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週年特刊】攻佔福音死角 衝鋒陷陣

文|葉嶺楠

刊登日期/ 1999.01.01

宣教部原屬教會事工處,因應教會轉型小組教會,於八十七年八月改屬牧養處,以期與牧養體系有更緊密關係,賦予牧區更直接的支援功能。宣教部無論在原先的事工處或現在的牧養處角色、功能與任務始終如一。(幕僚/策劃者;支援/執行者;資料製作/提供者;監督/扶持者;公關/協調者)
舉凡教會大型節日佈道或牧區的宣教、社區服務及福音行動,均參與策劃並按需要提供技術、經費和材料等支援。

經常性事工
一、每主日主辦假日生活廣場福音性聚會,平均人數為180人,30-40%慕道者,新人20-25人。聚會內容提供電台轉播,製作福音卡帶,錄影帶供有線電視播放(84-85年)
二、聯絡關懷本堂所差派至海外之宣教士,目前有六位,分別服事於泰國、日本、南非、中亞地區。

宣教士小檔案
張雨、卓映雪傳道夫婦(泰國新生命福音戒毒中心)
宋義哲、林雪玲牧師夫婦(日本異鄉人之家──中國學者及留學生事工,一九九九年七月返國)
陶士靜傳道(南非,特定族群事工)
莊傑姊妹(中亞,帶職宣教)
白雪貞傳道(香港禧福協會,基層福音工作)

三、匯款支持所差派及所支持的宣教士和機構,本堂所支持的宣教士有7位,海內外機構28間。
四、每月出版福音卡帶,供弟兄姊妹使用。平均每年製作10種卡帶。
五、定期出版福音見證小冊,供弟兄姊妹使用。

關懷、監督及協助對外的服務事工
一、南陽青少年中心(重考生及當地社區青少年服務),許貴華傳道負責。
二、土城女監探訪隊,每週五服事,薛淑卿執事負責。
三、東區少年服務中心,何紀瑩姊妹負責,直接受東區區牧長監督,宣教部輔助。
四、分享之家,提供免費社區休憩服務,中區周林瑞敏師母負責,王開忠弟兄執行。
五、咱之厝,(遊民、邊緣人、特殊群體,一九九九年八月開始),貝洛忠、簡依磐夫婦負責。

季節性事工
一、安排浸禮事宜。
二、協助教會在重要節日所舉辦之福音聚會。
三、策劃及推動〔僕人式服事〕。
四、製作福音外展及〔僕人式服事〕所需材料。
五、製作福音收割材料。
六、代表教會出席有關眾教會宣教會議或特別活動,如復活節大遊行。
七、探望本堂所差派之宣教士。
八、舉辦與宣教有關之聚會及活動,如宣教美食節、福音機構巡禮、中國大陸現況等。
九、提供宣教所需資訊、材料及部份行政事宜。
十、與文字部共同製作〔僕人式服事〕的用品及相關文宣品。
部門編制:傳道同工一人及秘書一人;執事三位。
部門團隊小檔案:
葉嶺楠牧師,兼北區松山區區牧。
徐朝琴執事,社區服務專員
陳靖瑤姊妹(秘書)
陳茂元醫師(執事),社區事工。
薛淑卿姊妹(執事),土城女監及受刑人事工。
謝禮興醫師(執事),宣教福音事工。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宣教部部長)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