周牧師討論,後來教會就開始推動無息貸款來減輕教會建堂經費的利息支出。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我為主付出了不少,其實,回顧這一生,主在我生命裡、家庭中的恩典,遠遠超過我所擺上的,原本這些都只是我個人與恩待我的父神之間的事。但是,想到現在教會建造中的種種困難,或許,祂在我生命裡的作為,也可以成為許多弟兄姊妹的激勵,盼望我丟出的一塊磚,能引出更多的玉來,使聖殿滿載基督兒女的感恩與回報。
(台北靈糧堂徐劉玉棠執事口述,呂思瑜牧師整理)

相關文章

2025.01.08
台大癌醫的平安夜,雅音詩班溫馨獻唱
2024年12月24日,台北靈糧堂雅音小詩班約15人,前往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下稱台大癌醫)報佳音。雅音詩班團牧劉敏慈提及,「今年報佳音活動,觀眾比去年多,溫馨的氣氛提升很多。」她補充,過去院方較少受理宗教團體要入院辦音樂會的申請,但感謝神,今年已是連續兩年走進醫院。 音樂會中,詩班不僅身穿喜氣的紅色背心及戴花圈頭飾,更是帶來傳唱度高的歌曲《到各山嶺去傳揚》演出。活動志工為這場福音行動...
2025.01.08
《週報選文》異夢特攻隊
去年的21天禁食禱告,對於禱告中心團隊而言是很大的提升,特別是美國團隊在「做異夢」、「解異夢」的運作模式,我們看見團隊如何一同領受啟示,並就著所領受的,透過禱告治理、贏得屬靈制空權。周神助牧師在21天籌備期間就曾提醒我們,要把這樣的恩膏留在台北靈糧堂,而禱告中心團隊真的就在21天過後,開始領受異夢,並在團隊中操練如何解夢,並按照所領受的啟示在禱告中與上帝同工。以下想跟大家分享其中兩個我們在為台北靈...
2024.12.30
2025年異象聖靈澆灌·應許實現-主任牧師專訪
走過2024年,在「置身榮耀·愛中合一」的異象、靈糧70的對焦中,神給台北靈糧堂2025年的異象是「聖靈澆灌·應許實現」,以及核心經文路四:18~19。迎向2025年,我們該如何回應神的心意?創意處專訪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跟我們談談他眼中的「聖靈澆灌·應許實現」: 靈糧70中,許多人都領受,聖靈要大大澆灌在教會。「我們要在這個恩膏裡面傳揚福音,使神的國度榮耀彰顯。」周巽正相信,「我們要看見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