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神同工的創作中宣教

作者:文◎Pinkdale、Debora 來源:期刊 - 2018靈糧季刊第四季 - 2018-10-22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刊登日期/ 2018.10.02

這次先知性藝術團隊能夠有機會參與宣教月的櫥窗展示,透過與神同工的創作,參與宣教服事,是一件讓團員們期待並且感動的事。

團隊成立的初衷,不只是單純地在教會服事,而是透過與神同工的創作來打開福音朋友的心。然而,在接觸先知性藝術的過程中,就越看見,天父的心意不單單只是要我們去服事眾人,身為祂深愛的兒女,天父總是先服事我們。

因為如此,我們恢復了君尊的身分,在恢復與醫治的過程中,細細的感動體會天父對世人的愛,竟然如此深刻真實。於是,帶著五餅二魚的心,獻上自己僅有的那一份,在團隊成立的八年中,我們的創作去到了許多不同的國家、種族與禾場,謙卑的心使我們經驗到神的良善與偉大,使更多的人經歷神的救贖與恩典。

以下是團員Debora為宣教月領受「直到世界地極」的先知性繪畫分享:

今年八月中,剛好有機會和教會的團隊一起到匈牙利參與短期宣教的服事。在此之前,我對於宣教完全沒概念,也沒有特別負擔。所以當領隊邀請我一起去短宣的時候,我的心情其實是複雜的——我不曉得自己到底有沒有這個資格可以去到當地服事?畢竟我是個對宣教沒有太多感動的人。

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我花了大把的時間才被說服——就算是像我這樣的人,也可以參與宣教。

或許有時候不一定得完全清楚自己是在幹嘛,才去做,也可以是「做了以後,才知道」。這次的旅程就是這樣,一開始懵懵懂懂,不太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來。但一邊做,一邊就慢慢明白為什麼神會帶我來。

在出發前的準備期,我為宣教主題畫了一幅作品,是以當時的心情及領受畫出來的。還記得那時因為要準備各樣東西,忙得焦頭爛額,而我心中對宣教還沒理出一個明確的概念或方向,整個人的狀態有點混亂。所以當我好不容易靜下心來,問神:「關於宣教,到底是什麼?」所得到的答案,就是這幅畫的主題——「與神一起冒險」。

當我領受到這個答案時,眼眶濕潤了。我被神所感動,因為祂完全了解我。那幾天,甚至是那幾週,我尋尋覓覓渴望知道的——「宣教」,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我的愛之語是「精心的時刻」,所以,和我所看重的人在一起的時光,我很重視。當神如此回答我的時候,就像是在對我說:「這是一個我為妳所預備的精心時刻,和我一起,妳什麼都不用擔心,也不需要害怕。」

在短宣期間,我原是帶著想要給予一些什麼的心情去到當地,但是我的收穫卻遠比我付出的還多。我獲得的是他們對我們的愛,很多也很大,甚至超過我從前對人類之愛的認識。我以前把人的愛看得很小很狹隘,認為如果一個人已經有了最親近的人(例如:兒女、最好的朋友等),那他整個人、整顆心都應該已被佔據,就不可能還有多餘的愛可以給我,因此我潛意識裡會儘量不靠這些人太近,怕會受傷、被拒絕。

但在這次的旅程中,我深刻經歷到並發現:其實人的愛也可以很大、很寬廣。我深深感受到我是被愛的,而這愛是我無法想像的,正因為如此,內心那一塊小小的陰暗角落好像被醫治、恢復了。我的付出很小很少,但收穫到的,卻遠超過我所求所想。

雖然我還未能完全了解宣教,但正處在慢慢解鎖的過程中。我覺得宣教就是「一場與神一起的冒險」,你永遠不知道等在你前面的會是什麼。但神是那位良善的天父,祂會為你量身訂做最適合你的旅程,所以,只管「去」就對了!

(作者Pinkdale為青年牧區先知性藝術團隊團長,Debora為團員)

相關文章

2025.07.01
服事,拉住了我的生命
「我經歷了工作失敗、創業挫敗,但這些都沒有讓我離開神;既然如此,我又怎能離開我的服事?」王克偉在台北靈糧堂擔任聚會音控義工二十餘年,對他而言,服事不僅僅是責任,而是他與神關係的繩索,更是一條讓他走過風雨、站穩腳步的恩典之路。「服事,拉住了我的生命。」  從一次代打到二十年守候——服事的轉變 王克偉第一次踏上教會音控台,其實是一次代打。當時音控同工臨時缺席,小組長想起他玩過汽車音響,便問:「要不要上...
2025.07.01
病房裡的靈修時光,見證苦難中的恩典
「苦難是化妝的祝福,這個祝福,不僅能祝福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的祝福。」這句話不是口號,而是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張菊仙,親身走過生命低谷的深刻告白。 小學三年級時,因為遭遇酒駕司機撞擊,張菊仙視覺神經嚴重受損,成為視距僅有五公分的後天視障者。雖然視線模糊,但她對神的認識越來越清晰。透過全教會「每日靈糧」計畫的開展,她逐漸穩定靈修,走上信心更新的旅程。 在學習放手中,看見神的掌權 「放手,是我在學習的功課...
2025.07.01
從死亡邊緣到成為祝福,是禱告翻轉生命
「過去沒有神的日子,就像行屍走肉一樣。」世新大學四年級生、週日學生崇拜的陳臻回憶,自己從小在教會長大,對神並不陌生,卻曾有一段幾乎離開教會的時期。 剛上大學的那段日子,她的生活重心放在朋友和感情上。「每天玩到很晚才回家,隔天無法早起。」因此,她漸漸不再參加教會的學生崇拜,也慢慢失去與神的連結。 一個禱告,喚回信仰重生 「我深陷憂鬱,不知道活著的意義。」陳臻坦言,高中求學階段,常萌生尋死的念頭。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