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切都重新啟動……你準備好了嗎?

文|Ruth

刊登日期/ 2023.03.21

如果神要我去,祂一定會開道路

「進到公司兩年,沒看過同事休這麼長的假,我的工作不太能空這麼多天,我可以請假嗎?我聽得懂英文,但是英文口說不太好怎麼辦?我的身體能不能適應當地的氣候?我不在台灣的日子裡,工作上會發生什麼事?我擔憂自己因著沒有到異文化長期生活或工作過的經驗而成為團隊的拖油瓶,害怕天氣跟語言都讓我難以適應。」這是一位二月份從匈牙利短宣隊回來的團員,在預備前往地球另一端時曾有的種種心聲。當我們對神放在心中的感動說「yes」的時候,也必然會面對排山倒海的自我懷疑和控告聲,但最後短宣錄取通知卻猶如聖誕禮物般地臨到她。

從背後拿出五餅二魚的降服

想像一位小男孩靦腆地從背後給出自己的五餅二魚小點心,如果今天換作是我們,可能會有哪些心境?「我肯定會被笑翻,好丟臉阿!」「他們會想說我在玩什麼扮家家酒遊戲?」就如同我們在回應神的感動時,第一個面臨的感受就是「不足」一位二月從匈牙利回來的團員分享:「在一次帶烏克蘭小朋友活動時,孩子們玩瘋了,他們互相追逐、推拉,黏土或筆拿來就互丟,那時我感到內心崩潰,我不住禱告,求神給我智慧,後來我和另一個團員突然想到可以讓孩子來比賽,而我也想到該怎麼進行這個比賽。在宣教現場所產生的擔憂,都能因著神的恩典,一一地迎刃而解並成全祂的心意。」

當一切都成為糞土

如果我賺得了一生中最想要的權力、財富以及被公認的社會聲望,卻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那會是什麼樣的生命光景?一場浩劫性的戰爭,讓過往的努力化為烏有。「從零開始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只希望找個地方安歇下來,只能從他們眼神中看到『無助』跟『徬徨』,當自己身歷其境後,便更能同理他們所處的景況」這是來自今年二月份去匈牙利服事烏克蘭人的Ann所論述。「那種無助感,我們什麼也作不了,但透過『同理』的同在(be present)與傾聽,便能在當中訴說『支持』的語言。」這是一段說不出卻能流露出來的語言。

我們都在各自的脈絡中尋找「和平」

對於戰爭的敏感話題,烏克蘭人的反應是害怕甚至不願意再提起,但是當他們在一些情境主動談起時,我們能理解他們對當今打仗現況各持有贊成與反對的看法。看法本身並沒有對錯,身處台灣的我們其實不難理解,因為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我們,都是活在過去複雜的政治意識形態與歷史脈絡交錯而成的環境中,而我們也只能更多回到公義的神裡面,緊緊抓住神,因為我們就是存在於一個不公義的世代。Ann繼續論述:「聊到最後,我發現不論打與不打,事實上他們追求的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和平』」。(作者為IMission1 團隊夥伴)

IMission1官網:https://www.imission1.org/

相關文章

2025.07.01
服事,拉住了我的生命
「我經歷了工作失敗、創業挫敗,但這些都沒有讓我離開神;既然如此,我又怎能離開我的服事?」王克偉在台北靈糧堂擔任聚會音控義工二十餘年,對他而言,服事不僅僅是責任,而是他與神關係的繩索,更是一條讓他走過風雨、站穩腳步的恩典之路。「服事,拉住了我的生命。」  從一次代打到二十年守候——服事的轉變 王克偉第一次踏上教會音控台,其實是一次代打。當時音控同工臨時缺席,小組長想起他玩過汽車音響,便問:「要不要上...
2025.07.01
病房裡的靈修時光,見證苦難中的恩典
「苦難是化妝的祝福,這個祝福,不僅能祝福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的祝福。」這句話不是口號,而是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張菊仙,親身走過生命低谷的深刻告白。 小學三年級時,因為遭遇酒駕司機撞擊,張菊仙視覺神經嚴重受損,成為視距僅有五公分的後天視障者。雖然視線模糊,但她對神的認識越來越清晰。透過全教會「每日靈糧」計畫的開展,她逐漸穩定靈修,走上信心更新的旅程。 在學習放手中,看見神的掌權 「放手,是我在學習的功課...
2025.07.01
從死亡邊緣到成為祝福,是禱告翻轉生命
「過去沒有神的日子,就像行屍走肉一樣。」世新大學四年級生、週日學生崇拜的陳臻回憶,自己從小在教會長大,對神並不陌生,卻曾有一段幾乎離開教會的時期。 剛上大學的那段日子,她的生活重心放在朋友和感情上。「每天玩到很晚才回家,隔天無法早起。」因此,她漸漸不再參加教會的學生崇拜,也慢慢失去與神的連結。 一個禱告,喚回信仰重生 「我深陷憂鬱,不知道活著的意義。」陳臻坦言,高中求學階段,常萌生尋死的念頭。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