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傳統信仰,神帶領跨三代的客家家庭翻轉生命

文、照片提供/陳新仁

刊登日期/ 2024.05.09

日本統治時代,祖父母是收集樟腦油的工人,生活清苦。台灣光復後,一家人從桃園市楊梅區來到台北市。祖父從事三輪車伕、祖母幫人洗衣煮飯,在爸爸木工學成出師後,生活逐漸安定。一個曾三、四代同堂的客家家庭,生活習俗與宗教信仰都與原鄉有很緊密的連結,是一條無法切斷的文化臍帶。

神桌上放置的媽祖、關公的神像,無法視為內心深層的信仰

我是家族中的長子、長孫。幼年時期,被父母帶到外婆家附近一座供奉三太子神像的家廟中,將穿過的衣服進行過火驅邪,做神明的義子,雖是為了我能夠健康成長,但這段記憶卻充斥著滿滿的恐懼感。

國小時期,鄰居好友是客家人、來自乩童家庭,我們時常一起看著他的爸爸在神明桌上畫符咒、替人卜卦說預言。但有天,好友發生車禍逝世,當時我納悶想著,為何他的爸爸不能預知這件事而去避開?我的家中長輩常強調祭拜祖先,是感念他們為家族付出的一切。在祖先的牌位旁,也會放置媽祖、關公的神像,然而我卻無法視為內心深層的信仰。

偶爾,會被同學邀請到家附近的教會聚會,但仍把重心放在課業上、對福音無感。及至大學畢業,我進入國防科技研究單位,擁有穩定的職業,一路走來,我認為意志與努力是決定人生命運的要素。

煞車失靈,我們呼求耶穌救命,不久就出現平坦的邊坡

對基督信仰有重新的認識,是因為看見丈母娘生命翻轉的見證。她以前是夜市擺攤的老闆,每週末、結束營業後,會揪友到北海岸的十八王公廟,祈求生意興隆。後來,一位朋友勸她「要拜神明,不如就拜最大的神。」這句話引起她極大的興趣,之後,這位朋友帶她進到教會,認識真理,從此,丈母娘的個性越加喜樂安穩,如今積極傳福音為主作見證。 

不僅如此,我在教會舉辦的特會中,也深受聖靈的感動,受洗成為基督徒。信主後,有兩個印象深刻的事件,促使我更深知道祂是又真又活的。第一個,有次開車在陽明山下坡的路段,煞車失靈。眼見就要撞上前車時,我和太太情急之下呼求主耶穌救命,不久,就出現平坦的邊坡,以致車子能夠緩慢停下,化解開車危機。 

第二件事,是有次我開小貨車,載運一噸多的貨品到基隆碼頭卸貨,在高速公路半途中,突然發生爆胎事件。當時貨車已偏移出正常路線,一旁的同事也受到驚嚇,我的內心卻平安無懼、穩當的抓住方向盤將車回正,安全開下交流道找到車廠修理。後來發現,貨車的輪胎已過度老化產生龜裂,所幸信仰帶來平靜安穩的心,讓我化險為夷。

(陳新仁全家合照)

首座建立在原鄉老家楊梅公墓內的基督徒墓園

感謝神,我有溫柔謙卑與尊榮長輩的好妻子。這與她小時候就在教會,受到真理薰陶有密切的關係,也是孩子和父母成為基督徒的關鍵人物。在我出國唸書的期間,她帶著兩個兒子到教會、參加主日學,孩子漸長,成為教會的一份子。

透過妻子的姊姊介紹,我們夫妻每週六上午,帶著我的父母來到台北靈糧堂客語牧區聚會。牧師用親切的客語講道,讓老家人易吸收、弟兄姊妹也會用家鄉母語彼此激勵打氣。記得有位96歲的高齡廣東籍基督徒老兵,逢人問候,「你是上帝眼中的寶貝」,這讓我的父母留下深刻印象,開始對上帝有了渴慕。在小組家人持續的陪伴下,他們終於接受耶穌、受洗成為基督徒。

信主後的日子,仍會遇到苦難。媽媽被診斷罹癌,需定時往來醫院接受療程,但仍參加聚會與弟兄姊妹話家常。一年多前,她在平靜中安息主懷,雖內心不捨,但基督信仰幫助我們勇敢面對親人的離去。當時,家人苦惱要如何安葬骨灰之際,神開啟一扇門。藉著我們的陳氏宗親祖祠進行修繕工程期間,順勢將前方的祖墳重新整頓,改成基督教型式,作為媽媽長眠主懷之處,它也是首座建立在老家楊梅公墓內的基督徒墓園。今年起,我們更採用敬神尊祖、追思三禮的禮儀來緬懷她。

至今,爸爸仍穩定在靈糧堂客語崇拜聚會,常參與小組戶外的休憩活動。如同耶穌所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但願我們都能認識福音,成為上帝的寶貝兒女,恢復與神和好的關係,享受祂賜給我們的美好生命。

相關文章

2024.11.27
「迦南美地共享空間」剪綵
大家還記得「靈糧幼兒園」嗎?在靈糧山莊2.0整建完成後,原靈糧幼兒園也接續改裝,並重新更名為「迦南美地共享空間」;自今年7月份以來,歷時了三個多月的拆除、施工、裝潢,終於重新回到眾人的視線。11月23日由台北靈糧堂執事會朱黃傑主席、主任牧師周巽正牧師、執事會林慶豐副主席、陳一強執事、牧養核心團隊廖承增牧師以及治理外展總部呂健萍執行長等,一同為「迦南美地共享空間」舉行剪綵儀式,在眾人的喜悅中,迎接新...
2024.11.22
靈糧七十,在服事中經歷醫治與接納
我是被大學同學傳福音、信主近三十年的基督徒。剛信主,便開始服事,後來進入職場、結婚成家,當季節漸漸改變,我再次把重心轉回教會服事,卻漸漸失焦,找不回初信之時,與神、與主內家人間的單純、敞開和自在的關係,只剩配搭服事的戰兢。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聖經》浪子比喻中,在家長年勞力、沒有享受父愛的長子。 兩年前,因健康出問題,加上服事中有時會與同工溝通不良,我原先希望能把話講開、真正和好,安心面對接下來辛苦...
2024.11.20
《週報選文》撒下宣教的種子
早在十五年前也就是2009年的時候,我跟我媽去了泰北的帕黨學生中心,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出國短宣。當時我可以做的事情不多、也不知道該怎麼服事,每天就跟著大家一起敬拜、家訪、走禱、陪學生玩。 那趟回來後,我每天和爸媽一起的睡前禱告開始有了變化。不同國家的宣教士開始慢慢進入我的代禱清單,禱告開始變得越來越長;在我十二歲開始叛逆,不願意睡前禱告,但每晚上我還是會一次次提到宣教士的名字和宣教地,即使可能沒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