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Super Team|在印尼的黑暗處,見證神蹟奇事如影隨形
文 | 賴若函 照片提供| 鄭以謙、Super team

刊登日期/ 2025.05.23
赤道上,這個擁有一萬七千多座島嶼、全球最多穆斯林的國家*,擁有2.4億人口,雖然官方語言是印尼語,卻有三百多個說不同方言的民族,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反抗殖民國家,變為一個共和國。走了七十年的「異中求同」,對印尼來說,一直是不容易的議題,但也因此得見宗教、語言、文化上的豐富。
台北靈糧堂的Super Team今年集結起行,繼匈牙利、肯亞,首度目的地落在亞洲—印尼雅加達,88位來自六個國家的靈糧家人,分成兒童組、探訪組、專案組、Super Kids組(與父母一起去短宣的孩子)與敬拜組,與雅加達出埃及靈糧堂李榮發牧師的團隊,一起進行十天、針對跨文化群體分享福音的旅程。
二戰後,台北靈糧堂的創會牧師趙世光,帶著宣教呼召前進東南亞傳福音,1950年代,在印尼建立教會,如今,全球的靈糧大家庭在印尼共有四間分堂。而這一次宣教之旅,就遇上印尼的關鍵時刻──萬隆會議舉辦的七十週年。
當年的印尼萬隆會議,是被殖民的許多國家,齊聚一堂,談戰後獨立、未來的自由之路。「印尼從宣布到真正獨立,其實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很多流人血事件發生。我看了一本書,作者想要提醒世人,印尼的獨立歷史,是一群年輕人帶出來的。第二,就是獨立後,整個社會和民族需要一段成熟的路程,要銘記歷史,不要用血腥、暴力來改變社會。」台北靈糧堂吳憶盼執事多年來參與在Super Team,此行在讀馬太福音時,她被神提醒:麵酵雖小,卻能因著神的火有爆炸般的力量。
「讓一團麵發酵有兩種方法,一個是加一團老麵;第二個是替它加溫。」吳憶盼反思,從前者來看,台北靈糧堂是個「發酵」70週年的老教會,帶著恩膏前去;從後者來看,短宣隊和印尼團隊一起禱告、敬拜,「就是和他們一起加溫這團麵酵!」「我希望在這個很特別的時機裡面,幫助這一團麵酵能夠加溫,讓整團麵都能夠發酵起來!」
神蹟奇事接連發生,人心敞開天天有得救靈魂
每天早上,禱告組兵分八路,前往四個區域拜訪當地貧困家庭,團隊帶著民生物資做禮物,進而透過翻譯關心、祝福禱告,在神大能的運行中,每天都有諸多的醫治見證發生!
以禱告組第六組為例,他們曾在一天內拜訪六個家庭。上午的三個家庭,有男主人靠幫鄰居清理垃圾維生、收入不穩定的家庭;也遇到獨立帶著兩個孩子的母親;因意外受傷手失去痛覺的母親,在夥伴的禱告中,就經歷到人心的柔軟、願意接受耶穌,並且在週日到教會來參與聚會。
下午,第六組前往雅加達某天橋下的貧民區,在河的沿岸,一整排的違章建築,沒水也沒電,房子的高度需要蹲下才能進得去。「當河流漲潮時,住處會被大水淹沒,就必須睡在大馬路上,日常所吃的飯是撿回來重覆曬乾的剩飯,生活環境極其惡劣,我們心裡難過到不知道怎麼為他們禱告。」禱告組專心領受,仰望神的憐憫,能為這些家庭帶來翻轉改變。
另一個家庭,全家人都沒有身分證,也沒有足夠收入搬遷到合法住宅,在同工為孩子的皮膚病禱告時,眼前就有一隻大老鼠橫行,不速之客還有更多,連討債的人也現身。服事過程,同工的心情是,沒有一個家庭是容易的,但是神卻顯明祂的真實。
加拿大溫哥華豐盛生命靈糧堂胡惟開牧師此行來印尼前,想著謹言慎行,不想冒犯他人,但是來了之後,卻看到人心的柔軟,「不管在國宅、或者是貧民窟,百分之八、九十的醫治,都是在當下馬上得到醫治!」「本來沒有期待,但是當他們經歷神蹟奇事時,不斷地哭泣,一直說阿們,甚至最後跟著說『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這個是我意想不到的。」
「這次和之前相比,好像榮上加榮,更多超自然的工作迅速地發生!」Super Team團牧、天母得勝靈糧堂主任牧師鄭昌國說,包括好幾位中風很久、神經受損的病人,在家訪禱告中,就得到醫治,把本來不行的手腳都舉了起來,「神不只是針對外在,也在動心靈手術,在週六、週日的服事中,許多人經歷醫治釋放!」
得勝靈糧堂吳翊涵在探訪時,遇到一位七年前因中風手蜷曲、沒有辦法伸直跟舉高的女士,腳也無法舉高,再加上臉部神經受損。在禱告的過程中,這位女士開始哭泣,經過同工宣告,「手指手臂跟腳都要被恢復,要舉手讚美」後,醫治就發生了,「她的手真的能夠舉高,這是過去不可能做到的事!」
天父的愛、福音的真理,擁抱每一個孩子
在禱告組前進貧民區的同時間,週一至週五,在出埃及靈糧堂裡,有超過百位貧民區學童,跟著三十多位兒童組老師參與在營隊,透過短講、手作、禱告服事、戲劇等形式,讓孩子認識真理,也有機會被服事。例如首日演出創世紀的故事,認識神造人的心意、而人如何進入罪中;也透過現代劇,表現出魔鬼對人說各種謊言,以至於現代人如何陷入貧窮、痛苦的循環中。
「有一位坐輪椅的孩子,我一直注意到他,第二天時沒有看到他來,心中有點沮喪。沒想到當天回到旅館,禱告組的朋友說,她在公園看到一位坐輪椅的男孩,叫做Apis,就是他。這個孩子,身旁圍繞著許多人,聽他分享第一天我們演的亞當夏娃故事!」兒童組老師劉容萱(Vivi)感動地說,沒有想過服事的果效可以這麼快,竟然今天學到真理、隔天就開始傳福音了。
後來,在週日主日學中,她看到出埃及靈糧堂以華人為主的學生,跟這位貧民區孩子Apis的互動,是彼此接納與愛。「在需要跑步的比賽,孩子們竟然選他當隊長,即便一定會輸,但沒有人排斥他,還為他加油。」對此劉容萱相當感動。
本身在松山靈糧福音中心擔任兒童主日學老師的蕭合原,此次參與在兒童組服事,也對於神的工作印象深刻。他談到,有一位年紀較大的男孩,大約13歲,非常乖巧,會主動照顧小隊內的弟弟妹妹,「有一次,在老師擁抱孩子禱告的環節,孩子們站一排輪流上前,這個男孩哭得超傷心,完全沒有要停下來的感覺,我抱著他時,他一直哽咽。」
蕭合原禱告中領受,「我感覺到他的擔子很沈重,這是平時在玩遊戲時,看不到的一面。透過聖靈的工作看見他的眼淚,覺得很心疼。」他相信,雖然只有一週的陪伴,但這些非基督徒能走進教會,就是福音的開始,「期待神的慈愛,可以扎根在他們心裡,讓被神觸摸成為生命重要的記號。即便他們會忘記我們,但我很希望他們不要忘記天父的良善和慈愛!」
來自上海、台北靈糧堂第二屆線上生命培訓學院學生楊凱琳,在「領受天父的愛」環節,抱著許多女學生,大家一起流淚、經歷醫治。而她此行也帶著10歲的女兒王心愛(Olivia)來印尼短宣,王心愛直言,「我很驚訝,因為想說為他們禱告,可能他們會點點頭,沒想到他們哭了!」
「對做父母的我來說,覺得是很好的機會,帶著Olivia一起經歷大誡命、大使命。」楊凱琳看見女兒跟印尼的孩子一起敬拜、跳舞、做手工,突破自己在陌生環境的限制,並且也親眼看見、經歷神在非基督徒生命中的動工,讓信仰不只是父母的信仰,可以開啟她個人與神的關係,非常感動!
神能做成一切,我們只要跟隨
短宣期間,各組白日分頭服事,夜晚眾人就在飯店的會議廳敬拜、分享與禱告,再次被神的同在激勵,成為隔日服事的養分。
第一次參加短宣隊、來自台北靈糧堂成人牧區的官書羽(Stone),在服事期間因重感冒,一度很沮喪,覺得自己幫不上忙、似乎是團隊的累贅。但是在一晚被禱告服事中,神透過同工告訴他:「我看見你的生命有五餅二魚的豐盛,你不用害怕沒有能力,你已經做得夠多了!神悅納你,一定會使用你!」這個啟示翻轉了他的眼光。
而就在最後一天,當他和團隊去到貧民區的社區活動中心,為當地的父母代禱服事時,看見同工只是按手在對方身上,開口禱告以前,他們就感動流淚到無法控制,「我領受到服事的本質,不是自己要做什麼,而是單純參與在神做工的過程中,因為神要成就的事自然會成就!」
「我覺得Super Team帶來的祝福,就是激發我們的同工對神的熱情與信心,提升我們的會友往前走!」李榮發說,團隊從幾個月前就開始開會、預備接待短宣隊、聯繫確認探訪名單,等到真的與Super Team一起服事時,看見神蹟奇事不斷發生,都非常興奮。
「過去我們做天橋下的貧民區事工,很多會友並沒有參與,但過去這一週許多人、特別是一些青少年,和Super Team一起服事,看見孩子們來到教會、經歷神,就有更深的感動!」李榮發也補充,這次的短宣隊服事需要大量的翻譯、交通上的人力,當地有三十位弟兄姊妹請了一個禮拜的假,主動加入配搭,與短宣隊成員每天逐家探訪,這也讓他很感動。
在未來的服事上,經費雖然是有限的,但是他也看見一些前進的可能。過往,針對貧民區的事工,比較著重在孩子的學習、陪伴,「這次Super Team來,讓我們可以與孩子的父母親面對面傳福音、為他們禱告,就有一些機會。」
接下來的十年,印尼仍是保有人口紅利的國家,勞動人口增加、相對高的生育率,也因此李榮發渴望得著更多年輕人,「兩年前,我就和一位原本是穆斯林、後來信主全職的同工分享,希望教會不要只是很多華人,要得著更多的移民、種族,我們開始去華人較少的學校,發展福音的事工。」
這也回應到短宣的尾聲,在週六上午時,出埃及靈糧堂便舉辦了一場與數十位印尼大學生的職涯座談,透過短宣隊幾位職場領袖的生命故事,與學生對談、藉此打開福音的窗口。不只是未信者,每一次的短宣,都是神對投入參與者帶下啟示的時刻,2025年的印尼Super Team十天轉瞬即逝,但神對印尼的心意不會停止,要更多得著祂的百姓,回到神的家中!
*註一:印尼雖有全球最多穆斯林人口,但並未將伊斯蘭教定為國教,要求國民需要身份證上註記宗教,目前只承認6個宗教,即伊斯蘭、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以及孔教(儒教)。
相關文章

2025 Super Team|五歲的孩子,用充滿好奇心的眼神觀察、領受天父愛每個人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