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習到樂活——袁祝曾父女兩代同行,互為祝福
作者:文◎吳芳儀 來源:期刊 - 2019靈糧季刊第二季 - 2019-04-26出版 類別:人物故事
刊登日期/ 2019.04.02
一對看似平凡的父女,過著很不平凡的生活。從來不是音樂專業的袁伯伯 (袁祝曾),在高齡90歲時,開了一場音樂會;女兒袁友雯在而立之年,不顧外界一片看衰,遠赴美國學習飛行並取得飛行員資格,現為香港航空機長。
是什麼原因,讓這對父女突破一般人既有的框架和限制,活出令自己無愧的人生?
父女互為榜樣,打破限制
女兒:「我問自己:『父親年紀這麼大了,都沒有停止進步跟學習,難道我要停在這裡嗎?』」
剛結束了一段令人心碎的婚姻,友雯背負前夫留下的百萬卡債,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遇見了耶穌。
信仰給了她重新站起的力量,讓她想起白髮蒼蒼的父親,至今仍然不斷地在積極學習,於是她立下心志:絕對不能讓自己的人生就停在這裡。友雯深知自己的個性,不適合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原本就是空服員的她,認為翱翔天際仍是最理想的工作狀態,所以她決定去報考飛行員。
然而,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友雯除了要面對許多質疑的聲音,心中也充滿了自我懷疑和恐懼:「我沒唸過大學、英文又不好,真的能考得上嗎?如果我辭去穩定的空服員工作去考機師,萬一沒考上的話,豈不是會一無所有?我已經欠了一屁股債,還要貸款去學飛行嗎?」
當時,友雯跟著教會一起去韓國禱告山,在那裡,她經歷了聖靈極大的觸摸,友雯形容:「我心中所有的擔憂和恐懼,通通被聖靈轉化成一種力量,我裡面突然有一種決心告訴自己:我一定做得到!」於是她不斷緊抓著神的話語和應許:「信是得著,就必得著」(可十一24);「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可十27);「靠著那加給我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3);「流淚撒種的,將要歡呼收割」(詩一二六5)……。因著上帝的幫助,讓友雯鼓起勇氣到美國學習飛行。經過九個月的努力,她學成並考進長榮,三年後加入香港航空。後來,嫁給同是飛行員的丈夫,現在擁有兩個可愛健康的孩子,在事業、家庭都經歷上帝的賜福。
父親:「女兒能夠當機師,對我而言像一場夢一樣。我在她身上真的看見禱告的力量。」
「有一天,我在友雯的書桌上看見一本飛行員手冊,我問她:『妳想考飛行員嗎?』她說她真的很想。我心裡大吃一驚,不禁也有些懷疑,這個從小學業成績就不怎麼樣的女兒,真的有辦法做到嗎?但做父親的總不能澆孩子冷水,於是我告訴友雯:『就按照妳的計畫進行,我會全力支持妳。』」袁伯伯敘述這段故事時,當時的驚訝與喜悅彷彿歷歷在目。
2006年,友雯在美國受訓時,袁伯伯曾經去探望她,也坐了友雯駕駛的飛機,他形容:「她起飛、降落都蠻平穩的,我開始對她比較有信心了。」在受訓期間,友雯需要讀大量的原文書,袁伯伯真的不明白這個英文不好的女兒是怎麼辦到的,但友雯告訴他:「都是透過禱告,神會給我力量。」
袁伯伯表示,過去他對基督教不是很認同,特別是「信就得救」,這一點他不是很能明白——怎麼可能相信耶穌之後,過去所有犯的罪就一筆勾銷了呢?所以他一直對基督教有些排斥。當時袁伯伯已是一位二十幾年的虔誠佛教徒,英文能力不錯的他,長期在慈濟擔任翻譯志工,但他從友雯的身上,看見禱告是大有能力,所以觀念開始漸漸有些轉化。後來,他有機會到益人學苑上課,接觸到許多基督徒;之後,也在益人學苑校長連麗玉牧師的鼓勵下接受了洗禮,並且開始讀經、參加小組生活。袁伯伯形容:「我發現我的觀念其實和聖經真理很一致,所以在基督信仰裡,覺得非常自在。」
2018年7月4日,袁伯伯在台北靈糧堂受洗時,友雯人正在香港,當她得知這個消息,興奮得激動落淚,因為神垂聽了她的禱告,成就了超乎她所求所想的事。
突破身體限制,高齡九十開音樂會
袁伯伯是一位非常樂於學習的人,甚至在他75歲的時候,開始在社區大學裡學習唱英文歌、國台語的卡拉OK, 並且86歲開始學習二胡,88歲開始學習數位薩克斯風,90歲重拾六十幾年沒碰過的小提琴,平常也學習用鋼琴自彈自唱。信主後的他,多了一群屬靈家人陪他一起把夢做大。
袁伯伯笑著說:「其實這場音樂會,我是糊裡糊塗答應的,要是我有仔細思考的話,我大概不會這麼做。」袁伯伯認為,論到專業技術,無論唱歌或樂器演奏,他都沒有資格舉行音樂會。所以他知道這場音樂會,不是要來表現他自己,但這場音樂會能帶給大家的,就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精神,藉此見證神的榮耀。他也盼望能夠鼓勵退休的朋友,不要整天窩在家裡看電視,而是要走出家門,踏入社會,展開學習之旅。
今年3月2日,「90非凡之聲」感恩音樂會在台北靈糧堂宣教大樓四樓舉行;原本只是一個小型的班級音樂聚會,在神奇妙的引領,及益人學苑同工們的熱心促成之下,家族成員從國外返台,社區大學同學也紛紛來捧場學習,竟有兩百多人與會,且80%的觀眾,多為第一次進入教會。當天,袁伯伯以喜樂感恩的心演唱和彈奏樂器,加上父女倆同台作見證,現場十分溫馨感人。值得一提的是,受邀前來的,除了來自袁伯伯四面八方的親朋好友,其中也包含許多慈濟的師兄師姐,因為袁伯伯認為,這些都是他二十幾年的老朋友,不能因為他成為基督徒,就把這些關係斷掉了,這不是他做人的道理。
為了這次音樂會,袁伯伯練習到手受傷,他對音樂會的重視,以及認真的學習態度,由此可見。而當天表演,帥氣的西裝底下,其實還藏著兩個引流的袋子,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更換。即便生活有一些不便,袁伯伯仍然選擇讓他的人生過的精彩,不被這些因素給限制。問他祕訣何在,袁伯伯笑著說:「沒有什麼祕訣,因為我根本不去想它!我90歲了,身體難免會有狀況,就只能跟它共存,一天到晚去想這些事,日子還怎麼過呢?」
袁伯伯就是這樣一個人,不定睛在自己身體的限制,而是將焦點放在所熱愛的事物上,每天唱唱歌、玩玩樂器,仰望主並讓自己生活過得充實、愉快。
兩代互為祝福,高齡化社會的解套
父母的健康、樂活是兒女的福氣,而兒女的生活、工作穩定,是父母心中最大的安慰。從袁伯伯跟友雯的互動中,可看見兒女對父母的尊榮和孝順,也可看見父母對兒女的支持和成全。當台灣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很多人開始憂慮、想要找到應對的方法,而袁伯伯的家庭,好像成為了一種典範,為這困境帶來一絲盼望。
聖經瑪拉基書四章6節寫道:「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當兩代願意同心同行,或許高齡化社會不會這麼令人無助,反而使神的心意和榮耀能夠完全地彰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