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的永續經營法則——門訓與承傳

作者:董佳音 來源:期刊 - 2017靈糧季刊第二季 - 2018-08-24出版 類別:信仰真理

刊登日期/ 2017.08.24

「如何成為合神心意的器皿?」是我十五歲信主時,心中很深的渴慕。當時沒有一位特定的人來教導我關於神與神的話語,於是我從身旁與屬靈人傳記中尋找榜樣,希望自己的生命能更加地豐盛。

 

回應呼召  委身門訓

十六歲那年,神戲劇性地呼召我未來要全職事奉,並且清楚地將服事族群告訴我,當我尋求神,如何為主贏得這世代的年輕人?神向我啟示了門徒訓練。在某一次靈修中,神使用「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那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甚麼纔好呢?父阿!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約十二24~27)對我說:「孩子!妳是否願意為我將生命擺上?為我訓練更多合我心意的門徒與領袖跟隨我,因為妳是為這時候來的!」當時,我已經開拓了一個小組,我研讀福音書,看耶穌如何訓練門徒,也買了幾本書籍土法煉鋼,盼望能勝任這使命。

很感謝神在我學生時代,在我的生命中放下不同階段的屬靈長輩成為我的門訓者。有些訓練我如何勇敢的個人性佈道,使我開始願意跨出自己的舒適圈,不論在公車上、校園中願意主動與人分享福音,帶領人歸主。其中兩位屬靈長輩黃金田牧師夫婦,他們是禱告的長輩,當年我要考大學,借住教會,常常早上五點看見牧師夫婦跪在牧師館門口為國家、城市、教會以及我們這些考生一一代禱,這樣的榜樣教導我學習成為一位守望者。大學時代柯希能牧師對靈魂的負擔與不斷地傳遞宣教的信息,加上寒暑假團契舉辦的不同梯次福音隊,使我的內心不單單與宣教更多的接軌,更是積極投入不同鄉鎮的福音隊,鍛鍊我宣教的心智。而大學團契每週六晚上輔導們或是學長姐會帶領我們去宿舍探訪,他們的生命教導我如何去關心身旁的人們。

當我進入中華福音神學院就讀時,在兩間不同的教會實習,透過實習監督和牧者們的提攜與傳承寶貴的生命產業,幫助我學習如何牧養不同年齡層的族群。畢業後,神帶領我來到台北靈糧堂,有幸在周莊碧明牧師下面參與學生族群的事奉,牧師對事工的遠見與開展、團隊的規範與運作、新同工的培育與成全等,在在都成為我學習的榜樣。

累積了那麼多屬靈長輩與牧者們的生命產業,使我在牧養與門訓弟兄姊妹時,也學習以生命帶領生命!過往我總會禱告與尋找願意被帶領作門徒的人,對象有慕道友、初信者或信主較久的基督徒。透過陪伴、教導他們神的話語、建造品格,幫助他們調整生命的價值觀與態度,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經歷神,不斷地學習住在基督裡,懂得尋求神、聆聽神的聲音、愛神與跟隨神。從一個角度而言,門訓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但卻具有爆炸性的影響力與永恆價值!以下從幾方面分享個人淺見:

  •  

神學家潘霍華說過:「基督呼召一個人,是呼召他來為祂死。」要成為一位門訓者,必須先成為耶穌的門徒,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願意讓神的手不斷地破碎、修剪、重建生命,以至於漸漸像耶穌。這樣的生命重整是一輩子的旅程。

對我個人而言,到目前我生命仍有許多不完全,因此我必須不斷被更新與調整,才能在基督裡突破與成長。我常跟我的門徒們說:「一位領袖或是門訓者,必須比他人更願意面對自己生命中的不成熟,生命才能真實地突破更像耶穌,這樣才能讓別人效法你,像你效法基督一樣,而引領別人走在神的心意中。」

一位門訓者,除非自己死過,才能對別人說要治死肉體;除非犧牲過,才能要求別人付出;除非受傷過,才可以告訴對方可以得醫治;這是生命的功課,是我們個人必須先來到主前經歷的。門訓是生命帶領生命,因此,若是我們期待神的國度在未來能生出更多合神心意的人,那麼我們自己就必須願意先成為合神心意的人。這些年天國文化的啟示與更新,讓我更多的學習到,唯有先學會做天父的兒女,才能帶著天父的心與眼光成為健康的屬靈父母,不僅牧養人的靈,也牧養人的心,這是心與心的連結和門訓!

門訓是吃力不討好的事。門訓的過程,旁邊不會有人誇你做得真棒,你也無法期待別人為你拍掌叫好;相反的,會有聲音要你放棄。所以,門訓者一定要常常住在基督裡,學習得著從神來的滿足,如此才能長久享受服事的甘甜!而從神來的肯定與愛的滿足也是我事奉重新得力的秘訣,所以,我很珍惜每天與神獨處與靈修的時間,在靜默中,等候神的臨在,使我再次對焦於神,調整自己的思維與眼光,讓神的心意成為我的心意,學習放下與降伏。

  •  

保羅說:「只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我們既是這樣愛你們,不但願意將神的福音給你們,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你們,因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你們也曉得我們怎樣勸勉你們,安慰你們,囑咐你們各人,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兒女一樣,要叫你們行事對得起那召你們進祂國得祂榮耀的神。」(帖前二7~8、11~12)保羅將一位門訓者面對所培育的門徒們的心情與期待,描述得淋漓盡致。在門訓的過程中,會有甜蜜期,門訓者也會經歷到心碎、受傷、失望、難過、挫折等狀況。過去我在門訓的過程中,好幾次因為門徒的悖逆、犯罪、剛硬、軟弱,而哭倒在神面前;除了反省自己的牧養與門訓,也為門徒們禱告,求神挽回他們的心,願意持續在基督裡成長。曾經有一位我牧養的小組長告訴我:「佳音姊!我擔任小組長後才體會到妳帶領我的心,謝謝妳從來沒有放棄我。」

身為門訓者,有為父為母的心很重要。特別在面對門徒的問題時,能願意因著愛而堅持不斷地為他代禱,直到他回轉。通常在門訓過程的初期,門訓者較多扮演母親的角色,以呵護、溫柔、鼓勵等柔性的方式呈現,使被門訓者感受到被愛、被關懷、被接納。人都需要被饒恕與機會,有時候當門徒陷在軟弱、低谷中,這時我們必須為他代求,在旁鼓勵與幫助他;當門徒生命中有傷害與捆綁,你必須幫他做醫治釋放,使他的生命得醫治與自由;有時門訓者也要教導門徒生活上的禮節,比如服裝儀容、男女的界線等。

有時門訓者也需要扮演父親的角色,就像教練一樣給予教導、指正、管教、指引方向,如此門徒的生命才會茁壯、剛強、有目標和承擔力。門徒有時會衝過頭,你必須幫他踩煞車;有時他會搞不清楚方向(例如未來的道路、交往的對象),你必須幫助他尋見神的心意;所以,一位門訓者必須學習在扮演父母的角色上平衡。同時在門訓的旅程中,門訓者必須學習用神的眼光與心去擁抱、陪伴與等待對方成長,否則會揠苗助長或是輕易放棄!切記:生命的成長是需要時間與過程的!

三、門訓者信任的放手

門訓有不同的階段:起初門訓者做給門徒看,接著門訓者與門徒一起做;下一階段門徒做,門訓者在旁指導;最後,門訓者成全與委任門徒起來挑大樑。門訓者要不斷在基督裡提升自己的安全感與信任感,以至於願意授權給新興起的門徒與領袖。一方面門訓者要大膽地栽培不同個性、性別、恩賜的人。當有新人來到我的小組,即便他是慕道友,我就禱告求問神這個人未來的發展為何?要如何帶領他?將來要把他擺在什麼地方最合適?他的恩賜是什麼?當我們用這樣的心與眼光去看待他們時,會發現許多未來的領袖。

另一方面,門訓者要願意成全門徒起來擔任領袖的角色,要願意授權與提拔他。即便對方還需要調整,但神並不是要我們完全了,才可以服事祂。門訓是建立在愛與信任的關係中,這兩樣元素會影響未來的授權與成全。當然在授權後,門訓者不是完全不過問門徒的狀況。門訓的關係是一輩子的,所以,門訓者仍要不斷地在旁關心、支持與提醒,而門徒仍必須以謙卑、受教與尊重的態度不定期的回報自己的狀況,才能建立健康又美好的門訓關係。

這些年的耕耘,我逐漸看見門訓帶來的收成與美好的果效。不單單在牧養上得救人數的增長,領袖與門徒在質與量上倍增,更看見許多弟兄姊妹生命剛強,不論在校園內、職場上勇敢為耶穌作見證,不斷向外開拓,將神的國度彰顯在各處。另一方面,因為有更多的領袖起來擔任區長與小組長的角色,也有好幾位成為全職傳道人,他們與我一起承擔牧養與門訓的事奉,使我有更多機會在生命、事奉上也被擴展。

聖經告訴我們,神賜給我們生養眾多的生命。耶穌升天前又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19~20)神要祂的教會不斷在屬靈裏生出許多門徒來。唯有門徒才能擴展神的國,完成神所託付的大使命!

(作者為青年牧區牧師、生命培訓學院老師)

相關文章

2025.01.08
台大癌醫的平安夜,雅音詩班溫馨獻唱
2024年12月24日,台北靈糧堂雅音小詩班約15人,前往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下稱台大癌醫)報佳音。雅音詩班團牧劉敏慈提及,「今年報佳音活動,觀眾比去年多,溫馨的氣氛提升很多。」她補充,過去院方較少受理宗教團體要入院辦音樂會的申請,但感謝神,今年已是連續兩年走進醫院。 音樂會中,詩班不僅身穿喜氣的紅色背心及戴花圈頭飾,更是帶來傳唱度高的歌曲《到各山嶺去傳揚》演出。活動志工為這場福音行動...
2025.01.08
《週報選文》異夢特攻隊
去年的21天禁食禱告,對於禱告中心團隊而言是很大的提升,特別是美國團隊在「做異夢」、「解異夢」的運作模式,我們看見團隊如何一同領受啟示,並就著所領受的,透過禱告治理、贏得屬靈制空權。周神助牧師在21天籌備期間就曾提醒我們,要把這樣的恩膏留在台北靈糧堂,而禱告中心團隊真的就在21天過後,開始領受異夢,並在團隊中操練如何解夢,並按照所領受的啟示在禱告中與上帝同工。以下想跟大家分享其中兩個我們在為台北靈...
2024.12.30
2025年異象聖靈澆灌·應許實現-主任牧師專訪
走過2024年,在「置身榮耀·愛中合一」的異象、靈糧70的對焦中,神給台北靈糧堂2025年的異象是「聖靈澆灌·應許實現」,以及核心經文路四:18~19。迎向2025年,我們該如何回應神的心意?創意處專訪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跟我們談談他眼中的「聖靈澆灌·應許實現」: 靈糧70中,許多人都領受,聖靈要大大澆灌在教會。「我們要在這個恩膏裡面傳揚福音,使神的國度榮耀彰顯。」周巽正相信,「我們要看見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