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靈糧誌No.52】從失親到安親,在愛中有依靠、在料理中找到盼望

文|劉子寧 圖片來源|大安婦女中心

刊登日期/ 2023.12.12

十三年來,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辦理「臺北市大安婦女支持培力中心」( 以下簡稱大安婦女中心 ),除了提供場地給社區音樂會、方塊舞排練、讀書會討論和舉辦各式講座;還有一群駐點社工,陪伴大安區婦女在婚姻、關係中所面臨的各種掙扎、痛苦、子女衝突、經濟焦慮等心情,在無數場對話中,也走進她們的家,透過陪伴、媒合資源,希望能帶著神的愛,為社會被忽視的一角,盡點綿薄之力。

從封閉自我到成為志工,找回獨一無二的價值|王皓洋
「被社工關心時,我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一種無私而不後悔的愛,我不太習慣……」。對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的王皓洋來說,素昧平生的社工,對他跟家人在困境中展現的關愛,讓他感到既意外又溫暖。

十幾年前,才國一的他,就要面對媽媽罹患乳癌,家中因經濟狀況不佳而被社會局轉介到大安婦女中心,接受支持性服務。升高一時,媽媽不幸離世,頓時失去摯親。告別式那天,來參加的人,他幾乎都不認識,猶記得突然看見社工坐在台下,有種熟悉、溫暖的感覺。

但失親的打擊使他變得封閉,成天關在家裡打電動,在社工協助王皓洋安排心理輔導下,陪伴他走過悲傷歷程,進而透過引導,協助找到打工的機會,並進入餐飲學校就讀。

事隔多年,真的走上廚師之路的王皓洋,有空仍會回到大安婦女中心探望社工、聊聊近況。王皓洋還擔任暑期營隊志工,陪孩子騎腳踏車、教孩子做菜,他用心規劃菜單、準備食材,透過當志工,找回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我很慶幸自己沒有變壞或誤入歧途,也能幫助有需要的孩子。」透過破碎卻找到盼望的成長經歷,王皓洋自詡能付出愛,鼓勵有相同遭遇的人。

在愛中找到盼望,為生命訂定新方向|Yuli
育有兩名年幼兒子的 Yuli,是一位離婚的印尼籍媽媽,透過庇護中心轉介至大安婦女中心。過去跟著前夫嫁到台灣的她,歷經多次婚姻波折與不平等的對待,甚至產生自我了結的念頭,但因著上帝的恩典,現已受洗成為基督徒,帶著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感謝主,給了我兩個很棒的禮物。」Yuli興奮地分享經歷過的神蹟奇事。有一次大兒子不慎打翻一大桶滾燙沸水,導致右側身體嚴重燙傷,被醫生判定必須開刀治療;在沖冰水、做燙傷急救的過程中,偏偏孩子感冒暫時無法開刀,需先住院觀察。

因 Yuli 當時還沒受洗,但有教會姊妹關心她、為她代禱。當天晚上她做了一個異夢,是一位充滿光芒,穿著白袍的人,張開手給了 Yuli 一個擁抱;不到一週,醫生驚訝地發現大兒子的燙傷好轉,也不需要開刀了。

另一次,則是在懷著小兒子 5 個月時,產檢結果被診斷為唐氏症寶寶,婆家毫不猶豫地要她拿掉孩子。難過的 Yuli,向神祈求祝福,結果相同的畫面又再次出現,那位充滿光芒的人一樣張開手給予安慰,而這次她心裡就有平安,最後產下一名健康的男嬰。Yuli 後來明白,這位充滿光芒的人正是耶穌,親自顯現來安慰沮喪無助的她。

現在的 Yuli,透過大安婦女中心的協助,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也在中心培力下,結合烘焙的興趣,研發出各樣的糕點,例如:檸檬塔、斑蘭葉蛋糕、馬林糖等;不時參與市集擺攤賣小魚乾辣椒醬。社工也協助她媒合訂單、增加收入。「真的感謝主,我現在每天都喜樂啊,和婦女中心的人就像家人一樣。」對離鄉背井的新住民 Yuli 來說,大安婦女中心就像第二個家,感受到神的愛、盼望,同時找到支持人生方向的力量。

(適逢大安婦女中心三八婦女節,Yuli 擔任蛋糕製作講師。)

相關文章

2024.11.27
「迦南美地共享空間」剪綵
大家還記得「靈糧幼兒園」嗎?在靈糧山莊2.0整建完成後,原靈糧幼兒園也接續改裝,並重新更名為「迦南美地共享空間」;自今年7月份以來,歷時了三個多月的拆除、施工、裝潢,終於重新回到眾人的視線。11月23日由台北靈糧堂執事會朱黃傑主席、主任牧師周巽正牧師、執事會林慶豐副主席、陳一強執事、牧養核心團隊廖承增牧師以及治理外展總部呂健萍執行長等,一同為「迦南美地共享空間」舉行剪綵儀式,在眾人的喜悅中,迎接新...
2024.11.22
靈糧七十,在服事中經歷醫治與接納
我是被大學同學傳福音、信主近三十年的基督徒。剛信主,便開始服事,後來進入職場、結婚成家,當季節漸漸改變,我再次把重心轉回教會服事,卻漸漸失焦,找不回初信之時,與神、與主內家人間的單純、敞開和自在的關係,只剩配搭服事的戰兢。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聖經》浪子比喻中,在家長年勞力、沒有享受父愛的長子。 兩年前,因健康出問題,加上服事中有時會與同工溝通不良,我原先希望能把話講開、真正和好,安心面對接下來辛苦...
2024.11.20
《週報選文》撒下宣教的種子
早在十五年前也就是2009年的時候,我跟我媽去了泰北的帕黨學生中心,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出國短宣。當時我可以做的事情不多、也不知道該怎麼服事,每天就跟著大家一起敬拜、家訪、走禱、陪學生玩。 那趟回來後,我每天和爸媽一起的睡前禱告開始有了變化。不同國家的宣教士開始慢慢進入我的代禱清單,禱告開始變得越來越長;在我十二歲開始叛逆,不願意睡前禱告,但每晚上我還是會一次次提到宣教士的名字和宣教地,即使可能沒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