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 「骨」聲響起

文◎張淑娃

刊登日期/ 2016.07.31

2016年6月11日晚上在耶路撒冷近郊,聚集了來自全球各地、參加五旬節通宵禱告會的人;禱告會現場只能容納一百二十人左右,其中東方人大概佔了四分之一,其中約有四分之一是華人,我們四位是在場唯一來自台灣的信徒。

在會場,我們遇見了一位來自法國的吉斯蓮姊妹(那時距禱告會開始還有一個半小時,會場只有工作人員),她告訴我們,她在法國好孤單,提到法國需要福音,並說她好愛以色列,因為來此讓她可以從新得力。那天晚上,她很渴慕被聖靈充滿。而這也是通宵禱告會主辦人亞修尹塔特的心願:要看見末世最強的一波聖靈工作沛然降臨。

我們有始有終的撐到天亮,亞修尹塔特與我們揮手道別——他正是以色列憐憫帳幕事工伊坦牧師的多年結盟好友;而以色列憐憫帳幕則是台北靈糧堂去年八月起正式表明,希望建立盟友關係的以色列會堂,為要真實體現外邦人與猶太人成為「一個新人」的異象。

靈風吹來

憐憫帳幕事工網絡的五間會堂中有兩間位於加利利湖區附近, 波利亞會堂的主任牧師表示以西結書三十七章枯骨復活景象已經有巴掌大的雲彩, 加利利湖一帶骨聲已經「咖拉、咖拉」響起, 枯骨正在復活了。

 今年二月約旦河谷地區改選首長時,六位候選人不約而同地來拜訪波利亞會堂爭取選票。會堂所在的村落人口約有一千人,其中彌賽亞信徒比例高達15%,密度堪稱全國第一。雖然只佔選票的1%,但是經過二十年的服事,信徒發揮了影響力,受到居民的肯定。

另一間加利利團契會堂隔壁本來有一間酒吧, 但是經過迫切代禱,五年後的今天,酒吧關門了,而且會堂也正式買下那個地方,使會堂的空間瞬間倍增。 而能夠拿下聚會地點的所有權,這在以色列是極其難得的恩寵。

去年伊坦牧師來台分享,他領受要在加利利湖畔建立國度性的門訓營地,加利利湖畔盡都是耶穌當年的腳蹤,在此培訓裝備土生土長的猶太及阿拉伯年輕信徒是絕佳之地,期以更多敬拜禱告迎接神的同在,並要建造門徒使其生命結出豐盛果實。

我們在以色列所看到的是,神的大軍正一個盟軍連結另一個盟軍,是猶太人與外邦人聯手出擊的神國結盟聯軍,而且宛如使徒行傳中耶穌升天之後的第一個五旬節時一樣,眾人也知道必須同心合意齊聚代禱。而今年在以色列同樣可以看到,各國信徒來到以色列參與通宵禱告會, 還有更多的人是透過網路直播同步代求,迫切渴望等候聖靈降臨,使以色列的枯骨全然復活。

台北靈糧堂走禱團到加利利湖畔禱告

決戰靈界點

今年五旬節,在以色列格外可以感受到情勢的緊張, 6月1日我們抵達特拉維夫時,海灘及街道上映入眼簾的到處都是六色旗。特拉維夫每年最大的活動之一同志大遊行於6月3日登場,而六月初也是回教齋戒月及猶太人的五旬節。

當特拉維夫市中心於6月8日發生恐怖攻擊時,我們所拜訪的猶太彌賽亞會堂領袖幾乎都告訴我們同樣的代禱方向。他們說,重點不是肉眼可見的戰爭與衝突,真正的戰場在靈界;就算以色列不存在,中東衝突仍然不會消失。

憐憫帳幕母堂現任主任牧師亞維沙龍甚至直接請大家集中火力為人民禱告!當以色列的人心轉回歸向神的時候,地土根本不是問題;只要人心歸向彌賽亞耶穌基督,猶太人心中的帕子就可被挪去,以色列這個國家必要屹立不搖,以實瑪利與以撒也不會再兄弟相爭。當撒但的計謀被識破瓦解,取而代之的將是猶太拉比所傳說的感人故事:就像阿珥楠和亞勞拿兩兄弟彼此相顧暗中互送禾捆、愛中相挺。

彌賽亞會堂的青年牧區領袖們則認為眼前很重要的,是要堅固軍中的彌賽亞信徒,使他們在軍中不致失落了信仰。他們說年輕信徒的敵人並不是以色列四境的阿拉伯人,而是如同我們在特拉維夫所見到的世俗誘惑 ,以及靈裡發沉或是失落在工作的壓力中。

當地有句話說:「海法忙於工作、耶路撒冷各方禱告、特拉維夫醉心宴樂」。試想在被猶太族人視為叛徒之環境中長大的彌賽亞信徒下一代,從小需要面對多少同儕的排拒或甚至霸凌?而軍中也要承擔保家衛國的重責大任,當軍中袍澤的突發傷亡時,也常會帶來對生命無常的哀嘆, 這一切都需要極大的基督之愛和釋放醫治,才能使年輕一代持守信仰 。

交棒的季節

亞維沙龍牧師已正式擔任憐憫帳幕母堂主任牧師一些時日,而正式的交棒儀式要在今年年底才舉行。當我們走訪主要三類不同風格的彌賽亞會堂時發現:從比較西式的迦密山教會(彼得冢平牧師),到中等猶太風格的憐憫帳幕會堂(伊坦牧師),再到傳統猶太風格的納提亞會堂(約瑟書隆牧師),全部都已經完成了交棒給年輕一代的領袖。

這些新領袖都是土生土長的猶太人,都有志一同願意完成上帝所託付的使命——祝福列國;也知道必須和外邦教會同工活出「一個新人」的影響力, 在中東本地作鹽作光。在一個不能直接傳福音的地方,他們以實際愛的行動逐漸贏得一些接納與信任。而像台北靈糧堂這樣從東方來的外邦教會,也在與憐憫帳幕建立同工互信情誼之際,穩健地為交棒季節舖成一條勢在必得的以色列宣教之路。

相關文章

2025.05.27
2025 Super Team|五歲的孩子,用充滿好奇心的眼神觀察、領受天父愛每個人的心
今年2025年四月,我和二女兒洪以恩(Willow)、幾位弟兄姊妹跟胡惟開(Daniel)牧師,參與在台北靈糧堂的Superteam,到印尼雅加達短宣。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會帶著5歲半的孩子一起去短宣,源於一年前神感動我先生,要帶著孩子去宣教,也感謝他付上行動,去年就帶著當時快6歲的大女兒,跟著教會的團隊去泰北宣教。所以順理成章的,今年就輪到我帶我們家的二女兒去,特別是當我從Daniel牧師口中聽到有印尼雅加達短宣的機會時,覺得這個神給我們的恩典,因為比起泰北,我想雅加達的環境,對於二女兒來說應該會容易適應一些。 印尼短宣初期,Willow不太享受在其中,她在陌生的環境覺得害怕,不管周遭有多安全,也想要一直跟我牽手,在團隊的Super Kids中,也就是其他隊員一同帶來的孩子們,她也需要時間去認識其他孩子及老師。一開始時,無法像其他Super Kids的孩子一樣,參加在上台敬拜、跳舞、戲劇的服事當中。
2025.05.23
2025 Super Team|在印尼的黑暗處,見證神蹟奇事如影隨形
赤道上,這個擁有一萬七千多座島嶼、全球最多穆斯林的國家,擁有2.4億人口,雖然官方語言是印尼語,卻有三百多個說不同方言的民族,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反抗殖民國家,變為一個共和國。走了七十年的「異中求同」,對印尼來說,一直是不容易的議題,但也因此得見宗教、語言、文化上的豐富。 台北靈糧堂的Super Team今年集結起行,繼匈牙利、肯亞,首度目的地落在亞洲---印尼雅加達,86位來自六個國家的靈糧家人,分成兒童組、探訪組、專案組、Super Kids組(與父母一起去短宣的孩子)與敬拜組,與雅加達出埃及靈糧堂李榮發牧師的團隊,一起進行十天、針對跨文化族群分享福音的旅程。
2025.05.20
《週報選文》【不是倚靠才能,而是倚靠聖靈】——2025 印尼 Super Team 短宣見證
將近90人,來自台灣、匈牙利、馬來西亞、加拿大、香港等地,今年齊聚印尼首都雅加達。我當初報名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如此多人的短宣到底會長怎樣?會做什麼呢? 現在回台將近一個月,仍會思考該如何總結這10天的短宣。專案組建設了具備攀岩牆和球池的兒童遊戲室;兒童組七天以遊戲、話劇與擁抱服事來自雅加達各區的孩子;家訪隊分成八組穿梭國宅、貧民窟、村落,走進家庭為人禱告、醫治釋放,甚至領人歸主。 這一切都令人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