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靈糧季刊第一季no-27】權能事奉見證神的道──東海靈糧堂的宣教策略

文/林進泰 圖/東海靈糧堂提供

刊登日期/ 2014.01.20

一、宣教異象
宣教必須先有異象。東海靈糧堂的異象是:走遍各城各鄉、列國列邦,宣講天國的福音;禱告醫治,恢復神造人榮美的形像;門訓列國,建立榮耀的教會,直到主來。
我們今日得以信主,也是因為有許多宣教士從他們的國家來到台灣,把福音傳給我們,所以我們能夠認識神、生命得著改變。現在我們得著了基督的救恩,我們要將福音傳到別的城市、國家,因為這是神的心意──要讓那些因為魔鬼的壓制而憂慮、勞苦、擔重擔、家庭破碎、受綑綁的,成為喜樂的、有盼望的、有能力的。

二、宣教策略
工人培訓
如何能完成宣教的異象?最重要就是要有工人。
東海靈糧堂訓練工人的體系是四壘的課程,這當中有禱告醫治的課程,還有如何建立小組、如何溝通。傳福音的時候,當我們面對人只講道,卻不會醫治,這還是不夠的。「……一面叫你僕人大放膽量講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來醫治疾病……」(徒四29)所以我們要有神的話和神的靈,並且權能事奉,這是很重要的。
同工經過訓練後,我們才會差派他出去。每一個地方我們會希望從一、二十人開始,而不是兩三個人。例如草屯靈糧堂,就是從十幾個人開始,在聚會時有很多權能事奉,在聚會完後為有需要的人作醫治釋放的禱告,所以常常結束後都有十幾個人排隊等著要禱告。禱告完,他們感受到神的醫治、安慰,所以就會繼續來,而且還會邀人來。一○二年五月起,草屯靈糧堂從十幾個人開始聚會,到了年底已經五十多人了,並且已有十多人受洗。東區太平靈糧堂也是相彷,一○二年七月起從二十多人開始聚會,聚完會後也有醫治釋放的服事,到年底聚會已經有七十多人了,並有二十多人受洗。
傳福音與牧養裝備
東海靈糧堂每年有兩次百人受洗,我們用親密之旅的課程作為向慕道友傳福音的方式,當弟兄姊妹受洗得救後,就要進入小組的牧養與教會裝備的課程。
小組中鼓勵每個人建立禱告祭壇,以及「生命冊」──傳福音的對象,小組中可以分享見證個人祭壇,並為生命冊的對象禱告。小組聚會的最後半小時,是一對一的關懷時間,每一次由小組長輪流關懷一位核心同工(屬靈家長),其他兩位核心同工則各自輪流關懷一位組員;若沒有輪到被關懷的組員,就彼此關懷。如此的優點,就是每一個人一定都會得到專心的關懷。這段個人的關懷時間很重要,因為個人的需求若沒有被關心,就不容易留下來。
能不能留住新來的弟兄姊妹,就是要看小組長的牧養,否則新人很容易就流失。因此培訓小組長很重要,小組長一定要受過四壘的訓練;特別在行動月時,小組每週都去關懷探訪,為人禱告,而傳福音的動力就是從小組開始。
奉獻與禱告
植堂除了需要工人之外,也需要經費。所以教會一年會有一次招募宣教植堂的基金,鼓勵弟兄姊妹在十一當納之外,特別再為宣教植堂奉獻,不論是國內植堂或國外宣教。一○二年的目標是六百萬,當我們招募基金時就已經認獻九百萬,所以我們就有經費去宣教植堂。
除了奉獻外,教會常常為宣教植堂禱告。禱告非常重要,東海靈糧堂每天早上5:30~7:30有晨禱,分堂則是每天早上6:00~7:30,教會弟兄姊妹一同來參加晨禱,一同為神的國度爭戰禱告。
注意細節
任何事情能不能做好,細節很重要。每週分堂牧者回來,我們會了解他們在傳福音、牧養、裝備方面的情況。
譬如我們會請弟兄姊妹列出需要關懷的人的名字,我們將這些名字寫在大海報上,貼在牆上為他們禱告。如果當中有人報名受洗,就將名字打勾。或是我們設立目標年底要有150人受洗,若有人報名,就會將名字寫到大海報,大家每週來教會都會看到已經有幾個人報名受洗,每週也會報告,弟兄姊妹就會注意到這件事情,同心合意為這件事情禱告。我們不單單只是設立目標,而是要很實際的讓弟兄姊妹參與。有看見就有感動,有感動才會去行動。
強力的聯結
東海靈糧堂很看重分堂的培訓,不是讓他們自己去做,而是要幫助他們、確認他們做的如何,看他們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彼此關係很緊密。因為分堂沒有經驗,需要有經驗的母堂多多輔導,給予充足的幫助和硬體軟體的支援,有需要也可以回到母堂受訓,因為分堂的人力可能還不足。所以每週分堂的牧者都會回來母堂,我們會了解他們做得如何,有什麼需要調整。
當分堂與母堂的異象相同,傳福音、牧養裝備的策略都一致;能夠有效的去傳福音,信主受洗的弟兄姊妹都進入牧養裝備,這良好的循環就建立起來了。如此一來,就能夠為傳福音的大使命齊心前行!

(作者為東海靈糧堂主任牧師)
註:東海靈糧堂之分堂:草屯靈糧堂、東區太平靈糧堂、名間靈糧堂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