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兒女大揭密:管教和懲罰大不同、選擇自由和界線
文/莊依軒、照片提供/Asia for JESUS
刊登日期/ 2024.06.11
2024年五月家庭月的最後一週,台北靈糧堂邀請到曾在紐約市大都會國際兒童事工與加州雷汀伯特利教會兒童事工部門全職、在兒童與家庭領域服事超過15年的賽斯‧達爾 (Seth Dahl),在主日崇拜分享「情感整全的家庭」,充滿啟示與洞見。對此,創意處也特別專訪他,更多談談父母、兒童主日學老師們的屬天牧養法則。
在賽斯的信息中,常常聽到一個重點,就是對孩子所犯的錯,可以「管教」,但不宜「懲罰」,才能帶來彼此的「連結」、而不是「恐懼」。「允許孩子們經歷因著犯錯或不聽話所造成的後果,就是在管教他們,而不是處罰他們。關鍵在於父母的心態,是否被情緒左右。」賽斯‧達爾說,社會上普遍的教養方式,是父母在怒氣中,想要改變孩子偏差的行為,導致孩子變的是在恐懼裡面追求好行為。「我們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強調。
有一次,賽斯‧達爾的女兒在使用平板電腦看節目和玩遊戲,已經超過規定的時間,當他跟向女兒表達該關機了,女兒一氣之下把它丟到房間。賽斯‧達爾不帶情緒地跟她說,如果平板電腦摔壞了,他會覺得往後不適合讓她用平板電腦;但如果她把平板電腦放好,之後就還可以繼續用,讓女兒自己做決定,而孩子後來也願意好好收拾。
賽斯‧達爾補充,自己當下的確會擔心女兒把平板電腦丟掉,但並沒有帶著怒氣去回應,「我依然會給出選擇,讓她知道會有哪些後果。」帶著憤怒回應固然不好,但如果我們不管教孩子,也等同是邀請孤兒的靈來影響孩子的生命。(約壹四18、來十二8)
論到華人文化中,普遍很容易有羞愧感,落入行為、表現主義中。他坦言,父母需要辨識所處的文化中,找出與天國文化、與神相悖逆的價值,去調整對待孩子的方式。賽斯‧達爾強調,這件事的重要性在於,「孩子通常會從與父母的互動中,尋找天父的形象,當孩子難以想像天父的真實樣貌,責任可能就在我們身上。」
在賽斯‧達爾著作《孩子的屬靈覺醒 》的第一章,談到他會為女兒未來的丈夫禱告,同時也領受到神提醒他,必須要先成為這樣的丈夫去愛她的母親,示範給女兒看。至於目前社會上常有功能失衡的家庭,例如離婚、單親、重組家庭,該怎麼辦?
「如果單親家長希望孩子有未來配偶的參考範本,最好的建議就是加入教會,尋找健康的男性兄長榜樣。」他分享到自己經歷父母離婚,在單親家庭中長大,長期沒有健康的父親形象,幸好母親會帶他去教會,當時牧養他的青年牧師,影響自己的生命直到如今。
另外,他提醒,現今的網絡電視節目中,常傳遞不健康的婚姻、兩性關係價值。「父母要小心孩子們從媒體吸收的內容,否則對他們未來的婚姻沒有幫助。」接著,賽斯‧達爾指出,自己的媽媽每天早上五點都會起床,為全家人禱告。「即便是單親家庭,也可以為著孩子禱告,能夠找到屬靈父母的榜樣。」
作為兒童主日學的老師,如果孩子的家庭教育和教會想傳遞的價值有落差,該如何有智慧的引導孩子?賽斯‧達爾的看法是,來到主日學的每個孩子家庭議題都不同,「有些孩子被父母沒有界線的控制而感到恐懼,需要更多的自由;有些孩子則是父母太放任,導致孩子過度自由,需要設下界線。」他直言,無論孩子的家庭文化為何,在兒童主日學,需要教導孩子學習自由和界線,讓孩子做選擇。
他以美國伯特利教會的兒童主日學為例,敬拜時,老師們會在教室劃分三區:有可以大聲唱的地方、可以安靜沉浸在神同在的地方和跳舞區。「我會告訴孩子,你可以選擇,但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選擇,或是我已經告訴你,但你還不從中選擇,那我就來幫你選。」
訪談尾聲,賽斯‧達爾說,在擔任父母的過程中,面對孩子從年幼、青少年到成年的各個不同的階段,「最大的挑戰是,時刻與孩子保持心的連結。」例如,當孩子需要父母多關注自己,「要確保自己能給孩子時間,且和他們相處時,是在好的品質的時間區段。」無論是談論食物、玩樂或是學校同學,「父母越能在孩子關注的領域與他們互動,就越能靠近孩子的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