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家人,不同居所(One Family Many Homes)——訪萬力豪(Peter Wan)牧師
作者:彭子珊 來源:期刊 - 2017靈糧季刊第二季 - 2018-08-24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刊登日期/ 2017.08.24
編按:2016年8月,台北靈糧堂英語區正式更名為國際事工部(Bread of Life International,簡稱BOLI),隸屬國際事奉處的國際事工中心(註)。國際事工部目前有2堂崇拜、25個小組,共600多人。2017年2月12日舉行的異象主日,挑旺了兄姊們擁抱先鋒者的心,迎向改變。
原英語區(English Ministry,簡稱EM)是2010年周巽正牧師與萬力豪牧師(Peter Wan,以下簡稱Peter牧師)等幾人經過禱告、分享異象,呼召青年牧區中有共同異象者加入後,開始崇拜聚會。起初,所服事的「ABC」及外國人多數是社青;後來進到美國學校服事國高中學生;之後,神接續帶來中南美洲的國際學生成為英語區的大專工作。主責英語區的Peter牧師更憑信心開始兒童主日學,從無到有,讓更多家庭進到牧區。
原英語區的牧養理念是建立一個優良的文化,使弟兄姊妹能把這文化帶回國或是在所到之處,繼續產生影響力;這些年,因著具備了語言上的便利性和優勢,漸漸成為跨文化宣教的主力。2012年底,周巽正牧師、Peter牧師與宣教植堂處葉嶺楠牧師,一起到匈牙利,與當地的教會連結,自此,以英語區弟兄姊妹為主所組成的短宣隊服事了羅姆人(吉普賽人);2014年起又增加宣教據點瓜地馬拉等……。
除了海外短宣,Peter牧師希望也有福音隊去台灣各分堂及福音中心,期盼看到整個國家得救、台灣能被轉化。以下是Peter牧師的專訪。
「他們不墨守成規,也不願安於現狀。你可以稱讚他們,引用他們,反對或質疑,頌揚或詆毀。但就是不能忽視他們,因為他們帶來改變。」
這是1997年,蘋果電腦以「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為口號推出的廣告片段。20年後的今天,這段黑白影片出現在台北靈糧堂國際事工部的異象主日(Vision Sunday),鼓勵會眾擁抱先鋒者的心,迎向改變。
在這裡,改變總是來得很快。
「我們今年要開始multi-site(多個聚會場所),所以我想先讓大家準備創新,嘗試新的東西。因為要讓大家知道『One Family Many Homes (同一家人,不同居所) 』,這其實是很新的思想,」Peter牧師說。
新增聚會場所,不是教會界的創舉,卻是國際事工部的第一次,為的是讓來聚會的家庭,能有更好、更舒適的空間。同一家人,不同居所,花了7年時間。
從一家人 走向許多家門
父母都是台灣人,但從小移民加拿大的Peter牧師,在大學時代看完行政院做的介紹台灣紀錄片之後,眼淚掉個不停。台灣,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從此在他心中有了新的位置。
2009年,他在美國讀完神學院之後,就在神的帶領之下回到台灣。他教英文賺生活費,也走進咖啡廳、夜店,四處傳福音,最後進入青年牧區。直到碰見周巽正牧師,才有了7、8個人參加的英文禱告會。
半年內,英文禱告會變身英語崇拜,成了大家口中的EM(英語區)。會眾人數從個位數增加到300人,聚會地點也從靈糧堂宣教大樓,移到走路10分鐘距離的和平會堂。
只是,當時參加聚會的多半是外國人或海外生長的華人,他始終無法忘記服事台灣人的呼召。於是2015年3月,英語區在週日兩堂崇拜之後,新增中英雙語崇拜。不到一年,就搬進位在東區的知名夜店,會眾人數衝破500人。
他坦言,牧者都喜歡看到教會成長。問題是牧者的生命怎麼牧養這麼多人,怎麼培訓,怎麼讓他們真正連結到教會?
「2016年,也是我們轉變最大的一年,」他說。
33歲的7年預言
轉變要從2013年說起。剛過30歲的Peter牧師,在某天洗澡的時候與神對話。聽見神對他說,「你去算一下,在你33歲那年,是你來到台北靈糧堂的第幾年?」
他算了一下,正好就是第7年。在聖經裡,7是完美、完整的象徵,但他不知道為什麼神要提出這樣的問題。他滿心好奇,是不是7年一到就要離開,去別的地方,做新的挑戰?周巽正牧師在聽完後說,「7年不一定是結束,也有可能是神要做新事。」
Peter牧師一直把這句話放在心上,終於再次看見神的信實。2016不只是轉變最大的一年,也是英語區正式步上軌道的一年。
2016年1月,英語區正式搬進夜店。前幾個禮拜,聚會人數就從400多,跌到300多。他也一度動搖,懷疑這是不是正確的決定。這一年裡,他也看著原本團隊裡的人接連離職、轉職。儘管有新成員加入,原本也預計只待一年就要去日本服事。
「其實滿大的壓力,因為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他說。
「錫安哪,我因與你立約的血,將你中間被擄而囚的人從無水的坑中釋放出來。你們被囚而有指望的人,都要轉回保障。我今日說明,我必加倍賜福給你們。」
5月,Peter牧師在講道中引用撒迦利亞書九章11到12節的這段經文,鼓勵會眾要做被希望包圍的「prisoner of hope」(被囚而有指望的人),在盼望中前行。面對自己的難題,他也在盼望中,不斷看見神出人意表的祝福。
8月,英語區正式更名為Bread of Life International國際事工部。放下英語主導的定位,更吸納兼容以中文、西班牙文等不同語種為母語的文化,同時放眼海外。
首要任務,就是在多元文化中相互了解,做更有效的溝通。
全面更新 確立核心價值觀
隨著會眾人數增加,文化背景越來越多元,「最難的不是硬體,而是我們自己牧者的生命要被提昇。人越多,領袖格局(leadership capacity)也要越大,」Peter牧師說。
Peter牧師坦言,過去英語區還小,人數不多,所以牧者和同工每週只會進辦公室一次。所有需要討論的事情,都得在禮拜二的開會時間談完。有時一口氣開了三、四個小時也討論不完,溝通不是非常順暢。
為了擴大領袖格局,他從系統做起,三管齊下帶著牧者和同工團隊的生命升級。正好團隊搬進新的辦公空間,他就改變會議方式,把教會生活、敬拜、溝通與創意等領域分開討論。每個星期二,各個負責人輪流和他討論,確認大方向。下午的共同會議時間,就可以分享各自感恩的事,一起針對共同議題腦力激盪,效率大幅提昇。
Peter牧師同時開始確立國際事工部的核心價值觀。他和牧者、同工建立公約(staff covenant),強調團隊合作、挑戰自己不斷成長等,一一建立團隊裡的核心價值觀。除了自己教導,也推薦他們去聽美國教會界不錯的podcast,幫助他們得到全新眼光。不只牧者和同工團隊內部,他也逐步建立整個國際事工部的房角石,透過課程傳講四大核心價值觀:神是良善的、教會滿有榮耀、每個人都值得、在神凡是都能。
除了打底,也確立異象。今年2月,國際事工部首次舉辦異象主日,分享2017『One Family Many Homes (同一家人,不同居所) 』的年度規劃,邀請所有人參與其中。Peter牧師解釋,因為哈巴谷書第二章第二節說,「他對我說,將這默示明明地寫在版上,使讀的人容易讀(或譯:隨跑隨讀)」。所以異象不只是目標,更是帶著人們向前跑的動力。
「人一定要有異象,才知道要建立什麼,懂得神的供應。沒有vision(異象),就沒有provision(供應),」他說。
分享完異象之後,會眾全然擺上的態度,也深刻打動他的心。當天,有同工一聽到新的聚會場所需要服事,就直接對他說,「你直接跟我說,是不是要我去。不管要去哪裡,需要什麼,我都會去。」
Peter牧師說,其實開始一個新的聚會場地,真正令人興奮的不是這個計畫,而是代表全新的機會。比方說,聚會場地從和平會堂搬到Omni之後,服事的人數增加了一倍,現在不含小組長大約有160人。有新的需要出現,大家就會回應。那種想把事情做到最好的熱情和卓越,會吸引更多人加入,為神全心擺上。
華人看格局 歐美看個人
只是,第一次嘗試的異象主日,也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的思考差異。原先估計會有350人報名的活動,怎麼最後只來了280人?
牧者和同工團隊在檢討中發現,上網報名的方式,可能是原因之一。對於受西方教育的外國人來說,輕鬆簡便,直接上網報名就很理想。但台灣人卻喜歡團報,小組成員一起報名更有參與感。
哪種方式好?該滿足哪一邊的需求?Peter牧師和團隊討論之後才有共識,未來要更兼顧各方需求,設計出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作法。
從英語區到國際事工部,跨越文化隔閡的掙扎,Peter牧師總有深刻體會。比方說,在加拿大成長的他,習慣做事前溝通,過程中就自由嘗試,不需要有人特別確認。但他發現,原來很多人會期待做事過程中被問,讓他們覺得被保護、被關心。
而歐美和華人文化,在看事情的角度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歐美通常專注在事情或個人身上,而華人的眼光會放在大格局上。這就像是歐美的肖像畫,總是以人為主,背景較少。但華人著重山水畫,人可以畫得很小,甚至都不出現。
「華人看context(脈絡),會想怎麼讓其他人加入,但外國人主要想的是怎麼把事情做好。兩個都有好處,重點是怎麼幫助他們去發揮,」Peter牧師說。
進入第7年,施洗的對象從外國人轉為台灣人,Peter牧師想的也比以前更大、更遠。除了主日崇拜要用最好的一切,創造信心、盼望的氣氛,帶著會眾歡慶神在生命中的作為,更要紮實建立週日以外的教會生活。小組長培訓、門徒裝備、一對一的牧養、真理建造。
「永久的異象,就是教會不只是城市的宗教中心。星期天崇拜很重要,但真正的教會應該是文化中心。我們要參與在社會不同層面,讓不同的人在工作崗位上發光,因為人在教會裡被神得著,知道自己生命的價值,開始解決城市裡的問題。」
Peter牧師懷抱異象,在盼望裡等待神的作為,要持續為主贏得城市裡失喪的靈魂。
註:「國際事工中心(International Ministries)」下面有四個部門:1.「國際事工中心國際事工部」——原英語區。2.「國際事工中心印尼部」——原印尼區。3.「國際事工中心菲律賓部」——原菲語區。4.「國際事工中心越南部」——原越語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