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週年特刊】倚靠耶和華 結果不止

文|干陳鑾鳳執事

刊登日期/ 2009.01.01

一九五八年先夫干漢城執事在台北靈糧堂信主之後帶領全家歸主,我亦於次年受洗,並於一九七六年被按立執事服事主至今。在我跟隨主的五十年中,我真是經歷神的話:「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他必像樹栽於水旁,在河邊扎根,炎熱來到,並不懼怕,葉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而且結果不止。」(耶十七7∼8)神話語的信實不只彰顯於我肉身的家庭,更彰顯於我屬靈的家。我如今已八十歲,非常感恩能抱到曾孫,而當我數算神藉台北靈糧堂所建立的分堂,截至二○○九年九月,國內加海外共有兩百卅二間,真是應了這話──「倚靠耶和華,結果不止。」
翻開台北靈糧堂大事記:一九八○年二月十六日板橋靈糧堂舉行獻堂感恩禮拜。這是我們的第一間分堂,成了獻給神初熟的果子;板橋靈糧堂的前身是板橋佈道所。

板橋靈糧堂於家庭聚會後合影。

五十年前,先夫在他所經營的職場──中華化工廠(板橋靈糧堂現址)開始以廠房為教室,招聚自己的、以及員工和鄰居的孩子,於每主日下午上主日學。當時的第一任校長是周丁非比師母(現聖光神學院院長周學信的母親),平常有兩百多個孩子,到聖誕節特別聚會時就來了約四百個孩子,於是臨時又趕包一百多份禮物。另外,每個月中有一次家庭聚會,月底則在工廠舉辦佈道會;吳勇長老、邵遵瀾牧師、林三綱牧師及張貴富牧師都曾應邀證道。如此形式的聚會長達十六年,直到一九七四年九月一日正式成立為台北靈糧堂板橋佈道所,由周神助弟兄牧養(當時尚未按牧)。

板橋靈糧堂於聚會後合影,前排右三為干陳鑾鳳執事。
一九七二年成為寡婦的我,在人看來好像是失了根的樹,一下子面臨了炎熱的來到。家中上有年邁多病的婆婆,下有五個子女,加上接管工廠,已有足夠的理由讓我停止佈道所的事工。但我緊緊抓住神的話──依靠祂,以祂為可靠的就不懼怕,且要結果不止。這其中我也領會了「神的工作,神自己掌權」,我們是僕人,主人豈不看管自己的產業嗎?
二○○九年夏季號的靈糧季刊中,謝宏忠院長說:「從屬靈的角度來看,每一位在職場的弟兄姊妹都應當是時代的末底改,是神影響職場、轉化國家的貴重器皿。」感謝神讓我在台北靈糧堂成長、服事,翻閱著三十年、四十五週年感恩特刊,深感每一位走過靈糧歷史的,都是神寶貝的兒女。如今為文感念神恩五十五載,長江後浪推前浪,但願年輕一代的「靈糧人」在主再來之前,努力為神國成為一個多結果子的人。一切榮耀感謝頌讚,都要歸給全能
的神!(本文由作者之三媳胡幼碧代筆)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