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老爸話說重頭:原來,我們都不知道怎麼做父親!

文|莊依軒,照片|創意處

刊登日期/ 2023.08.01

2023年七月底,台北靈糧堂創意處推出父親節先導預告影片「爸的多重宇宙」,特別邀請到周神助牧師、鄭資昌傳道、王慶鴻弟兄和曾晨恩弟兄等4位不同年齡層的爸爸,談談人生的多元角色中、為何擔任父親角色是難中之難。邀請弟兄姊妹在這個父親節,一起走進爸的多重宇宙!

新生命的來臨 措手不及的爸爸

「孩子抱在我手上的時候,可以感覺到一個生命在我手中發抖,我拿在手上,超害怕她掉下去。」爸爸年資已有24年的鄭資昌傳道表示,夫妻倆人當時已是高齡生育,加上女兒是剖腹產、出生十分不易,讓他格外珍惜,也有滿滿的焦慮,每天都在思考孩子的需要。鄭資昌回憶第一次幫孩子洗澡時,「擦第一下的時候,(孩子)整個滑到水裡面去,滑下去之後,我用撈的撈上來,我可嚇死!我說不要讓我洗澡!我真的不知道怎麼面對帶一個孩子。」

至於兒子才兩歲多的新手爸爸曾晨恩,則期待「我很希望他可以在成長過程中,放心長大,也希望他都可以知道我們都在,所以不要擔心。」對曾晨恩來說,孩子能夠在安全感中成長,是他最大的滿足。另外有兩位青春期兒子、爸爸年資第13年的王慶鴻弟兄指出,「我會希望讓孩子有一個感覺是,不管你未來發生什麼事情,這個家隨時都可以回來依靠。」

現在兒孫滿堂、有兩位兒子的周神助牧師,想到大兒子周巽光出生時,很擔心當時的生活條件無法養育孩子,常有「我有能力養大孩子嗎?」的想法出現。他坦言,半夜若孩子有需要,「大概都是周師母起來換尿片,跟現在比較年輕爸爸的不一樣,現在我在看周巽光做父親,我就覺得哇!很不容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周神助參與的較少,總覺得好像對孩子們虧欠了,他表示,「我們那時候真的不大知道怎麼做父親?但感謝神的恩典,在這樣的情況裡面,讓他們成長。」

在壓傷破碎中 看見天父愛的榜樣

「我小時候告訴自己,將來有一天當父親的時候,才不要跟我的父親一樣!」因著原生家庭中,爸爸教育方式多半採取吐槽式,不是太正向,因此王慶鴻下定決心,絕對不要重蹈父親的覆轍,「突然某一天,我的太太就提醒我,你對待他們的方式跟你父親很像。」原來原生家庭的模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為此他向神禱告,自己生命能有轉變,「成為基督徒之後,最大的不一樣就是我有一個阿爸天父,我希望他們也有一個最好的學習對象。」

幾年前,王慶鴻因細菌感染,住進醫院的加護病房,情況相當危急。他說,「生病期間,我的孩子就說,是不是因為自己做的不夠好,所以害爸爸被神給懲罰了。」王慶鴻對此印象深刻,感受到孩子們的關心、擔憂,也感受到彼此的情感更深的連結,「原來,他們是很渴望父親在的!」

曾晨恩的原生家庭偏向權威式教育,他指出,「他(父親)說什麼你就做什麼,不能有太多的意見。」這樣的教育方式,深深影響著他,面對自己的孩子時,也會下意識地去控制他,容易對孩子的不聽話發怒。他坦言,「希望這個東西可以慢慢的去被調整,我也接受這樣的個性,去調整跟我小孩的互動。」

他舉例,有一次前一天他才對孩子生氣,隔天在車上聽到約書亞樂團「敬畏的心」時,看見在後座熟睡的孩子,瞬間淚流滿面,曾晨恩說,「神透過那首歌告訴我,不管我是怎麼樣的人,祂還是很深的愛著我。」因為當下被神的愛感動,也讓他可以看見天父如何愛他,以至於他也有能力去愛自己的小孩。

「父親的角色是最困難的。」鄭資昌回首一路走來,和孩子的關係最大的突破,「青春期的時候,我覺得她在找尋自己的定位跟價值。」此時,父女間的溝通模式被改變,過去什麼事情都可以說,現在轉換成更多聽孩子說話,這件事對鄭資昌並不容易。他坦言,「我有段時間也會想跟她說(該怎麼做),可是我發現這行不通的,因為她會把門關起來。」

面對無父的世代,許多當父親的人,失落了上一代真實父親的榜樣,周神助更深地談到,「父親常常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家裡是太太、媽媽的事,他就是努力打拼、賺錢回來。」他回應,這個跟神的計劃不一樣,做父親的人不只是賺錢,而是要知道如何真正做父親,唯有活出真正的父親角色,才會看見神的祝福,看見神要帶給兒女、家庭和教會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相關文章

2025.06.24
主崇信息精華|謝宏忠院長|信心的考題|2025.06.22
主題經文:馬太福音14章22-33節 在門徒經歷五餅二魚神蹟的時刻,耶穌預備三個考題來試驗他們的信心,我們也來檢視自己是否有通過信心的考驗。 考題一、驚慌:在驚慌和不順遂中持守信心 Q1:有時可能如舊約先知約拿一般,因不順服神旨意而在航行中遭遇風浪,但為什麼順服耶穌的吩咐也會遇到不順的風浪呢? 因為信心必須經過試驗,才能煉淨雜質,成長茁壯。彼得形容在受苦中持守的信心比金子更顯寶貴(彼得前書1章7節...
2025.06.17
主崇信息精華|周巽正牧師|大衛:神所揀選的受膏者|2025.06.15
本週起至八、九月,會開始關於大衛生平的系列講道,興起教會弟兄、啟動男性事工。今天周巽正牧師將藉著撒母耳記上十六章1-13節,透過大衛,來認識主耶穌這個神所揀選的受膏者。 一、耶穌是舊約聖經的唯一焦點 許多基督徒常會藉舊約的聖經人物來反思自己的生命,但其實我們查考這些人物,主要是為了透過這些人來認識主耶穌。若用「小故事大啟示」的態度來讀舊約,只想著要效法他們改變自己的行為,無法帶來實質生命的改變。重...
2025.06.10
主崇信息精華|周神助牧師|治理這地|2025.06.08
一、前言 周牧師出生於日治時代,經歷家庭與學校的打罵教育,使他感受被治理的無奈與陰影,產生「治理恐懼症候群」。後來神帶他領悟到,真正屬神的治理,是「成全人、並使人健康」。如同神造人時,賦予人治理這地的使命,包括管理海中魚、空中鳥和地上一切活物,即使人類犯罪後也沒有改變,直到永恆的新天新地。 二、舊約的印證: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透過築壇獻祭和禱告,說明只要人與神對齊,就可彰顯治理的權柄。如同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