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自己 走進神的命定

文◎王慶鴻

刊登日期/ 2016.10.30

以往,我靠自己追求工作和績效的突破;但如今我知道一切都在神的手中,我只需單單領受神所賜的福,一步步走入神預備的道路!

在人生的關鍵路口,神總會很快地顯明祂的心意,只是我們常因為「這不是我要的」,而選擇忽略或拒絕。過去,我總會為職場規劃階段性的目標,設定要達成的工作績效及資產財富,也曾經歷過困難挫折、職場低谷,但是神的賜福從沒有離開過。

約三年前(2013年初),我年近四十歲,即將進入職場生涯下半場,正預備下一階段的工作規劃及目標,在禱告尋求神時,神卻賜我一個意念:「即將邁入生命、經驗及智慧的人生巔峰期,是否還要像以前,為達成更好的工作績效、累積更多的財富、追求長官的認同而工作?」就在那一年,神很奇妙地帶領我離開工作十多年的公司(也是我生平第一份工作)。我當時不知道為什麼,但神其實是保守我不需因公司的突然結束,而面臨職場轉換的壓力,並且祂已在為我預備道路。

同年底,職場轉化學院企業領袖班開始招生,區牧有感動要我報名,我以剛換工作及並不是高階主管為由拒絕了。隔幾日,2014年的舊曆年節牧區家族聚會,在妻子所安排的抽取經文紅包活動中,我抽中的經文是:「人為神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路十八29~30)當時神的話語已臨到,但我根本不以為意。

2015舊曆年前,我因新工作的績效大好,準備更積極在職場表現,再次拒絕了教會傳道及妻子建議我去上企領班的感動。但是在年節的牧區家族聚會中,我竟然在近50份的經文紅包中再次抽中同樣的經文!不過,我仍繼續選擇忽略來自神的提醒及感動。

神的作為總是奇妙的!2015年底某次主日,妻子有感動,希望我去參加大堂的成人聚會(我原是固定陪孩子參加兒牧的主日聚會)。當我將孩子安置好,一進入會堂後立刻呆住了,因為投影片上正是我近兩年連續抽中的經文!我有當頭棒喝的感覺。我完全相信這是神賜給我的話語。

神已經等了我三年,即使我無法清楚判斷及規劃接下來的人生目標,但神已經為我規劃好。因此我立即報名企領班,妻子也十分鼓勵並支持我。目前我尚在學程中,即使這段期間再次面臨職場跑道的轉變,但心中較以往充滿平安和踏實。

神也再次的預備我!不僅透過課程讓我更多認識聖經真理,並直接透過職場,讓我重新檢視自我價值觀,更多了解神的心意:將我從尋求人的認同,轉向與神同行;從追求職場績效,轉向單單領受神國度的祝福;從資產財富的累積與比較,轉向發揮神所賜的權柄,在職場傳揚神國福音。

以往,我靠自己追求工作和績效的突破,甚至以此為人生目標,生命中滿是緊張、焦躁與不安;但如今因著神的計劃及帶領,我知道我只需單單領受神所賜的福,一步步走入神預備的道路,不需要猜測神的計劃,也不需要追求及比較,因為一切都在神的手中!

相關文章

2025.05.27
2025 Super Team|五歲的孩子,用充滿好奇心的眼神觀察、領受天父愛每個人的心
今年2025年四月,我和二女兒洪以恩(Willow)、幾位弟兄姊妹跟胡惟開(Daniel)牧師,參與在台北靈糧堂的Superteam,到印尼雅加達短宣。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會帶著5歲半的孩子一起去短宣,源於一年前神感動我先生,要帶著孩子去宣教,也感謝他付上行動,去年就帶著當時快6歲的大女兒,跟著教會的團隊去泰北宣教。所以順理成章的,今年就輪到我帶我們家的二女兒去,特別是當我從Daniel牧師口中聽到有印尼雅加達短宣的機會時,覺得這個神給我們的恩典,因為比起泰北,我想雅加達的環境,對於二女兒來說應該會容易適應一些。 印尼短宣初期,Willow不太享受在其中,她在陌生的環境覺得害怕,不管周遭有多安全,也想要一直跟我牽手,在團隊的Super Kids中,也就是其他隊員一同帶來的孩子們,她也需要時間去認識其他孩子及老師。一開始時,無法像其他Super Kids的孩子一樣,參加在上台敬拜、跳舞、戲劇的服事當中。
2025.05.23
2025 Super Team|在印尼的黑暗處,見證神蹟奇事如影隨形
赤道上,這個擁有一萬七千多座島嶼、全球最多穆斯林的國家,擁有2.4億人口,雖然官方語言是印尼語,卻有三百多個說不同方言的民族,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反抗殖民國家,變為一個共和國。走了七十年的「異中求同」,對印尼來說,一直是不容易的議題,但也因此得見宗教、語言、文化上的豐富。 台北靈糧堂的Super Team今年集結起行,繼匈牙利、肯亞,首度目的地落在亞洲---印尼雅加達,86位來自六個國家的靈糧家人,分成兒童組、探訪組、專案組、Super Kids組(與父母一起去短宣的孩子)與敬拜組,與雅加達出埃及靈糧堂李榮發牧師的團隊,一起進行十天、針對跨文化族群分享福音的旅程。
2025.05.20
是贖回時間的神,讓生命傷口不再痛、擁有全新眼光
「啪!啪!啪!」清晰有力、鋼鐵碰撞的打擊聲,此起彼落的在高爾夫球場響起。睽違八年,再次回到高爾夫球練習場。揮桿練習的球友、授課中的教練、在販售店購物的顧客,記憶中熟悉的畫面映入眼簾。 2017年11月,我卸任分行經理後,便封上球桿,即便是剛買沒多久,甚至一些球桿封膜還沒拆封,就任憑它靜靜地矗立,消化令人羞愧的降職。 被降職前,高爾夫球是我的社交工具,打球的同時,滿腦子都是如何讓客戶買單、增加銀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