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地馬拉的神蹟

作者:口述◎康仁秀 翻譯◎王建玫 來源:期刊 - 2018靈糧季刊第三季 - 2018-08-24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刊登日期/ 2018.07.02

按:七月八日,Stevan正式接下瓜地馬拉靈糧堂主任牧師的棒子,展開教會世代傳承的新頁,回溯過往,我們看見上帝之手在其中的保守和帶領——神蹟正持續發生中。

自從兩年前我們開始在瓜地馬拉植堂後,當地的分堂和台灣母堂雙方都經歷了不少的挑戰。

瓜國當地會眾的組成大多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們亟欲尋求教會整體的改變與轉化。當台北母堂開始在財務上予以支持,並協助他們度過教會的轉型期,起先,在很短的時間內,有了重大的轉變——這間教會從過去一無所有,到變成擁有最高級設備、聚會程序清楚分明的教會,聚會地點也從原本全瓜地馬拉市犯罪率最高的地區搬到最安全的地方。然而,看似應該可以穩穩繼續進行轉化的教會,卻在無預警的情形下發生了一些棘手的轉折,使得原本的風平浪靜開始出現許多起伏。

有一些習慣過去做事方式的人,對於新的變化反彈很大,新一代的成員也因著自身生命不夠成熟,開始在領袖團隊中開始製造分裂,自以為是、彼此爭競。瓜國分堂內部因著這個轉變,以及彼此爭競誰為大,必須面臨後續的影響以及所造成的傷痛。

此外,要申請成為靈糧堂的分堂,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在過程中面臨的第一個衝擊,就是兩邊的文化差異。這使得台灣與瓜地馬拉雙方的領導團隊彼此有些誤會,也因為距離遙遠和時差的關係,一直無法很有效率的溝通。而這也讓許多大大小小的問題逐一浮現,在過去的兩年裡,我們甚至曾多次感到這條路或許根本行不通。

然而,如同我們在剛開始植堂時期所經歷到的許多神蹟一樣,神默默地工作,開始把一些關鍵人物、環境和不同的部分,如同拼圖般地一一拼合在一起,使萬事互相效力。瓜地馬拉與台灣的關係非常特別,就如同瓜國是台灣寥寥可數的邦交國之一,在技術、資源、商業、教育和外交關係上,都有許多交流。因著台灣與瓜地馬拉的友好關係,我們開始與當地教會也培養起親近的關係。

透過不斷地彼此溝通,數次拜訪瓜地馬拉,又讓當地的團隊來到台灣觀摩交流幾個月,漸漸地,那些本來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事,才開始有些進展。我們開始有了心與心的連結,也彼此瞭解與相愛。

 

2017年的夏天,我到瓜地馬拉準備著手進行一個神所帶領的轉變。瓜地馬拉教會的主任牧師Josue總希望可以把他的事工外袍交給兒子Stevan。Stevan雖然年輕又剛新婚,但他已經有自己的事業好些年了。他從以前就知道神呼召他,如同呼召他的父親一樣,要進入全職服事;只是他不知道這件事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會發生。他平常週間在教會擔任實習傳道,週末就去打理其他幾種不同的副業,不過他主要的心力都還是放在刺青工作室上。神使Stevan在藝術與創意這方面特別有恩賜,尤其瓜地馬拉這個國家對於刺青的態度偏向保守,甚至可能瞧不起有刺青的人,但他居然把它轉變成為一個可以向人傳講神的愛與福音的管道。

當我在瓜地馬拉的那段期間,我們知道神正在攪動Stevan心裡的異象與夢想,同時也開始攪動他的父親Josue牧師的心。討論中,我們都感受到神將帶領他們父子在2018年時進行交棒,但是在交棒前,需要確認Stevan已經預備好要承接瓜地馬拉靈糧堂主任牧師的位子。

 

2018年一月,我們邀請Stevan和他團隊裡的五個人來到台灣,並讓他們在國際事工部(Bread of Life Internation)實習兩個月,使他們接受裝備,好知道未來該如何面對每天的服事,教導他們瞭解成為全職領袖後,需要擁有什麼樣的心態與技巧,才能夠打造出一個健康且有果效的團隊。當他們在台灣的那段時間,Stevan全神貫注地帶領他的團隊負責去規劃隔年的行程、即將發生的交棒、架構方面的改變,以及有助於台灣與瓜國雙方能夠更有效溝通、合作的方式。也是在這段時間,神使這群新一代的領袖開始領受一個關於當地教會更為清楚的異象。當我們一起敬拜、夢想和計畫時,神開始把我們的心連結在一起,好叫我們能夠承接祂早就計畫好要傳承給瓜地馬拉年輕領袖的產業。

能夠宣布Stevan在七月八日正式接下瓜地馬拉靈糧堂主任牧師的棒子,這件事令我非常地興奮。我們在台灣也尊榮並祝福了Stevan的父親和母親——Josue牧師與Sarai師母,感謝他們過去這卅二年來忠心地服事與擺上;接下來,他們也會以屬靈父母的角色持續服事教會。

今年,我們確實看見以賽亞書五十四章2至3節:「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CNV要擴張你帳幕的地方,伸展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制;要拉長你的繩索,堅固你的橛子。

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實現在整個靈糧堂大家庭和瓜地馬拉的教會裡。我們將看見新崛起的後代們,好好地接手處理神所賜給他們的地業;我們也尊榮那些走在我們前頭的父老們,若不是他們付出努力和代價,我們就無法承接這麼美好的產業。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宣教植堂處宣教士)

相關文章

2024.11.27
「迦南美地共享空間」剪綵
大家還記得「靈糧幼兒園」嗎?在靈糧山莊2.0整建完成後,原靈糧幼兒園也接續改裝,並重新更名為「迦南美地共享空間」;自今年7月份以來,歷時了三個多月的拆除、施工、裝潢,終於重新回到眾人的視線。11月23日由台北靈糧堂執事會朱黃傑主席、主任牧師周巽正牧師、執事會林慶豐副主席、陳一強執事、牧養核心團隊廖承增牧師以及治理外展總部呂健萍執行長等,一同為「迦南美地共享空間」舉行剪綵儀式,在眾人的喜悅中,迎接新...
2024.11.22
靈糧七十,在服事中經歷醫治與接納
我是被大學同學傳福音、信主近三十年的基督徒。剛信主,便開始服事,後來進入職場、結婚成家,當季節漸漸改變,我再次把重心轉回教會服事,卻漸漸失焦,找不回初信之時,與神、與主內家人間的單純、敞開和自在的關係,只剩配搭服事的戰兢。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聖經》浪子比喻中,在家長年勞力、沒有享受父愛的長子。 兩年前,因健康出問題,加上服事中有時會與同工溝通不良,我原先希望能把話講開、真正和好,安心面對接下來辛苦...
2024.11.20
《週報選文》撒下宣教的種子
早在十五年前也就是2009年的時候,我跟我媽去了泰北的帕黨學生中心,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出國短宣。當時我可以做的事情不多、也不知道該怎麼服事,每天就跟著大家一起敬拜、家訪、走禱、陪學生玩。 那趟回來後,我每天和爸媽一起的睡前禱告開始有了變化。不同國家的宣教士開始慢慢進入我的代禱清單,禱告開始變得越來越長;在我十二歲開始叛逆,不願意睡前禱告,但每晚上我還是會一次次提到宣教士的名字和宣教地,即使可能沒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