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週年特刊】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

文|林照程弟兄(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刊登日期/ 2014.01.01

我和妻子雅雯,畢業於師大音樂系後,人生前途原本一片燦爛美好,卻因兩名極重度和重度發展遲緩孩子的相繼出生,歷經了許多照顧身心障礙兒的失落、挫折與艱辛。為了孩子,曾經四處尋醫、求神問卜,家庭經濟也從優渥的高峰跌入負債累累的低谷。

原來真有一位神

走在最無助、絕望的時候,我計畫安頓好妻小就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當跟摯友借最後一筆錢時,他唯一的條件就是要跟他去教會。迫於無奈,於1997年7月我第一次走進台北靈糧堂,當台上的敬拜團唱著詩歌時,我的眼淚竟開始不由自主的掉落,原來真有一位神,全然知道我的痛苦,我的心被觸摸與安慰。

之後我和雅雯被邀請進入北區小組並受洗,我感受到弟兄姊妹的關懷,但仍曾數度不斷的問上帝,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會生下兩個發展遲緩的小孩?直至有一天翻著聖經,「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三11),這句話深深打中我的心,萬物皆是上帝所造,所以不是因為我上輩子造孽才生下這樣的孩子,上帝視為美好之物,我為什麼會覺得他們不好?我發現有時候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愛是非常的自私、狹小,因為他沒有照我的希望成長,所以我很痛苦,但透過聖經裡的這段話,我重新看待我們的孩子如同上天所賜可愛的天使,我開始欣賞我的孩子,原來真正的愛,是當這個孩子沒有如我們預期中成長與改變的時候,我仍然可以照著他原來的樣子去接納他、愛他。而同時期,也接受教會裝備,三年後開始牧養小組。

 

2014年336愛奇兒日

2014年的手足營以生涯議題為主軸

不求回報的天使心

在神的賜福下,信主後第二年我們生了第三個女兒,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孩子,也初次嚐到與孩子互動的喜悅。透過身心障礙的孩子,我學習著甚麼是無條件的愛、接納與包容,同時在健康的手足身上,看見她扮演的角色有多麼不容易,發覺手足同樣需要被愛與關注。全家也因此重燃生命的活力,以積極正面的態度引導照顧孩子的成長,以快樂和充滿希望的眼光面對生命的每一天。

信主後,我們經歷了許多祝福與恩典,2001年在周神助牧師的鼓勵以及多方奔走,幫助我發行第一張〈感動〉專輯,不僅用音樂療癒人的心,也因此讓我紓解了經濟上的困難。而透過〈感動〉的發行,讓我們開始有機會接受許多教會的邀請,到各地去分享我們的生命見證與異象,也為之後天使心家族於其它城市設立服務據點奠定了根基。

2013年喘息營大合照

因著多年切身經驗,我和雅雯深感「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於是在曾國生執事、葉嶺楠牧師、曾惠南牧師的支持,以及台北靈糧堂愛鄰社區服務協會的協助下,2002年9月5日以身心障礙孩子所代表的意義:Angel(以下稱之為「愛奇兒」),邀請數個愛奇兒家庭,共同組成「天使心家族」,也寓意父母照顧愛奇兒、不求回報的付出是「天使的心」。於成立之初,人力、資源等都不充裕,我們先以音樂會的方式來接觸愛奇兒家庭,也透過舉辦家長講座,提供家長們的分享空間。幾年下來,在這群父母的付出和熱心人士的參與支持下,許多家庭因著父母親自己的成長,帶來夫妻間、親子關係間的轉化與突破,我們也漸漸在他們的臉上看見重拾生命的喜樂與盼望。

2013年歲末感恩音樂會

擁抱角落裡的傷心父母

默默耕耘多年,「天使心家族」獲得來自愛奇兒家庭及社會大眾的肯定與信任。直至2005年3月,大女兒在睡夢中被主接走,之後學校告訴我們所有學生在台北市都有參加平安保險,所以她有100萬元的理賠,當時我們還有一些債務,但我相信上帝是透過她,要用她的困難來教導我們,如何去擁抱隱藏在社會角落裡同樣傷心的父母。於是,這100萬成為成立基金會的第一筆基金。

之後在教會弟兄姊妹、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於2006年11月14日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第一屆董事會由前財政部長林振國弟兄擔任董事長,董事成員包括了周神助牧師、曾國生執事、曾惠南牧師、葉嶺楠牧師、方樹人弟兄、陳俊英弟兄,為全台第一個專業關懷愛奇兒之父母與其兄弟姊妹(手足)的基金會。目前共設有五個服務據點,分別於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

我們的服務對象為愛奇兒的父母及其手足。不僅援引各類資源,提供愛奇兒家庭成員在身心靈方面所需資糧(如: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等相關資訊諮詢;個別、團體諮商與協談;定期舉辦週六與週間的家長講座;舉辦愛奇兒家庭喘息營;急難救助、臨時及短期照顧及其他家庭支持服務方案;規劃信託制度……),亦橫向連結校園、社區、企業等社群,積極推廣友好理念,籌劃愛奇兒友善家園,更進一步,透過大型社會倡議活動(如:336愛奇兒遊行、歲末感恩音樂會……),幫助社會大眾對愛奇兒家庭有更多的理解與接納,創造社會友好之氛圍。

家庭影響家庭 生命影響生命

天使心家族成立至今將滿十二年,並從台灣出發,逐步將愛奇兒家庭之父母、手足的工作分享至海外,足跡遍及香港、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紐西蘭、美國、加拿大……等地;期待用我們的經歷,帶著更多需要被幫助的父母們走出失落陰霾,從彼此扶持甚而成為助人者,用家庭影響家庭、生命影響生命,使更多人得到祝福。

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我與雅雯因著走進台北靈糧堂這個大家庭,得到許多幫助,生命也開始轉變,期待因著自己蒙福,幫助更多人蒙福。

2013年喘息營,父母與孩子在引導下練習理解並和好。

相關文章

2025.05.27
2025 Super Team|五歲的孩子,用充滿好奇心的眼神觀察、領受天父愛每個人的心
今年2025年四月,我和二女兒洪以恩(Willow)、幾位弟兄姊妹跟胡惟開(Daniel)牧師,參與在台北靈糧堂的Superteam,到印尼雅加達短宣。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會帶著5歲半的孩子一起去短宣,源於一年前神感動我先生,要帶著孩子去宣教,也感謝他付上行動,去年就帶著當時快6歲的大女兒,跟著教會的團隊去泰北宣教。所以順理成章的,今年就輪到我帶我們家的二女兒去,特別是當我從Daniel牧師口中聽到有印尼雅加達短宣的機會時,覺得這個神給我們的恩典,因為比起泰北,我想雅加達的環境,對於二女兒來說應該會容易適應一些。 印尼短宣初期,Willow不太享受在其中,她在陌生的環境覺得害怕,不管周遭有多安全,也想要一直跟我牽手,在團隊的Super Kids中,也就是其他隊員一同帶來的孩子們,她也需要時間去認識其他孩子及老師。一開始時,無法像其他Super Kids的孩子一樣,參加在上台敬拜、跳舞、戲劇的服事當中。
2025.05.23
2025 Super Team|在印尼的黑暗處,見證神蹟奇事如影隨形
赤道上,這個擁有一萬七千多座島嶼、全球最多穆斯林的國家,擁有2.4億人口,雖然官方語言是印尼語,卻有三百多個說不同方言的民族,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反抗殖民國家,變為一個共和國。走了七十年的「異中求同」,對印尼來說,一直是不容易的議題,但也因此得見宗教、語言、文化上的豐富。 台北靈糧堂的Super Team今年集結起行,繼匈牙利、肯亞,首度目的地落在亞洲---印尼雅加達,86位來自六個國家的靈糧家人,分成兒童組、探訪組、專案組、Super Kids組(與父母一起去短宣的孩子)與敬拜組,與雅加達出埃及靈糧堂李榮發牧師的團隊,一起進行十天、針對跨文化族群分享福音的旅程。
2025.05.20
《週報選文》【不是倚靠才能,而是倚靠聖靈】——2025 印尼 Super Team 短宣見證
將近90人,來自台灣、匈牙利、馬來西亞、加拿大、香港等地,今年齊聚印尼首都雅加達。我當初報名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如此多人的短宣到底會長怎樣?會做什麼呢? 現在回台將近一個月,仍會思考該如何總結這10天的短宣。專案組建設了具備攀岩牆和球池的兒童遊戲室;兒童組七天以遊戲、話劇與擁抱服事來自雅加達各區的孩子;家訪隊分成八組穿梭國宅、貧民窟、村落,走進家庭為人禱告、醫治釋放,甚至領人歸主。 這一切都令人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