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週年特刊】走在上行之路

文|吳鴻琪

刊登日期/ 1999.01.01

我們的事工分為一般小組及兒童牧區、青少年小組、大專小組。福音外展的事工有社區成長班和安養中心。

小組事工
一、一般小組:有一個台語小組、三個年長小組、一個全職媽媽小組、一個社青小組、五個一般性小組。
1.台語小組:針對一些年長習慣使用台語者而成立,目前正裝備她們向同族群的長者傳福音。
2.年長小組:感謝主給中年姊妹們有負擔服事年長者。年長者本身除了向社區鄰居及親友傳福音,也針對一間老人院做福音事工。而我們有個年長小組就設立在老人院裡。這間老人院住了三百多位老人家。現有四位受洗信主,其中兩位都已超過九十歲。
3.全職媽媽小組:我們鼓勵她們參與社區成長班的關懷工作,帶領未信者信主。她們是關懷的主力,盼未來能按區多成立幾組。
4. 社青小組:有多位成投入兒童、青少年的服事,並且成立戲劇團,將在兒童、學生及佈道的聚會中演出。
5.一般年紀小組:成員年齡約30歲到60歲,感謝主興起新的小組長和實習小組長,未來盼望小組功能有更好的發揮。

分區牧養
二、兒童牧區:目前約有十位兄姊投入,係按年齡分組,同工們每周和自己所負責關懷的孩子聯絡,必要時也去探訪他們。五、六年級屬於青少年初期,預計要單獨成立小組。
三、青少年和大專:計劃成立青年崇拜,使青少年和大專生得到更好的造就,並帶下福音異象。教會幾位在附近國、高中和大專任教的老師也參與在其中,使更多學生信主。
四、社區成長班:成立已三年,每一季可接觸一至兩百位非基督徒。現有較多的兄姊投入關懷,盼望能帶領更多人信主。
五、安養中心:位於深坑山上的安養中心,安置近一百位生病的長者。每周有幾位弟兄姊妹上山帶領聚會,目前約有廿位左右參加聚會,並有七位已受洗信主。

今年的目標
一、每天靈修一小時:活在靈修式的生活中,常被聖靈充滿。
二、人人參與門徒訓練:活出主的生命,帶出愛的關懷,領人歸主。
三、每人每天為兩位非基督徒禱告,每周關懷一次。藉著代禱和關懷成為對方的好朋友,直到對方信主。
願主在教會中工作,使更多人成長,更多人信主。
(作者為木柵靈糧堂牧師))

相關文章

2025.07.01
病房裡的靈修時光,見證苦難中的恩典
「苦難是化妝的祝福,這個祝福,不僅能祝福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的祝福。」這句話不是口號,而是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張菊仙,親身走過生命低谷的深刻告白。 小學三年級時,因為遭遇酒駕司機撞擊,張菊仙視覺神經嚴重受損,成為視距僅有五公分的後天視障者。雖然視線模糊,但她對神的認識越來越清晰。透過全教會「每日靈糧」計畫的開展,她逐漸穩定靈修,走上信心更新的旅程。 在學習放手中,看見神的掌權 「放手,是我在學習的功課...
2025.07.01
從死亡邊緣到成為祝福,是禱告翻轉生命
「過去沒有神的日子,就像行屍走肉一樣。」世新大學四年級生、週日學生崇拜的陳臻回憶,自己從小在教會長大,對神並不陌生,卻曾有一段幾乎離開教會的時期。 剛上大學的那段日子,她的生活重心放在朋友和感情上。「每天玩到很晚才回家,隔天無法早起。」因此,她漸漸不再參加教會的學生崇拜,也慢慢失去與神的連結。 一個禱告,喚回信仰重生 「我深陷憂鬱,不知道活著的意義。」陳臻坦言,高中求學階段,常萌生尋死的念頭。進入...
2025.07.01
2025遇見神營會:從身體醫治到回應聖靈,一場翻轉生命的相遇
2025年5月24日至25日,台北靈糧堂於基督教芥菜種會孫理蓮紀念營地舉辦「遇見神營會」。在為期兩天的聚會中,許多人深刻經歷聖靈充滿與生命更新。即便營會已落幕,神的工作沒有停止,祂仍在每一顆願意回應的心中持續動工! 以下是三位營會學員的見證,邀請你一同看見神奇妙的作為: 在給予中,再次遇見神 文|黃炳昇 在今年的遇見神營會中,我原本要將注意力放在要帶的學生身上,加上參加過多次,所以剛開始,沒有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