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週年特刊】三樹美地 基督之城

文|陳君慈傳道

刊登日期/ 2014.01.01

很多人對三峽的印象, 可能只有三峽老街。事實上因著市鎮規劃,一個新興區域近十年間已在三峽崛起,就是以台北大學為起點形成的北大特區。當一下高速公路,轉入北大特區,進入眼簾的是一片整齊清幽的景觀,有許多弟兄姊妹在靈裡早已領受這是神的迦南美地,要建造成為榮耀的基督城,而從四面八方遷入,這當中也有不少母堂各區的弟兄姊妹。

母堂的弟兄姊妹個個是精兵勇士,他們相互連結,在所住社區形成小組,讀經、禱告、傳福音。後來,當時萬華靈糧福音中心的葉祖諒牧師及母堂區永亮牧師陸續遷入,葉師母邀請區師母和一群姊妹一起禱告,神就逐漸開路了。因著謝明宏牧師在2008年所領受淡水河邊異象,葉牧師隨著開拓的腳步,2009年11月在土城成立板城靈糧福音中心,而北大的弟兄姊妹也一起參與板城的開拓建堂,同時也操練預備自己。當時候到了,神也在2011年5月設立三樹靈糧福音中心,期許在此地建立榮耀教會,同心興旺福音。之所以命名為三樹,是因北大特區橫跨三峽、樹林二個行政區,但事實上,神託付的整個禾場並不限於北大特區,因它所處地理交界位置,乃是整個三峽、鶯歌、樹林區域。

三樹靈糧福音中心G12合影

三樹靈糧福音中心自設立以來,弟兄姊妹屬靈生命更加長大成熟,主日幾乎週週都有新朋友,得救的人數不斷加增。一年半後,葉牧師夫婦因神的呼召,返回加拿大開拓教會。我和先生榮謨從2007年參與萬華靈糧福音中心的開拓,一直是以帶職區牧服事,2011年2月神藉異夢感動我,要為自己是否轉為全職服事禱告,2011年8月從王繼忠牧師和謝明宏牧師夫婦印證神的呼召,而在2011年10月成為傳道。2012年10月我和榮謨即因著需要來到三樹,和三樹愛主的弟兄姊妹,繼續同心合意在三鶯樹地區為主得人,並期待藉著敬拜讚美讓神設立寶座在這地,因神的同在轉化這地成為真正的基督城。

由於這地居民以退休族群和年輕夫婦居多,並常是三代同堂或家族同住附近,因此往往得著一人就是得著一個家庭或家族,老中青少都是三樹牧養的族群。其中因長者和兒少往往是家庭中最需要被照顧的,因此長者事工和兒童青少事工是很大的禾場。目前除週三長青崇拜,每月也有一次至清福養老院以樂活崇拜服事年長者。而青少事工除成立課輔班,今年暑假神更開了三峽國中大門,讓兄姊得以進入校園教授青春無悔課程,期待帶領更多青少年進入教會。更奇妙的是,三樹有三位兄姊在今年考入桃子腳完全中小學當代課老師,連同原先已是教師的一位姊妹,相信神在這中小學必有祂的心意,願我們能緊緊跟著神的腳步,轉化學校職場,得著老師、學生及家長。

在清福養老院服事

正如申命記八章7至8節所載:「因為耶和華──你神領你進入美地,那地有河,有泉,有源,從山谷中流出水來。那地有小麥、大麥、葡萄樹、無花果樹、石榴樹、橄欖樹,和蜜。」,相信三樹即是這個有山有水、土地肥沃、果實纍纍的美地,必要成為這地百姓的祝福。

相關文章

2025.07.01
服事,拉住了我的生命
「我經歷了工作失敗、創業挫敗,但這些都沒有讓我離開神;既然如此,我又怎能離開我的服事?」王克偉在台北靈糧堂擔任聚會音控義工二十餘年,對他而言,服事不僅僅是責任,而是他與神關係的繩索,更是一條讓他走過風雨、站穩腳步的恩典之路。「服事,拉住了我的生命。」  從一次代打到二十年守候——服事的轉變 王克偉第一次踏上教會音控台,其實是一次代打。當時音控同工臨時缺席,小組長想起他玩過汽車音響,便問:「要不要上...
2025.07.01
病房裡的靈修時光,見證苦難中的恩典
「苦難是化妝的祝福,這個祝福,不僅能祝福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的祝福。」這句話不是口號,而是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張菊仙,親身走過生命低谷的深刻告白。 小學三年級時,因為遭遇酒駕司機撞擊,張菊仙視覺神經嚴重受損,成為視距僅有五公分的後天視障者。雖然視線模糊,但她對神的認識越來越清晰。透過全教會「每日靈糧」計畫的開展,她逐漸穩定靈修,走上信心更新的旅程。 在學習放手中,看見神的掌權 「放手,是我在學習的功課...
2025.07.01
從死亡邊緣到成為祝福,是禱告翻轉生命
「過去沒有神的日子,就像行屍走肉一樣。」世新大學四年級生、週日學生崇拜的陳臻回憶,自己從小在教會長大,對神並不陌生,卻曾有一段幾乎離開教會的時期。 剛上大學的那段日子,她的生活重心放在朋友和感情上。「每天玩到很晚才回家,隔天無法早起。」因此,她漸漸不再參加教會的學生崇拜,也慢慢失去與神的連結。 一個禱告,喚回信仰重生 「我深陷憂鬱,不知道活著的意義。」陳臻坦言,高中求學階段,常萌生尋死的念頭。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