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神在匈牙利的脚踪

口述◎康仁秀.翻譯◎王建玫

刊登日期/ 2018.02.04

2017年,神持續地在我們的家人——匈牙利的靈糧分堂——生命裡動工。

渴望更深地連結匈牙利家人
自從2017年4月的超級短宣隊服事結束後,我們便渴望能夠在匈牙利分堂的領袖團隊以及他們的事工裡帶下更深的合一。這中間也因為口耳相傳的緣故,有許許多多的活動和服事機會向我們敞開。當地有許多來自不同地區的牧師都開始在詢問,為什麼我們能夠在這群吉普賽羅姆人中間有這麼蓬勃發展且成功的事工。

在種種機會當中,Bela牧師(匈牙利的靈糧分堂主要領袖)也受邀去好幾個羅姆人的教會裡分享,並與當地牧者連結。Bela牧師也在這當中有個特別的機會,可以與Stephen牧師所帶領的「Agape」使徒性網絡連結,所有參與在當中的教會都有著共同的心志,並與我們當地的教會及事工相仿。因此在雙方協議過後,我們決定朝著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期待將福音傳給東歐偏遠地區的羅姆人們。

匈牙利團隊一起克服難題
2017年一月,我們接待了來台參加天國文化的匈牙利分堂的領袖團隊,並在第三季的靈糧季刊特別介紹過宣教士Gergely(註);他在過去這些年來,不斷地與匈牙利的靈糧分堂一起服事羅姆人(Boyash)。

當我們四月份短宣結束之後,宣教士Gergely仍然持續忠心地在Pálmajor服事當地百姓,並繼續完成建堂的工作。目前位於Pálmajor村莊的教會建築物已經蓋好,也在每週五下午孩子們放學後有穩定聚會。當地的孩子們對於宣教士Gergely能夠和他們分享見證,並教導他們聖經故事反應十分熱烈。陸續也有一些大人來參加聚會,並且很受祝福。

Bela牧師和Vili牧師雖住得離這間教會比較遠,但每個月至少會來拜訪一次。每來一趟光是車程就至少需要六小時,因此他們每次來都會在當地待2至3天,服事當地的弟兄姊妹。不過由於現在已逐漸邁入冬天,而教會場地裡並沒有暖氣設備,因此很難在裡面聚會,這是目前所面臨的挑戰。即便現在面臨種種難處,但是匈牙利的團隊仍是非常正面地一起努力克服這些難題。宣教士Gergely計畫能夠在明年雪融的時候,繼續回到這間新堂裡舉行聚會,並且邀請更多不同的服事團隊來服事這群羅姆人。

興起並成全更多的領袖
2017年最令人興奮的改變,是匈牙利Tiszavasvari這座城市裡的主要靈糧分堂。

過去五年來,我們不斷投入許多資源與人力來協助這間位於Tiszavasvari村莊的教會領袖,包含透過Bela牧師來祝福Vili牧師。我們常到這裡進行領袖訓練、清掃村莊和舉辦戶外醫治佈道會。透過這些龐大的計畫,我們幫助Bela牧師和他的團隊能夠興起教會裡的核心領袖。

目前,Vili牧師直接門訓教會內大約20人,他們分別負責教會內或社區裡的不同服事與事工。這些人也被訓練能夠承接起所被賦予的事工,並再到鄰近的小村莊裡祝福當地居民。
其中一位門徒Rudy牧師,一直都在Vili牧師的身邊參與傳福音的外展事工,他本身是Vasvari教會的敬拜主領,選擇到偏鄉的鄉鎮建立教會,在當地教導和傳講神的話語;神透過他的服事,帶領了許多不認識祂的人進入祂的國裡。

我們的異象就是要興起並成全更多的領袖,做神呼召我們要做的服事。因此,我們一方面預備迎接2018年許多的變動,另一方面也為能與匈牙利的羅姆人兄姊一同建造祂的國,感到興奮不已。

匈牙利領袖同工年度高峰會
最近,我與周巽正牧師一起去歐洲開年度會議,和Bela牧師一起回顧2017年和展望2018年。我們聊到不同教會彼此之間的合一是多麼地重要,也為不斷增長的領袖人數與新植的分堂設立了清楚的架構。巽正牧師向當地的核心領袖們分享:團隊與事工需要有哪些必備條件才能蓬勃發展,使在場每個人都很受祝福。與這些弟兄姊妹們同工,我最大的喜樂就是:看到他們很容易被喜樂充滿,以及看見他們對於神與神話語的單純信心。

我們聚集時,有機會一起吃晚餐,就邀請他們到美味的牛排館。他們當中有好些人是打從出生以來,第一次吃到牛肉,更不用說是吃到牛排了。他們連吃第一口都覺得有點害羞,我們還需一直鼓勵他們吃。過程中,我們除了體會到文化的不同之外,也感受到當彼此關係夠穩固時,就可以彼此信靠並願意嘗試。

2018年,我們將會持續透過提供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幫助匈牙利的領袖團隊更有效地進行服事。我們也會從台灣帶領100人的超級短宣隊,去Tiszavasvari村莊進行不同的服事,包含建造、家庭探訪、營養和生命教育、兒童事工以及門徒訓練。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能夠使新朋友可以連結於教會,並興起更多的門徒,以幫助地方教會和當地領袖團隊。

相關文章

2025.07.01
服事,拉住了我的生命
「我經歷了工作失敗、創業挫敗,但這些都沒有讓我離開神;既然如此,我又怎能離開我的服事?」王克偉在台北靈糧堂擔任聚會音控義工二十餘年,對他而言,服事不僅僅是責任,而是他與神關係的繩索,更是一條讓他走過風雨、站穩腳步的恩典之路。「服事,拉住了我的生命。」  從一次代打到二十年守候——服事的轉變 王克偉第一次踏上教會音控台,其實是一次代打。當時音控同工臨時缺席,小組長想起他玩過汽車音響,便問:「要不要上...
2025.07.01
病房裡的靈修時光,見證苦難中的恩典
「苦難是化妝的祝福,這個祝福,不僅能祝福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的祝福。」這句話不是口號,而是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張菊仙,親身走過生命低谷的深刻告白。 小學三年級時,因為遭遇酒駕司機撞擊,張菊仙視覺神經嚴重受損,成為視距僅有五公分的後天視障者。雖然視線模糊,但她對神的認識越來越清晰。透過全教會「每日靈糧」計畫的開展,她逐漸穩定靈修,走上信心更新的旅程。 在學習放手中,看見神的掌權 「放手,是我在學習的功課...
2025.07.01
從死亡邊緣到成為祝福,是禱告翻轉生命
「過去沒有神的日子,就像行屍走肉一樣。」世新大學四年級生、週日學生崇拜的陳臻回憶,自己從小在教會長大,對神並不陌生,卻曾有一段幾乎離開教會的時期。 剛上大學的那段日子,她的生活重心放在朋友和感情上。「每天玩到很晚才回家,隔天無法早起。」因此,她漸漸不再參加教會的學生崇拜,也慢慢失去與神的連結。 一個禱告,喚回信仰重生 「我深陷憂鬱,不知道活著的意義。」陳臻坦言,高中求學階段,常萌生尋死的念頭。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